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今天,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电子商务已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中国在1994年左右开始出现电子商务模式。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成功地进入了证券、金融结算、网上拍卖、票务处理等领域,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规模逐渐扩大,网络消费文化逐步形成,网上消费服务模式日渐丰富。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创造一个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对促进和保障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络购物已经不再是一种时尚,而成为掌握网络技能的普通人的一种常用的消费模式。民族院校大学生也融八了电子商务潮流,纷纷开始尝试在网上购物,而且网上购物种类繁多。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消费模式和支付岁式的改变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产生了显著地影响,包括消费决策依赖、消费信息、消费场所等的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是指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交易,它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商品或产品的交易、结算等一系列商业活动的一种经营方式。在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中,我们认为服务是网上消费所考虑的首要因素。网络营销则是指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一种网上营销活动,主要包括五个模式。电子商务作为网络营销的一种,也具有其特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网上零售额保持着较快增长,其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的所占比重也持续增加。我国电子商务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销售品的零售额比重从2011年的3.9%迅速增长为2018年的19%。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日益突出。就2018年来说,44.7%的消费支出是通过网络消费实现的。随着社交电商等新兴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的用户不断增加,预计2019年平均每个家庭中都会有超过1人通过互联网购物。消费模式从传统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转变,使得网络消费行为成为了学者们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在线评论是网络消费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消费者的线上消费活动会受到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的出现将商务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进行融合,从而实现了一系列的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在线支付等综合服务活动,显示出自身交易方便性、整体性、普遍性等特点。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下出现了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在2008年的时候,淘宝网开展了B2C业务——天猫商城,在2012年的时候正式更名为天猫。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下,天猫商城借助一系列的节假日开启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络新时代,实现了"互联网+娱乐+消费"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6.
浅析快速发展的网上零售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零售对应着电子商务中的B2C模式,即消费者通过网络向厂商小批量、频繁地购买商品或服务。伴随着网络购物环境的逐步改善,网上零售模式的多样化、网上购物和网下购物充分结合等优势,我国网上零售市场的营业额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诚信无保障、服务不够完善、物流系统不够优化等因素的存在影响了网上零售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上消费、网上开店逐渐走进百姓的生活之中,C2C电子商务在我国逐渐发展壮大,但也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如何选择适合中国特色的C2C电子商务模式,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企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O2O是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它将电子商务和服务性消费结合在一起,有效整合了网上营销和网下经营,实现了服务水平的提升及消费体验的改善。和B2C模式相比,两者同属一种服务形式,其交易的流程皆是闭环。从区别上看,两者的侧重点、推送内容、服务领域及用户体验各异其趣。总体而言,对比分析二者的同性和差异,利于不同电商模式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O2O是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它将电子商务和服务性消费结合在一起,有效整合了网上营销和网下经营,实现了服务水平的提升及消费体验的改善。和B2C模式相比,两者同属一种服务形式,其交易的流程皆是闭环。从区别上看,两者的侧重点、推送内容、服务领域及用户体验各异其趣。总体而言,对比分析二者的同性和差异,利于不同电商模式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社会提供的职位越来越少,工作机会将至饱和,所以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一种主流形式,当今社会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子商务成为了网络活动、网上消费不可或缺的应用,电子商务创业前景广阔,电子商务创业种类繁多,本文则针对高校校园电子商务创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生产经营形态。集金融电子化、管理信息化、网上购物、网上服务、网上交易、电子政务、网上国际贸易信息网络化为一体。但是电子商务系统安全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树军 《光彩》2016,(12):50-5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迭代升级、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电子商务创造消费需求、提供创业创新空间、丰富市场资源配置新途径的作用日益显现.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实现网上零售额3.5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上升至11.7%.网络市场在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Internet和家用PC机的巨大发展使Internet的应用已从教育、科研领域扩展到商业领域,导致了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是销售商之间、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Internet进行网上商品交易、商业活动和服务的一种电子化的商务模式,常被称为网络经商和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商业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正如Internet一样,电子商务发展的世界化趋势已迫使人们必须不失时机地研究和探索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国内市场限于结算、服务等方面因素,网上购物还刚刚起步。但自从1998年以来,IBM、HP、Microsoft等行业巨头纷纷出击电子商务市场,毫无疑问,1999年网上购物会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在香港,亚洲金融危机使香港商业零售额一直低下,但令人惊喜的是网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和迅速发展,网络消费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冲击着传统的消费观念,尤其网上购物消费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获取信息方式和支付方式,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使消费关系复杂化,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由于其模式易模仿、准入门槛低,近年来已获得快速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近两年网上团购更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消费方式。然而团购网站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网络团购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博弈理论,通过对网络团购不存在惩罚情况下的一次交易和多阶段交易以及存在惩罚机制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网络团购健康快速发展的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和网络消费环境的改善,以网购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网购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互联网作为中介媒介的存在,使网络服务失误的形式出现了新的特征,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补救也面临新挑战。通过对网上服务补救维度的研究,针对网上服务补救对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影响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网上商场机遇与困难并存网上商场是利用电子商务方式,通过互联网完成网上销售的交易平台。网上商场与传统商场本质区别就在于它是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进行商品、货币和服务交易,使企业更有效地参与竞争。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及信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商务园地的环境。电子商务伴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网上商场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开展商务活动,可大大缩短和简化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并将成为未来贸易的主要方式。同传统商务方式相比,网上商场利用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优势:单据方便…  相似文献   

18.
<正>1月30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了2022年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情况。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速有所趋缓,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呈现新高。业内人士表示,增速趋缓的情况在预期内,而且综合来看,我国网络零售市场总体稳步增长。接下来,电子商务将会在促消费方面寻求更大的发力空间。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是基于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实现网上商业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其对社会经济中的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消费者数量达到1.45亿人,仅次于美国的1.7亿人,网络消费支出规模达到4760亿元人民币。这些数据均预示着电子商务时代已经到来,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应用为企业创造着越来越多的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20.
从2008年11月美国芝加哥出现一家名为Groupon的新型服务企业开始,网络团购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和运行模式便成为了一种发展很快的消费方式。这种模式提高了商品流通的速率和效率,适合不同的消费群体,商家获得效益,消费者也得到了实惠。但随着网络团购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消费安全问题。本文在我国网络商品消费安全问题及监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团购商品质量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