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维度下的知识溢出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秀武  王波 《技术经济》2009,28(10):1-5
知识溢出效应是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借助于综合考虑了R&D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将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因素引入该函数,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因素于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两个维度下的知识溢出均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知识资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和地区技术进步的分析框架,通过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2—2006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区域R&D投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自身科技投入是推动地区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受中国目前引资结构和质量的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FDI渠道传递的外国R&D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与当地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FDI引资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强调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与技术溢出重要性的当代内生增长理论,本文建立了一个将R&D和R&D溢出与资本积累之间、R&D和R&D溢出与总产出增长之间直接关联起来的动态模型.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R&D和R&D溢出与资本积累之间、R&D和R&D溢出与总产出增长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正面长期协整关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R&D与资本积累之间、R&D与总产出增长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长期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由此观知,R&D乃长期经济增长源泉之所在.另一方面,尽管资本积累或总产出增长并不格兰杰导致R&D溢出,证据表明R&D溢出格兰杰导致资本积累和总产出增长.这种由R&D溢出到资本积累和总产出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意味着尽管知识与技术的跨国传播并非必然发生,其实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验产业自身科技水平对制造业国际R&D溢出效应及产业生产率提高途径的影响,根据1999—2004年产业R&D平均投入强度,将制造业划分为高、中、低技术产业,然后基于DEA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实证检验了国内本产业、国内其它产业、国外本产业R&D资本对上述3类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国外R&D资本对高技术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对于中、低技术产业来说,本产业R&D资本是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来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我国的产业研发投入、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假设技术/知识的公共品或私人品特性条件下,研究分析了以进口贸易和FDI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进口贸易和FDI传导的国际R&D资本、国内R&D资本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技术的公共品或私人品特性不同,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霍静波 《技术经济》2012,31(1):29-33,120
以地区周边的R&D人力资源投入作为空间知识溢出变量,基于推广的知识生产函数构建了R&D要素投入、空间知识溢出与专利产出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0—2007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数据,分析了R&D人才集聚对空间知识溢出的作用,以及R&D人力资源投入、知识溢出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地区及其临近地区的R&D人力资源投入均对本地区的专利产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说明R&D人才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人才集聚促进空间知识溢出,空间知识溢出对地区的自主创新有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7.
R&D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产业间和区域间存在着溢出效应.笔者分析了R&D在产业和区域间的技术扩散强度,同时计算了技术乘数.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乘数较小的部门生产技术,而技术乘数较大的部门使用技术,R&D溢出主要从技术生产部门流向技术使用部门;各区域的产业技术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汪曲 《技术经济》2012,31(6):27-33
采用1995—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检验了适宜技术、人力资本对地区知识溢出和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省际R&D资本溢出和国际R&D资本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除了可直接影响地区TFP外,还可通过对来自省际、国际进出口、FDI和ODI渠道的知识溢出发挥"同化器"作用来间接影响的地区TFP;人力资本对知识溢出具有"同化器"作用,但在不同的适宜技术下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108,自引:4,他引:108  
本文采用6种计算外国R&D资本的方法和国际R&D溢出回归方法,首次就国际R&D溢出对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技术效率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我们从这6种方法的比较中发现:当采用有缺陷的两种方法时,得到国际R&D溢出系数显著为负或者溢出系数为正,但不显著的结论;而采用其他的四种方法,能得到国际R&D溢出系数显著为正的结论。因此,从计算方法本身及其结论的比较来看,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R&D溢出促进了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论更可靠。同时发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国内本行业R&D与其他行业R&D对行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起阻碍作用。因此,加强与R&D投入比重较高的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以及提高国内自身的R&D效率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以Bart·Verspagen的知识溢出模型为基础,探讨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效应,通过引入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地理距离、空间邻近等因素,探讨区域创新绩效与知识溢出、地理距离间的关系,力图证明知识溢出的局域性地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知识溢出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地理有界性特征,R&D的有效性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  相似文献   

11.
