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特别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工作提出了总体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已开始并轨运行。中央补助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专项资金和中央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也相应归并为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并轨前,根据部机关授权,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已经对所在省的各项专项资金申报和分配使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会财会》2014,(6):63-63
正财综[2014]11号2014年3月10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建保〔2013〕178号)的规定,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为确保并轨工作顺利进行,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整合地方政府资金来源按照建保〔2013〕178号文件规定,廉租住房并入公共租赁住房后,地方政府原用于廉租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从基本建设投资安排的资金、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安排的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安排的资金  相似文献   

3.
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实行REITs融资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REITs融资途径,加大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的融资支持力度,能够疏通民间投资渠道,促进房地产市场结构优化调整,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市场和住房市场发展状况,认为只要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在部分房价较高的城市通过REITs融资模式加快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我国推出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多种保障性住房,即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格局基本形成。本文梳理了现在保障房建设的融资的几条渠道,并结合现实状况,针对不同层次的保障性住房,分别探究对应的融资新渠道。  相似文献   

5.
正一、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效显著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2007年以来,中国通过实施税费减免优惠政策,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拓宽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了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体系,形成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游牧  相似文献   

6.
唐燕妮  聂丽 《时代金融》2014,(7Z):35-35
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我国推出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多种保障性住房,即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格局基本形成。本文梳理了现在保障房建设的融资的几条渠道,并结合现实状况,针对不同层次的保障性住房,分别探究对应的融资新渠道。  相似文献   

7.
一、保障性住房理论分析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 1.保障性住房的双重属性 保障性住房具有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的双重特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公共商品的典型特征,从公共商品定义来看,保障房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具备私人属性:排他性表现在只有符合申请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才可以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的福利,排除了其他群体消费保障性住房的可能;竞争性表现在现实中保障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消费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加以推进。到2010年底,十一五时期住房保障目标全面完成,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双限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组成的覆盖城乡不同收入群体的4+1住房供应体系基本建立。累计建设廉租住房15万套,发  相似文献   

9.
1武汉市公共租赁住房融资现状(1)公共租赁住房规模加大2011年初,中央提出五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住房的规划目标以后,按照国家及省市人民政府要求,武汉市对"十二五"保障性住房总体目标进行了调整。要求"十二五"期间,供应各类保障性质住房1350平方米,26.9万套,改造棚户区13.1万户,合计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40万套(户),其中:廉租住房2万  相似文献   

10.
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严重匮乏的问题,住建部、财政部等七部门于2010年8月5日印发了<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北京等28个城市被列为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的试点城市,这些城市可以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公平性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得全民都享用改革开发的成果.在解决城市特困人口的住房问题方面我国采用的是廉租住房的保障性措施.廉租住房的制度自实施以来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廉租房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其保障功能的发挥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更好的完善廉租房制度的保障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苗坤 《青海金融》2023,(9):32-35
为解决大城市新居民和青年人居住困难,国家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2022年8月,国内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上市发行,将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大规模资金。通过对国内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必要性、相关政策和首批项目实施情况等进行研究,发现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发展面临底层项目收益率低、项目土地合规、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为促进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更好地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宇 《中国外资》2011,(14):175-176
<正>为解决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严重匮乏的问题,住建部、财政部等七部门于2010年8月5日印发了《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北京等28个城市被列为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的试点城市,这些城市可以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国家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为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方面的困难,但是随着就业人口和人口流动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租赁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重点就如何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让住房困难群众受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公共租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积、以优惠租赁价格、限制出售等为突出特征的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解决不属于廉租房住房保障对象,主要为暂时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人群和新就业人员等"夹心人群"建设的住房.公租房,根据项目资金计划,银行信贷将成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本文简要总结了...  相似文献   

16.
厦门市逐步构建起了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保障性租赁房、保障性商品房、企事业单位人才住房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近年来,厦门市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逐步构建起了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性租赁房、保障性商品房、企事业单位人才住房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厦门市共规划建设保  相似文献   

17.
信息播报     
《时代金融》2011,(25):9-11
<正>两部委发文要求做好公共租赁住房金融服务工作2011年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金融服务工作,规定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贷款利率下浮的下限为央行规定基  相似文献   

18.
魏静 《中国外资》2011,(10):179-180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公平性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得全民都享用改革开发的成果。在解决城市特困人口的住房问题方面我国采用的是廉租住房的保障性措施。廉租住房的制度自实施以来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廉租房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其保障功能的发挥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更好的完善廉租房制度的保障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指出“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发展目标,并在健全住房供应体系中指出,“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可见,公共租赁住房作为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以及规避产权式保障性住房流转难题的有力手段,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保障性住房职能定位问题保障性住房的功能是用于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但是保障性住房无法实现居者有其屋,它的目标是居有其所。从理论上讲,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用于解决中等偏下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廉租房用于解决低收入和最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这种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