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在同城范围内,无论是商品交易还是单位之间往来,除使用现金外,主要使用支票结算。就目前来说,支票结算还存在很多弊端和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认为,在各大中城市内应积极开办银行本票结算,对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减少现金使用量以及防止企业拖欠和诈骗案件的发生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开办银行本票结算是目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银行本票分不定额本票和定额本票两种。不定额本票的金额起点为IOO元,定额银行本票票面为SOO元、I000元、5000元、Ic000元四种面值。银行本票适合在同城范围…  相似文献   

2.
出纳工作漫谈(七)张亮斗十三、如何使用银行本票银行本票是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凭以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它是1988年结算改革后新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也是《票据法》所规定的三种票据之一。银行本票具有信用度高、兑付性强、结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正>合作社其他货币资金是指合作社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合作社在经营活动中涉及使用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各种其他货币资金,需要单独进行核算的,可增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科目编号109)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非现金结算,通俗理解就是办理经济业务交易过程中不通过现金结算,而是通过银行将款项直接从付款单位或者个人的银行账户中直接划转到收款方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主要做的是银行账户之间货币资金的结算方式,如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支票、银行本票、银行卡、转账、汇兑、电子银行业务等都属于非现金结算业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金融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广大群众对一些金融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对银行“三票”这些结算方式还不甚了解,以至于不能分清相互之间的异同。下面笔者就谈谈汇票、本票、支票之间的区别。 1.性质不同。汇票和本票主要是信用证券,而支票是支付证券。 2.签发条件不同。支票的签发,必须以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存在着资金关系为前提,而汇票的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本票的出票人与收款人之间无须先有资金关系。 3.付款人不同。支票的付款人是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本票以出票人为付款人,…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办理支付结算时,可以在汇票、本票、支票、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七种支付结算工具中进行选择。选用好支付结算工具,对于促进商品交易,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资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企业如何选择支付结算工具呢?1选择安全系数高的支付结算工具。为了防止因支付结算工具选择不当,造成资金不能及时收回甚至资金损失,企业初次与对方打交道,对其资信程度和财务状况不了解,或是已经知道对方的资信和财务状况不是十分良好,应选择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等安全稳妥的结算工具。2选择资金在途时…  相似文献   

7.
票据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汇票则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又可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根据《票据法》规定,这几种票据均可背书转让,即票据的持有人采用背书的方式将票据权利转让与他人的一种票据行为。票据可多次背书转让。实务中本票和汇票的背书较为常见。在此,谈  相似文献   

8.
一、信贷体制:难在活而不乱、管而不死在总行、分行、支行三级经营的银行体制下,支行能否承兑异地银行本票和商业汇票?支行可以为客户向其它银行出具保函或开备用信用证吗?一笔1000万元人民币的单户流动资金贷款,支行行长是否有权审批发放呢?这些都是银行贷款户和开户企业非常关心的信贷审批权限问题。对于执掌信贷权的银行管理者来说,他们永远面临经营权收或放的二律背反:收得过紧则一潭死水,放得过开则风险泛滥。集权与分权成了银行管理永恒的矛盾。几百年来中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实践证明,一个比较行得通的解决办法便是建立一…  相似文献   

9.
近期不少地区出现的“粮食银行”提法不妥,但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可以借鉴、推行河南省“四代”办法。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柏园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我国的有关金融法规来看,使用“银行”两个字确实不妥,所以金融行业有关人员对此提出质疑是有道理的,粮食部门应该谨慎,或者考虑不用。徐研究员说,其实可以推行河南省的“四代”办法。徐研究员介绍,河南省早在三、四年前进行的“四代”办法和现在的“粮食银行”做法相似,就是由基层粮食企业代储、代销、代加工和代换粮食品种,农民把粮食存入粮食企业后可以随用随取,…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办理支付结算时,可以选择汇票、本票、支票、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7种支付结算工具。选择良好的支付结算工具,对促进商品交易,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资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选择支付结算工具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安全系数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为探索中央银行参与市场活动,调节社会资金需求的路子,试行买卖同业票券融通资金的办法,并首次在资金市场上买进了4家银行的本票,总金额为3000万元。 人行上海分行用买卖同业票券办法来融通资金,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它既不同于同业拆借,又不同于平时的信用放款;用这种买卖同业票券办法可以引导和调节资金,适当解决专业银行资金暂时短缺的矛盾,因此,受到各专行银行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银行业为社会提供的支付业务主要划分为三类:一是贷记支付业务,包括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二是借记支付业务,包括银行汇票、国内信用证、银行本票、支票、旅行支票:三是其他支付业务,如商业汇票、银行卡以及其他创新的支付业务.  相似文献   

13.
《粮食问题研究》2008,(3):31-31
农民的粮食收获后,不存入自家粮仓,而是免费存入专业的粮库,由粮食公司代为储存、加工,农民存取自由,也可凭“存折”兑换商品,这就是“粮食银行”。农民的粮食存“银行”,保质增值,此举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都在试点的基础上,将在10个区(市)县推行“粮食银行”。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浅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赵宏余姚晓华董书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也相应扩大。当前信贷资产中的风险贷款已占相当高的比例,它严重制约着银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威胁着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随着专业银行向...  相似文献   

15.
一、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与库存现金的区分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随时可用于支付的存款.它既包括会计核算中"现金"账户核算的库存现金,又包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核算的存入金融机构、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还包括"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并根据需要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从根本上确定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组建农村合作银行。那么,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后究竟推行什么样的管理体制,目前在理论界有两种主张争论得比较激烈。其中一种主张是:直接交给县级人行管理,上面不再单设管理机构。另一种主  相似文献   

17.
现在,人们对银行经营的业务面临的困难已有所认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而对银行的改革面临的困难则注意不够,有必要加以指出和共同磋商。 改革步履艰难的表现 1、现有的各项改革措施难深化,新的改革方案难出台。行改革,总的来讲就是要解决好国家与银行以及银行内部的责权利关系。近几年,银行在各方面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如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和银行内部工资制度改革,推行行长负责制,实行承包经营等。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是有成效的,是可行的。可现在这些改革有的停止不搞了,有的举步艰难,  相似文献   

18.
柏各庄农场是河北省的一个大型国营农业企业,辖11个农场、2个对虾养殖场及20个直属工建交商企业。从1989年开始,我们在场内推行了内部银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91年,我场内部调剂融通资金达7536万元,仅利息支出一项就节支298万元。我们在推行内部银行中,有许多实践经验,也遇到不少问题。现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推行内部银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简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票据结算业务的迅速发展,票据业务已成为资金结算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票据结算主体的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不但可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而且提高了企业的信用度,深受企业的欢迎,其占银行结算业务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农信社票据业务发展相对滞后,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使用偏少乃至空白,而农村信用社在汇票业务方面大多是委托他行办理,这种现状不利于农村信用社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对业务功能齐全的银行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客户更高的服务要求,农村信用社委托他行办理汇票业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农信社业务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银行服务行业中缺少相关营销理论,这才是银行营销的真正瓶颈所在。运用新型营销方式,围绕着客户这个核心,合理进行市场定位、产品定价,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实施机构和业务流程再造,打造崭新的金融品牌形象,有针对性地推行服务型市场营销策略,才是改变当前局面的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