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行为、信息披露与审计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虹 《当代财经》2004,(5):119-122
在任何一种经济环境下,企业行为、会计监管与审计风险之间都存在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基于此,本文以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复杂化为背景,对我国的会计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审计风险控制应当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行为的复杂化决定了审计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会计认定的不确定性、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多样化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固有缺陷决定了审计风险控制的基础和要件,而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结构则是审计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李珍 《新经济》2014,(8):112-113
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日益关注.正是存在这样的需求,一种以内部审计主体组织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同时考虑公司治理在内的、以组织整体风险作为审计重点的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势而生.本文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产生的必要性及特点、应用中的难点及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春经开案例,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承接和执业中的客户风险管理策略。结果发现,面对高风险客户,是否具有行业专长并不影响承接决策,事务所会实施风险溢价策略,但实现程度取决于谈判能力;执业时,事务所运用盈余稳健策略进行风险控制,如果无法实现且审计风险较大,事务所短期内有审计意见变通行为,但当风险长期不能消除时,迫于监管惩戒压力,事务所选择辞退客户。所得结论对于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监管和信息披露质量以及进一步严格审计质量管制有积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责任审计的检查风险是因审计主体自身原因所带来的审计风险。对经济责任审计检查风险的控制,主要是针对审计主体在审计检查过程中不能严格依照审计法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标准进行取证评价行为的控制,以达到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博弈论研究方法剖析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审计风险行为。在以审计人员、企业股东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为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风险博弈中,管理层与审计人员实施审计风险行为的概率受额外收益、贿赂及股东核查等因素的影响;在以政府监管机构、债权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审计人员为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风险博弈中,政府监管机构的威慑力与债权人(银行)的期望收益是有效控制审计风险行为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计风险是审计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防范和控制已成为关系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大问题。从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含义入手,深入剖析了影响审计风险的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提出应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促使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以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7.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成因是信息不对称,市场不规范和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是从制度入手规范审计行为,"关口前移"扎实开展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8.
2003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提出:“内部审计应帮助组织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帮助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评价控制的效率与效果,促进控制的不断改善,以此来帮助组织保持有效的控制;评价并改进机构的治理程序,为组织的治理做贡献。”由此可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具有突出作用。具体说来,事前审计可以进行风险识别,事中审计有利于完善风险管理,堵塞漏洞,事后审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对于管理商业银行风险,尤其是操作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  相似文献   

9.
蒋美玉  王立新 《经济师》2010,(7):170-171
随着高校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种经济活动及内部控制的日趋复杂,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客观地认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并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徐玉霞  王冲 《经济评论》2012,(5):123-133
内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两个维度,考察了在风险导向审计下内部控制如何影响审计师的行为。从审计收费来看,内部控制较差的公司使审计师可能面临更大的审计风险,从而导致审计师要求增加风险溢价,进而提高审计收费。从审计意见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可以降低审计师审计失败的风险,进而鼓励审计师为内部控制较好的企业出具标准意见。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越好,越容易被收取更低的审计费用,表明内部控制可以影响审计师审计费用的收取;而且内部控制越好的企业,就越容易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表明内部控制可以影响审计师审计意见的出具。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企业风险不断加剧,为了减少风险,作为目的在于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的内部审计理应发挥其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及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而强化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首先把企业风险的类别细分为组织风险、生产经营风险、采用新技术风险、信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业绩评价风险等.重点是进行管理过程的内控审计,防范内部审计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诱发的审计风险,多方位运作,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构建良好的管理信息网络,增强抗风险能力.风险管理审计大体要有调查了解、分析评估、提出建议、监督控制四个步骤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陈立新 《经济师》2009,(10):172-173
文章从审计线索、内部控制、审计技术、电算化审计知识和审计准则五个方面剖析了电算化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审计模式的演进规律表明,审计工作量与审计师规模的持续反差倒逼审计模式必须适时抓住影响审计质量的最核心因素。据此审计模式经历了账项导向、制度导向、风险导向三个阶段,但这三种审计模式"物本化"的特性在智慧经济时代显现出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鉴于此,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的人本审计思想应运而生。人本审计以人的行为为导向,建立在"人的品德素养—人的动机—人的行为—行为的结果"这条逻辑路线上。这既是一种确定行为责任的过程,也是对以人为本的审计理念的最好诠释。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将审计风险模型确定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行为动机风险+行为风险)×检查风险",从而从根本上修订了传统审计模式的程序与方法。审计目标也转变为对反映被审计单位人员过去经营状况的财务报告的公允表达发表意见的同时,达到选人、塑人、纠错、防弊、控制风险的目的。据此,人本审计将增信服务功能和增值服务功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从审计发展的角度来看,内部审计的建设应不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而应该包括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程序,提高公司整体的管理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内部审计经历了从传统财务审计到现代管理审计的发展。传统上,内部审计侧重于包括揭露错误和舞弊行为在内的财务会计事项的审计,属于消极的防弊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内部审计已经逐步扩展为包括内部控制审查、融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在内的管理审计。具有积极兴利的功能。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不仅是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而且已经逐渐成为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职责。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具有预防舞弊、强化组织内部管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组织价值增加的作用。对于以营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企业来说,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1)
内部审计是企业高层实施控制的有效手段,对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优化组织结构、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业务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严格履行内部审计的各项程序和规定,创新审计技术,转变审计理念,提升审计水平,以此来适应持续多变的市场环境。文章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经济行为纵横交错,审计工作面大量广,审计机关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审计难度越来越高,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增大.通过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明确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考虑风险的因素,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控制,更好的完成审计目标,完成审计任务.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工作,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完善内部管理、预防和控制各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独立性是内部审计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要求,内审工作只有坚持机构设置独立、开展业务独立、行使职权独立,才能切实树立起应有的权威,从而实现对经济行为和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更好地为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环境条件中,企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而内部审计因其具有特殊的职能作用,越来越引起管理者重视,文章从对内部审计的理解、作用、存在问题及体会进行了阐述,旨在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孙喜福 《经济与管理》2005,19(5):110-112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并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体系、审计过程控制体系以及业绩考核体系等三个方面作了阐述,以期对内审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