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及传递对湖南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国际经济传递理论告诉我们,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密切加深,各国经济的增长、衰退、风险都会通过对外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等渠道相互传递,带动或影响各国经济的发展。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受影响的程度越深。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及传递,必将影响我国当然也包括湖南的进出口贸易。(-)危机的传递扩散直接影响湖南出口贸易的增长。湖南省进出口贸易近几年来虽有长足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却始终徘徊在10%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在感受经济波动传递信号方面可能会迟钝一点、滞后一…  相似文献   

2.
张伟  陈文英 《亚太经济》1998,(6):32-34,27
去年7月以来,亚洲一些国家爆发了近三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韩国等国家在保持了十多年经济调整增长后,始料不及地发生国际支付困难、货币大幅度贬值、金融机构倒闭、企业破产和股市下跌等,上述国家的金融危机还波及到日本、香港,给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尽管这次金融危机对我省没有形成直接冲击,但对我省外向型经济和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其对金融方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银行结售汇影响。由于进口大幅增长带动贸易售汇增加、出口增势减缓导致贸易收入…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内生结构突变的平稳性与变协整检验方法对近年来中日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日贸易在2008年年底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和在2011年初受到欧债危机冲击下发生了两次显著的结构变化。金融危机的冲击效果表现为贸易额在短期的迅速下降和此后的快速回升,而欧债危机的冲击效果则表现为贸易总体增长趋势的减缓。中日两国主要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变协整关系。总体上看,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增长趋势在2011年初发生了显著的结构调整,贸易逆差收窄的趋势逐渐明朗。  相似文献   

4.
一、次贷冲击八大传导渠道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传导,目前比较多的还关注在直接的次贷证券投资以及贸易和资本流动渠道之上,但是实际上其他渠道的传导有的已经开始发挥显著作用,有的则可能会在未来发挥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传导链条的反思——以对外贸易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危机的统计特征--对外贸易 (一)进出口贸易概况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投资-出口拉动型经济结构受到严重冲击.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美、日、欧市场占中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需求的急剧减少,导致国际市场萎缩,使中国进出口贸易下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了2001年1季度到2013年4季度的数据,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DSGE模型的参数,并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冲击的传导。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均存在相互的溢出效应,其中美国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通过贸易渠道和利率渠道影响我国产出水平,而通过汇率渠道的影响被收入吸收效应抵消;我国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国际游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近百年来全球发生的四次主要金融危机发生前后,GDP增长指数和进出口贸易增长指数变动和恢复情况进行了综合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危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中国东、中、西部的1993年至2007年的年度样本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等现代计量方法,定量分析了FDI、进出口贸易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进口贸易均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FDI和出口贸易仅在东部构成了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也表明,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FDI、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并无稳定一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GDP溢出效应视角,基于金融、贸易、投资和国际石油价格4个传导机制和以动态双边贸易总额权重为链接矩阵,构建了一个包含51个国家的G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贸易伙伴关系越来越重要,经济互补性较强,两者间的6个宏观经济变量存在共同波动态势和长期均衡关系;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增长幅度平均可达0.21%;"一带一路"国家双边出口和进口贸易1个正向标准差的冲击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1.57%和1.77%,相反,中国经济增长1.2%则可提高该地区双边进出口贸易平均幅度可达0.63%和1.02%;贸易和投资传导机制占主导地位,但后者作用越来越显著,并且对发达国家不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都产生了重大影响。2009年1月份中国的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9%,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进出口负面作用日益显现并将持续一段时间。文章阐述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总结了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提出了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非预期性经济波动分解模型,对中国2008~2009年季度经济增长率变动来源进行分解发现:全球金融危机通过外部直接冲击和国内二级传导两条途径,引起国内区域经济的非稳定性变化,并呈现出从东向西顺序延迟和程度递减的特点;从各地区经济下滑产生的来源看,国内区域间金融危机二级传导效应并不显著,东部地区主要源于国际外部直接冲击的影响,而中西部地区则更多源于区域内金融危机二级传导效应以及自身抗击外在经济冲击影响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谷宇  高铁梅 《世界经济》2007,2(10):49-57
本文通过建立GARCH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及其对中国进出口的长短期影响。分析表明:在长期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进口、出口的影响显著不同,对进口表现为正向冲击,对出口表现为负向冲击。在短期内,对进口、出口都表现为负向冲击,但对进口的冲击效应稍大。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性扩大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贸易顺差。本文分析还表明,中国出口主要受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及FDI的推动,且出口对价格变动很敏感;中国进口的增长则主要受中国实际收入增长的推动,且对价格变动不敏感。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显著不同反映了中国经济内外需求不均衡,贸易结构、贸易方式不合理等经济中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期间,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严重打击了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影响了全球性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同时,我国也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烈冲击。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引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及特点,提出了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受其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全球贸易增长放慢,金融危机正逐渐从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个层面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服务外包产业无法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它必将同样经历很大的冲击。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金融危机给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带来的机遇,要发挥我国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方面的优势,弥补劣势,制定相应的对策,推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浙江省银行结汇、售汇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出口型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结售汇的增长,进出口增长与结售汇增长高度正相关;进出口差、人民币升值预期、房地产价格的变化都是结售汇变化的原因。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如改革结售汇制度,实行比例结售汇制;遏制房产泡沫的增长、防止热钱的大进大出;降低经济出口依赖度,加快出口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进出口贸易协调均衡增长;相机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等。  相似文献   

