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中国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中国人民银行自2006年4月开始通过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利率等货币工具拉开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大幕。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存款、信贷、资金等业务以及银行收入、资产质量的影响利弊共存,商业银行应正确应对,做好相应的准备。近期央行不断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控货币供给量等指标的手段和措施,其政策效果的实施有利于对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的认识和开展,有利于我国的货币政策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有利于指导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常见的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贷款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利率政策以及窗口指导等.  相似文献   

3.
张磊 《经济师》2009,(3):201-20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着重时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巍 《当代经济》2006,(11):77-78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和金融非均衡发展,同样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不同的地区发挥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的效应.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实施无差别管理."一刀切"式的货币政策操作较少考虑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货币政策三大工具,这些工具的实施效果受到东、中、西部差异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工业化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一国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功能和作用正发生变化,许多国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取消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优化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杨盛昌 《经济师》2008,(5):249-250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在央行调控流动性过剩中虽得到了空前的运用,却效果平平。文章在阐述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原理的同时,从我国的金融体制、经济政策的视角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频率、高强度地采用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了探讨,提出:偏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接受,存款准备金政策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日常工具。  相似文献   

7.
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演变和作用,并以此来分析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之一,其货币乘数效应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对存款准备金率进了频繁调整,表明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9.
陈玲玲 《时代经贸》2011,(18):183-183
近几年随着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大家都面临着通胀的压力,流动性过剩现象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经济中出现了一些局部“过热”的行业和地区。对此,央行采取了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以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对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其在我国的实施、其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演变和作用,并以此来分析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reserve requirements influence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through the bank lending channel in China while also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ole of bank ownership.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iance on the reserve requirements as a regular policy tool with frequent adjustments. Using a large dataset of 170 Chinese banks for the period 2004–2013, we analyze the reaction of loan supply to changes in reserve requirements. We find no evidence of the bank lending channel through the use of reserve requirements. We observe, nonetheless, that changes in reserve requirements influence loan growth of banks. The same findings hold true for other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Further, we show that the bank ownership format influences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相似文献   

12.
Raul Ibarra 《Applied economics》2016,48(36):3462-3484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in Mexico for the period 2004–2013. We estimate a vector autoregressive (VAR) model to analyse the effects of a monetary policy shock on real output, and we also use a threshold VAR model to investigate asymmetric effects of contractionary and expansionary polici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a 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 results in a fall in the supply of loans together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spread between the lending and deposit rate. To the extent that some borrowers are dependent on bank loans for credit, the reduced supply of loans amplifies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on output associ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nterest rate channel. Our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importance of the credit channel is larger for contractionary shocks than for expansionary shocks.  相似文献   

13.
从美国债务上限调整的议案及美国信贷主权评级的下调,可见现行由美元和欧元所组成的二元国际货币体系并不稳定。为测度出人民币的引入能否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本文先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因素,并在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人民币在可自由兑换后将成为一个能与欧元相互抗衡的国际货币。通过方差比较,本文论证了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货币所组成的外汇储备组合较二元体系下的稳定,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改革现行的二元体系,使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成为更稳定的三元体系,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股市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以及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等几个侧面,实证分析了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其结论是,中国股市的发展已经对狭义货币M1的需求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整体上加剧了狭义货币M1需求的不稳定性;中国股市的发展并未给广义货币M2的需求造成系统性的影响;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目前都还比较微弱,特别是投资效应;中国股市的发展已经一定程度地分流了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但迄今为止,信贷渠道仍然是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当前以信贷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逐步被货币渠道所取代,货币政策传递的环境和条件不完善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主要原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王鹏 《经济与管理》2011,25(12):48-52
货币发行量对CPI变动具有负的影响。当前中国CPI居高不下,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存在着货币增速超过CPI增速、货币政策对资产泡沫的估算和调节能力有限、通胀指标难以确定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投放,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采取"外堵内疏"的策略,遏制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国内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7.
Using a sample of 95 banks that covers the period 2000–2011, this article examines Chinese banks’ credit lending behaviour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es in the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in the presence of involuntary excess reserves (IERs) in the banking system. The study finds that Chinese banks with positive IERs one period after a reserve requirement shock experience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redit supply in response to an increase in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However, the reserve requirements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redit supply in Chinese banks that have negative IERs one period after a reserve requirement shock. This article sheds light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which uses reserve requirements as the primary tool to sterilize excess liquidity and restrain credit expansion.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在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经验实证表明 ,中国 18年货币政策操作经历了反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两方面的考验 ,总体来说是有效的。当前妨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内部存在信贷收缩机制。要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修正的BGT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以及央行在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金融体系变迁等情形下,货币政策实施方式及其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意愿结售汇制度的实行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的货币自主性得以加强;在开放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受国内外利差、资本市场溢价、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制度的影响。面对这些国内外冲击,央行进行了央票冲销或调整准备金率等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0.
金融系统的亲周期性在金融市场上的表现是信贷和资产价格的繁荣—萧条周期,并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结合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国际性软化发展趋势,提出贷款准备金政策操作框架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准备金制度,目的是通过差异贷款准备金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与总量效应和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机制,以及逆周期性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