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于欢 《云南金融》2011,(2X):98-98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呈现"二元金融结构"典型特点。为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正确发展,本文运用哈耶克的局部知识理论分析在二元金融结构的背景下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从而说明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必要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发展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呈现"二元金融结构"典型特点。为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正确发展,本文运用哈耶克的局部知识理论分析在二元金融结构的背景下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从而说明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必要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发展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非正规金融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从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非正规的金融组织未经政府批准或未被纳入金融监管进行规制,因此被贬称为"地下金融"或"草根金融"而蒙上了非法的阴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非正规金融组织却不同程度上顺应了我国私营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其生存的土壤,因此,其存在是否合理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4.
马利 《云南金融》2012,(5X):150-150
2011年4月以来,温州老板因高利贷引发的"跑路"频频发生,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市场由来已久,高利率现象司空见惯。然而,非正规金融是把双刃剑,我们在加强对高风险的非正规金融的监管的同时,还要努力疏通合法的投融资渠道,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概念,指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借贷方式不规范。简要阐述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自身内在缺陷,最后针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特点和内在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规金融的规范管理会产生"隐性约束"从而增加中小微型企业借贷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而由民间信用衍生的非正规金融则能有效降低这一成本,但民间信用的"声誉约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挥作用。于是,在借贷双方有限理性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体系存在扩张边界,越过这一边界将极易爆发风险。基于交易成本构建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以及借款者的均衡模型,刻画正规金融以及非正规金融规模扩张过程中风险导致交易成本变化,将能够解释非正规金融扩张边界和不同监管方式对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双驾并驱的“二元经济格局”日益明朗。在此基础上,我国金融业也呈现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双轨运行的“二元结构”。考察我国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并对借贷合约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揭示非正规金融演变的条件,可以发现促进我国非正规与正规金融演变是解决中国非正规金融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这一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非正规金融在我国的城乡地区比较活跃,对于非正规金融也有很多学者关注。本文首先对非正规金融的含义及特点进行概述;然后说明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正规金融由于自身特点克服了正规金融中的双重代理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非正规金融问题是近二十年来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而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重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交易机制上的区别,澄清了人们对非正规金融的一些误会,并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融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不同交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金融问题是近二十年来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而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重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交易机制上的区别,澄清了人们对非正规金融的一些误会,并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融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经济学意义阐述非正规金融内涵和主要形式,然后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论基础,根据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来看,为了促进非正规金融在城乡统筹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应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组织管理体制、信用体系、法律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非正规金融在我国的城乡地区比较活跃,对于非正规金融也有很多学者关注.本文首先对非正规金融的含义及特点进行概述;然后说明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正规金融由于自身特点克服了正规金融中的双重代理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制定非正规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给"合法"的非正规金融活动提供法律依据,促进"合法"的非正规金融活动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对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理论界长期存在分歧。本文从需求、制度以及成本三个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讨其演进趋势,提出当前形势下应当选择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协同发展路径,并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其优势及缺陷进行了现论探讨,并提出在当前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消除其不利影响,让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转轨经济中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一种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转轨经济中农村非正规金融这种次级制度安排下,中国农村经济部门努力挣脱金融资源的桎梏而获得了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是一个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政府与民间力量的博弈贯穿于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之中,而地方政府是推动农村非正规金融繁衍的一支重要力量.尽管中国银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但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却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非正规金融的重要地位会有所削弱但仍然存在,而让非正规金融"浮出水面"乃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改革之后非正规金融的规模得以迅猛发展。不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不发达的西部地区,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非正规金融都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在我国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直接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对金融制度变迁也起到了导向作用,因此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关  相似文献   

18.
非正规金融:内涵、效率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非正规金融已引起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普遍关注。非正规金融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系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非正规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决定机制、资金配置效率以及如何解决二元金融结构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非正规金融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年数据,构建了包含个人行为能力和主观感受的多维贫困识别体系,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与农村居民多维贫困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在非正规金融借贷规模较小阶段,随着非正规金融借贷的增加,会加剧贫困,而在其借贷规模到某一临界值之后,则会抑制多维贫困的发生,且减贫效应随着借贷规模增长不断增强。因此在制定脱贫政策时,政府应积极发挥非正规金融的正向作用,加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有效利用非正规金融缓解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