16.
一、浙江省联社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总社的悉心指导下,浙江省联社一直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经营业绩逐年提升,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率逐年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09年我社实现销售收入40.18亿元.利润总额2.89亿元,省联社资产规模达到30.88亿元,净资产12.9亿元.今年1-7月主营销售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进出口贸易增长32%,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1-7月完成利润88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与转型,通过融入国际经济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生产体系与价值链创造,中国已经演变为全球的制造与贸易中心,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出口与贸易盈余的第一大国。在此期间,中国的贸易政策在总体上保持了开放与自由化的趋势,不但履行了加入WTO时所做出的非歧视与市场准入承诺,而且在实施区域贸易合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中国在过去十年的贸易发展与政策转型对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劳动力市场、能源与环境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冲击。更值得注意的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中国能够重新反思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贸易增长模式的问题与弊端,认识与理解构建新的贸易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从而为向更加稳定、均衡和可持续的对外贸易发展的路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将Novy改进的引力模型进行分解,发现影响外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和贸易成本的下降,通过结合中国、印度和20个国家近15年的贸易和经济发展数据,验证了Novy理论的普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中国与20个国家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和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的贸易变化进行经验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加入WTO后贸易成本的贡献度明显上升(提升17%),说明加入WTO后良好的贸易环境和各种壁垒的下降确实降低了我国的贸易成本,但经济增长对外贸发展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提升了51%)。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贸易成本的增加是导致金融危机后我国外贸下滑的主要原因,虽然经济增长对外贸有正向的贡献,但贡献度较小(仅为13%),不能弥补贸易成本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实证方法,利用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进出口数据,揭示了中国经常账户盈余背后的产业结构特征,并深入挖掘了隐藏在产业背后的企业主导力量。结果发现:(1)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贸易盈余的主要来源,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盈余创造能力还比较薄弱;(2)不同行业中贸易盈余的创造普遍依靠企业在传统产品上的数量扩张效应,新企业进入和企业新产品品种效应对增加贸易盈余的作用十分有限;(3)金融危机之后数量扩张效应迅速拉动了贸易顺差的恢复性增长,经常账户的逆转应归咎于国内经济的结构转型而非危机冲击。  相似文献   

20.
以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切入点,展开对浙江省进出口贸易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浙江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进出口贸易的现实中,并由此提出对浙江省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