进口贸易是一国获得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基于改进的进口贸易R&D溢出资本度量模型,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计量方法,对国内R&D、进口贸易R&D的技术进步效应做估计与比较,从动态视角分析两种技术进步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总的来说,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和国内R&D都是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相比较而言,前者的贡献度略小于后者;但在某个时期两种力量会相互抵消。因此,应进一步重视与占世界大部分R&D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进口贸易,提高国内R&D投入数量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知识生产和创新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R&D投入可以生产出新知识,知识积累形成知识存量,知识存量又推动了技术进步,并进一步引致经济增长。基于新增长理论关于知识生产函数的基本设定,本文首先给出了一个扩张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而后根据我国现实经济数据,在向量自回归的框架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考察了各类因素对我国知识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R&D经费、R&D人员和知识存量对我国知识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对我国知识生产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本文认为,应采取切实措施鼓励企业增加R&D投入,同时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中R&D投入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R&D经费、R&D人员投入等要素作为变量构建知识生产函数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并以1986-2007年有关数据对我国R&D活动中的知识生产与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R&D活动中的R&D人员知识生产效率较低,知识生产活动中存在正的溢出效应。提出加大R&D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调整R&D人员结构、提高R&D经费投入强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传明 《技术经济》2019,35(2):112-120
基于文献综述确定了六种技术进步来源,探寻了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碳强度的影响机制。选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进步对产业碳强度影响的测度模型。从中国整体产业及产业部门两个层面,运用模型测度了新旧常态下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碳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R&D、FDI水平溢出和FDI前向溢出三种来源的技术进步可降低整体产业碳强度,FDI后向溢出、进口溢出和出口溢出则会增加整体产业碳强度;相较旧常态时期,新常态时期六种来源的技术进步对于整体产业碳强度影响均展示了正面调整;新旧常态时期,R&D和FDI水平溢出降低了所有产业部门的碳强度,进口溢出和出口溢出则会提升所有产业的碳强度,FDI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影响不一;除FDI前向溢出和出口溢出外,其余来源技术进步对高碳强度产业部门碳强度的正面影响均差于所有产业均值。在此基础上,针对更好地利用不同来源技术进步降低中国产业碳强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对FDI知识溢出、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R&D活动产生了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并由此推动了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但相对于内资企业自主R&D投入而言,FDI渠道的知识溢出对于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对于FDI知识溢出、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非线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考虑R&D溢出异质性,测度行业间R&D溢出时区分物化溢出和纯知识溢出,同时为避免现有研究中解释变量内生性使用OLS估计的不足,使用FMOLS准确估算了行业间R&D溢出对服务业技术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行业间R&D溢出促进了服务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但影响主要基于物化溢出渠道。同时,制造业行业间R&D溢出也促进了服务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数据,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检验地理邻近、技术邻近以及综合邻近对区域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考虑邻近效应后,一省的研发投入对其研发产出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同时省份间的知识溢出情况非常明显.当用专利数衡量区域知识产出的时候,技术邻近对于知识溢出的作用较强;当用新产品产值来衡量时,地理邻近的作用较强.不管用何指标衡量知识产出,综合邻近并没有如预期那样显著地促进了区域间的知识溢出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FDI和O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国内R&D资本的作用更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继续加大国内R&D支出,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三种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分析了国内和国际R&D资本通过产业间内联系、国际贸易对中国13个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长期影响。发现国内R&D资本更多的是通过行业间的上下游联系影响工业行业的TFP;同时也发现国际R&D溢出确实对国内工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正向外部性,而且其影响系数比国内自身R&D资本的产出弹性都高。在文章的最后我们按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研究了国内和国际R&D资本对三个不同技术类型行业的TFP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Lichtenberg和VanPottelsberghe计算国外R&D溢出存量的方法和我国相关数据,对我国1985—2006年分别基于进口贸易、FDI和ODI三大路径的国外R&D溢出效果差异进行了经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进口路径的溢出效果最大,且随着时期的推移,影响效果逐渐在加强;FDI路径的溢出虽然短期效果比较大,但其长期效果要小于短期效果;ODI路径的溢出效果尽管短期效果为负,但从长期效果来看,仍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