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通过解析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计量及计量属性等相关概念,分析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加强资产减值准备审计、建立健全信息市场与价格市场、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实施企业经营业绩全面考核机制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科目计提和转回规定存在一定模糊性。许多企业利用这一点对资产减值科目的会计处理进行调节以达到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经济市场的秩序,阻碍了我国经济市场的有序运行。同时,企业的类似行为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状况的决策水平,从而增加债权人的投资风险。为此,了解我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会计处理调节企业利润的机制、分析企业此类行为产生的影响,对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控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资产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如何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在1992年被提出,减值理论至今也有了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但是,由于资产减值会计本身的局限性和灵活性使财务人员在处理资产减值时运用了大量的职业判断,导致各企业实务操作中存在差异,甚至有些企业为了某些目的利用资产减值来粉饰报表、平滑利润等违法操作给报表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给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资产减值的理论概述及其重要意义,分析了实务中常见的资产在实施减值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并简要分析了我国减值会计在财务人员专业素养较低,不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强调滥用资产减值的相关风险,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强化资产减值信息披露,强化外部监督等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企业的资产价值的计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流程,发现当前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性,然后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通过采用明确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时点、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等方法来提高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实既会给企业造成损失,也给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留下空间。为防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实,应健全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把握好谨慎性原则,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尤其要加强资产减值准备的外部专业评估,提高减值准备披露的清晰度,为合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提供制度保证,以有效地避免制度性虚盈实亏,确保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为经营者的审慎经营以及投资者的谨慎决策提供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6.
由于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灵活性,特别是资产减值确认、计量方面需要大量的会计估计,使得资产减值的计提在我国现有市场条件下成为部分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工具.要改变这种状况,既需要在制度上继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政策规定,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从而确保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行对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核算制度,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对于抵御财务风险起到了预防作用,有利于企业保全资产,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本文拟探讨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的摊销及税务处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确认方法、转回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调整,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资产减值信息失真现象,企业管理层往往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等方法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应通过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改进公司评价指标,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对资产减值的检查与监督机制等措施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9.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提高资产的质量,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并逐步发展了资产减值会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企业的市场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不仅来源于商品市场的经营风险,也来源于资本市场的财务风险。为了能更好地通过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让会计信息使用人防范来自资本市场的风险,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利润资产减值这一会计工具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谨慎性,本文试通过对新准则中不同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分析比较讨论资产减值对我国会计核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提高资产的质量,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并逐步发展了资产减值会计.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今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企业更注重资产价值的真实完整性。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首次进行了定义,规范确认与计量的方法,对原《企业会计准则》资产的相关准则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对资产减值转回作出了新规定,有效规避了企业人为操纵利润现象的发生,本文对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资产减值会计的目标应当服从于财务会计的目标,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做出了新的规定,通过资产减值提示或解除风险,可以提高企业资产质量,降低企业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具体问题。但在资产减值准备运用中可能存在着计提数额的确认与计量难度大、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外部监管困难等问题,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健全、发展信息市场与价格市场,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随着我国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企业的资产的减值,在会计学的视角下,企业的资产贬值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状态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基于新会计准则的标准对于当前企业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优化和完善企业资产减值中的问题,实现资产减值在会计准则中的科学运用和决策探讨给予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许琼 《消费导刊》2009,(18):58-60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新准则的颁布详细规范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力求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质量,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但是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资产确认基础难以划分、可收回金额计量困难、资产减值确认方式方法多样性以及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继续完善会计准则,转变企业对资产减值的错误认识,完善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也要加强政府、中介机构对企业资产减值的监督控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常志坚 《商业科技》2011,(36):49-5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遏止了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但实施中仍然存在利润操纵隐患,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资产减值的实质、分析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利弊来给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对部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资产减值成为所有企业经常发生的事项之一.随着资产减值事项影响面的扩大及资产减值事项对企业经营影响程度的加深,资产减值会计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关注.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应用过程中,逐渐的显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等等.为此,应完善公司内部运行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资产减值的审计监督、加强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等工作.从而完善资产减值制度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执行行为.  相似文献   

19.
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大多数企业存在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如何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成为急需解决的同题.本文简单阐述了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对如何防范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不当盈余管理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遏止了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但实施中仍然存在利润操纵隐患,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资产减值的实质、分析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利弊来给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对部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