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南江县粮食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始终坚持“立足本业、猛攻多经、突出管理、强化扭亏”的工作思路,带领职工突破难关,勇闯商海,开拓经营,取得了1994~1996连续三年扭亏为盈,累计实现利润132万元、上缴税利260余万元。特别是1996年,在市场疲软、经营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实现盈亏持平,21个独立核算企业盈利的20个,消化1992年底前的老挂帐157万元,消化企业自补挂帐69万元,扭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受到省地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笔者认为,他们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一、解放思想,更新意识,改革转制1996年,该局继续坚…  相似文献   

2.
转岗·轮岗·软下岗──枣阳市粮食局妥善安排富余职工张运国湖北省枣阳市粮食局广开再就业门路,采用转岗、轮岗和软下岗形式,妥善安排本系统富余职工。据统计,目前全系统分流下岗的1100多名职工,90%以上实现了再就业和其他形式的妥善安置,职工人心稳定。转岗...  相似文献   

3.
具有1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南江县粮油食品厂于1996年10月被挂牌刚刚两年的南江县粮食开发总公司兼并,为信息闭塞、观念落后、贫困县的山区粮食企业闯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粮食开发总公司的前身,是开办于1992年的桃园宾馆。当时,仅有一幢座落在远离县城75公里、海拔1200米的桃源乡的住宿楼,正式职工2名,摊小底子浅。他们紧紧抓住改革机遇,审时度势,从旅游起步,走出深山,到县城设办事处、办商场,拓宽门路,增强实力。1994年初具规模的桃园宾馆正式更名为南江县粮食开发总公司。效益逐步递增,成了全县粮食系统的排头兵。而南江县…  相似文献   

4.
粮食流通企业怎样进入市场,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在众多企业一筹莫展时,河北省献县粮食局却给我们找到了答案。河北省献县是个贫困县,在市场、交通等方面并不占有优势,可他们去年粮食总经营量达5.2亿公斤,占沧州市总经营量的25%,并且在全系统30多个粮食经营摊点中,除3个亏损外,其余全部盈利。今年上半年又完成了2.5亿公斤的销售量,保持了良好的经营势头。献县粮食系统职工近1500名,人员多。包袱重的献县粮食局对市场的认识也更深刻,只有不遗余力地占市场、争市场,在市场中寻找出路,才能保住饭碗,才能壮大企业。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海阔凭鱼跃南江县粮食局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有效途径李琦张晓强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企业的改革改制也在全面进行,职工分流下岗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成为当前粮食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关系到企业改革改制的成败,影响...  相似文献   

6.
有益的尝试可贵的探索──南江县粮食局试行两条线运行机制的情况李琦为了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国有粮食企业的新路子,南江县所属11个区粮站、两个直属库和两个粮油加工厂,在县粮食局的统一领导下,从1993年开始,实行"三个划分"、"两级核算"、...  相似文献   

7.
成效去年8月下旬,蓬溪县粮食局组织各企业法人代表到巴中茶坝粮站参观学习,回来后县粮食局和各企业都相应制定了发展多种经营的规划,加强了领导,落实了责任,明确了项目。各企业都成立了以法人代表为组长的多种经营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行政副职和工会主席都分别承担了项目责任。分流多种经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3.6%,落实计划利润200余万元,其中承包上交利润70余万元。全县的多种经营活动蓬蓬勃勃的开展起来,一派生意盎然。一是认识明确,行动积极,既抓好现有项目,又努力开辟新的生产经营门路。如芝溪、文井、鸣凤、天福、隆盛、…  相似文献   

8.
早在1997年,宜昌市粮食局就在宜昌城区推行“两鼓励”办法(鼓励职工买断工龄,鼓励职工调出粮食系统),当年减员330人。1998年23月间,秭归县采取“分散经营”形式,一次性分流500余人。1998年5月、6月,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召开粮改动员大会时,全市的粮企改革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按照全国、全省统一部署,全市的粮改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19981999年,主要内容是实行“三分”:一是政企分开。市、县(市)11个粮食局与下属企业分开,人财物彻底脱钩。11个局定编196人,比原来的459人减少2…  相似文献   

9.
两手抓 双丰收──四川省南江县粮食局党委围绕生产经营抓党建的情况李琦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南江县粮食系统虽在作好粮油供应、稳定物价、安定民心、代国家掌握粮源、救灾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却仍然是全县的亏损大户之一,1993年虽比1992年减亏2...  相似文献   

10.
2002年4月1日,记者随邛崃市副市长孙阶华、市政府办、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社保局的领导及市粮食购销企业法人代表一行,来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步入我省粮改先进行列的阆中市考察学习。阆中市粮食局局长庞绍富告诉我们,阆中市粮食局下辖11个粮食购销企业,1个事业单位,2个加工企业,73个粮管所,1998年末全系统职工1544人。90年代粮食企业经营活动内外交困,连年亏损,不堪重负。阆中市粮食局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完成了企业转换机制和人员分流这个复杂、艰…  相似文献   

