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健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防范信贷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效率,是中央银行加强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如何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积极应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防范信贷风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取得进展.防范信贷风险作用初步显现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以城市为单位,以贷款卡为借款人向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的媒介,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结各级金融机构,并全国联网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明 《金融电子化》2006,(12):72-73
为实现金融机构间借款人的信息共享,防范信贷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开始建设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2年建成全国联网运行的地市、省域和总行三级数据库。该系统主要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采集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和企业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为了继承和发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4年人民银行启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升级工作。  相似文献   

3.
1999年5月,天津市开始建立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天津市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具有独特的管理模式。即不存在地市和县级人行支行.唯一的塘沽支行在业务上与市分行密切相关且不可分割.人行天津分行身兼三职,大区分行、省级分行和城市支行。天津市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了适合实际业务运作的网络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已成为成为银行规避风险的主要手段。当前银行信贷登记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银行信贷登记系统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经过几年的实践,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与之对应的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档案管理仍然停留在本式管理水平上,也就是说借款人申领贷款卡、年审及变更等提供的所有资料必须依靠工作人员手工录入,整理之后,才能逐户入档保存,手续繁、速度慢,即不能使之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相互联接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6.
建立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目的是约束企业多头贷款,化解贷款风险;为央行货币政策决策和维护金融业稳定,为金融机构强化信贷管理、优化信贷投向、监控信贷风险提供信息支持.该系统从1996年开始酝酿,1999年由人行着手开始建立并推广,2002年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全司联网更使其作用充分发挥.但在基层金融机构对它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受信息采集失真、信息查询权限限制、系统硬件建设不到位等问题的影响,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查询、监测和防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甚至没有得到发挥,其功能也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作为计会征信建设主要一部分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从基层金融角度来说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一、加快建立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主体的企业信用体系,做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工作建设,不断完善其技术,功能尽快实现全国联网,力争实现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网络与有关部门信息网络的共享,形成一种有效约束企业不守信行为的社会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省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自开始建设以来,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系统有效地防范了贷款风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目前系统运行基本正常,实现了国内异地信贷数据的查询和报送。通过几年来的应用,辖内各金融机构能够认真登录信贷业务,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系统对借款人进行查询,实现了信息共享,发挥了系统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但是从现场检查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城市行分系统运行监测情况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冯梅 《西安金融》2004,(8):38-39
一、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运行现状目前,陕西省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覆盖了省内所有的金融机构,实现了全国联网,能够进行本地、异地借款人信贷业务的实时上报和查询,系统运行整体情况较为稳定。截至2004年5月底,陕西省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共录入企业和其他法人机构借款人  相似文献   

10.
发展信贷征信业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人民银行的新设职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为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的主要信息平台,几年来已为银行开展信用咨询、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但目前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征信主客体、信息源、立法支持、系统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待不断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工作,是重要的信息源。近年来,经过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已实现全国联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信息共享,为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等方  相似文献   

12.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 (试行 )》等有关法律和规定为依据 ,对企事业等单位借款人资信情况进行登记咨询的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的建立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授信管理的需要 ,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工作 ,是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建立我国信用咨询体系的开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的电子化管理系统 ,是以贷款卡 (磁条卡 )为媒介 ,以城市为单位 ,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接各级金融机构的信贷信…  相似文献   

13.
本根据目前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措施,以进一步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用凸显由人民银行牵头,曾作为"行长工程"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于1997年开始筹建,经过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和各家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已实现全国联网。这标志着商业银行间企业信货信息共享数据平台已在全国初步建成,是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5.
征信管理是人民银行新增的职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提供了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的信用记录,是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重要信息源,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对发展征信、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对与银行有信贷业务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信息管理系统。2002年底,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统一的银行信贷数据库,推进了我国银行信贷业务的规范化,系统功能的综合性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工作,是重要的信息源。近年来,通过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已实现全国联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成,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信息共享,以及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推动我国诚信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工作,是重要的信息源。但随着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入网商业银行的增加,城市中心支行分系统采集的借款人数据信息逐年增多,管理范围日趋广泛,同时系统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借款人的社会信用信息也不完整,这些都对青海省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进一步完善城市中心支行分系统,如何以科学、常规、制度化的管理方式管好系统,促进系统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已成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提升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法律层次。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管理不仅涉及境内全部金融机构,还涉及所有与银行有信贷关系的企业,仅仅靠人民银行颁布管理办法的形式对系统的各方加以约束和协调,法律保障显然不足。因此,应尽快出台一部由人大制定的法律或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协调和理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其行为,把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可用的资源,丰富系统信息的内涵。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所包含的信息内容看,目前还只能把它定位于“准企业信用…  相似文献   

20.
人民银行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尽快建立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主体的企业信用体系,对规范企业信用行为、整饬社会信用环境来说,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