11.
湘阴县粮食局城关粮站现有职工106人,其中女职工83人。下设11个粮油经营门市部,4个加工厂。粮油经营放开以来,该站一方面主动走向市场,拓宽多种经营门路,稳住了职工队伍,一方面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国有粮店在保障供给、服务居民方面的作用,受到了当地政府及居民的称赞,连续几年被省、市、县民政、财贸部门评为“最佳服务”和“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粮站在新形势下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两线运行好 两年两大步──四川省南江县粮食局扭亏增盈记实李琦南江县粮食部门推行两线运行机制,强化财务管理,两年进了两大步,1993年减亏318万元,1994年除弥补亏损588万元,上交国家利税118万元外,企业盈利9万元,实现全县扭亏为盈。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3.
谁也没有料到,在南江县粮食企业中,一个仅有一幢住宿经营楼、两名正式职工,一年只四个来月经营期(因地处高寒山区)的桃园宾馆,自1992年7月开办以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从发展旅游业起步,继而走出深山,到县城设办事处、办商场、建公司。如今已(拥有110名职工,4个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市粮食局下辖有公司、厂、库、所等独立核算单位40个.现有职工2199人,担负着全市120万军民的粮油供应任务。1996年由于“7·19”洪灾的惨重损失,加上全国粮油市场疲软,粮油经营陷入困境,出现了全国性全行业性的经营亏损,柳州市粮食局也由1995年的补贴后利润846万元降到1996年亏损2639万元,粮食企业走入了困境,企业经营举步艰难。面对困境,粮食局党政班子,勇于面对现实,团结一致,迎难而上,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拓宽企业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1997、98年连续两年困扭亏减亏成绩显著获得自治区粮食局奖励…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市粮食局下属有柳州市飞鹅市场、柳州市柳新饲料厂、柳州市油脂厂、柳州市粮油厂等独立核算单位40个,职工2300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该局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强化管理,拓宽企业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促进了粮食经济的发展,1997、1998、1999年连续三年扭亏、减亏,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自治区粮食局奖励。自粮食系统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后,柳州市粮食局党政领导班子,从抓职工思想观念入手,转变等、靠、要依赖思想,树立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观念,引导干部职工针对粮食企业的实际,充分利用粮食企业的人才、经营网…  相似文献   

16.
霍胜民 《齐鲁粮食》2001,(11):51-52
我自1994年起一直在龙口市粮食局从事通讯员工作, 是龙口市粮食经济学会成员之一。近年来,在省地两级粮经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尤其在烟台市粮食局办公室和龙口市粮食局的各位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我始终坚持为各级党委服好务、为领导决策服好务,为基层单位服好务这“三个服好务”为工作宗旨,以粮食企业发展、改制、改革这“三大主题”为研究主课题,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做好通讯员工作。自1994年以来,先后提出调研题目40多个,撰写调研报告30余篇,字数达10万多字;为各级党委、政府及业务上经报送信息160余期;为基层企业编发内部经验材料80余篇;为《中国粮食经济》和《齐鲁粮食》供稿30余篇,自1995年起先后在《齐鲁粮食》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取得了四个三等奖及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本人还连续六年被龙口市委、市政府及烟台市粮食局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工作者”。现将我的一点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相似文献   

17.
一、现状自贡市粮食局六个直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经2006年购销企业改革改制,由原有11个粮食企业重新组建而成。目前主要从事政策性粮油购销、储备和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以及开展自主经营业务,并通过经营活动主导粮食市场,稳定市场粮价,具有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任务和职能。现共有职工134人,  相似文献   

18.
11月21日,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南江县粮食局召集局机关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隆重庆祝老年活动中心、职工俱乐部落成。多年来,粮食局一直重视老龄工作。为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让老年人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粮食局党政一班人对老龄工作切实做到“五有”,即“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场地、有活动”,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除了对老干部、老职工的政治上的关心、生活上的帮助外,最近,粮食局在粮食企业改革的最困难时期,挤出资金15万元购置了大量图书、娱乐设施、健身器…  相似文献   

19.
重庆江津市粮食局按照中央粮改精神,结合系统实际,粮企改制步子迈得大,工作扎实、程序合法、效果明显。粮改前,江津粮食局有5个直属企业,23个集体企业,18个粮站,在册全民职工2154人,集体职工414人,队伍庞大,包袱沉重。改革后,江津粮食部门取得了四大突破:一是减员分流。全系统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全民职工795人,提前退休109人,附营分离分流职工400余人,共计减员分流近1300人,占在册职工总人数的60%;集体企业减员320人,且减下来的人员普遍得到妥善安置。二是产权改革。采取合资、股份制等…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涉县粮食系统现有16个企业,职工700余人。面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他们不等不靠,广辟就业门路,内部分流消化富余职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加强领导,把职工再就业作为一项任务来抓涉县粮食局认识到实施再就业工程既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更是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