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赵敏 《审计月刊》2004,(10):50-5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将逐渐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近来国家又颁布了《存货》和《固定资产》准则、《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企业处理暂行规定》。将企业制度与税法政策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对加深理解企业会计制度的理论和促进企业日常报税等实际工作都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傅斌  杨凡 《广东审计》2002,(7):21-23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8项资产减值准备,比原有的多了4项,这说明管理层对资产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但是,无论是《企业会计制度》还是《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资产减值的规定都不详细,而且对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的范围及基础没有达成共识,使得重要的8项计提的操作性不强。本文主要讨论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确认和计量以及披露等基本问题,以期促进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推出。  相似文献   

3.
李智慧 《财会通讯》2005,(1):F002-F002
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并规定自2005年l月l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步骤,也是健全和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统一企业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措施与保障,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出台,形成了以《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相辅相成,完整、统一的国家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成为目前会计界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2000年12月29日以财会(2000)25号文件印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2001年又发出(2001)11号文件,“为了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我们也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农业部2002年4月份以“农企发[2002]4号文件”发出《关于乡镇企业贯彻实施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要求“自2003年1月1日起,全国乡镇集体企业和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要逐步实施新《企业会计制度》”。乡镇企业多年来一直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1993年以来实施的分行业会计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会计标准国际化潮流。为此,财政部于2000年12月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打破了行业、所有制界限,集财务、会计于一体,对原分行业会计制度做了较大的调整。《企业会计制度》体现了现代化企业制度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大决策由股东大会、董事会自行决定的原则。会计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单纯的记录和报告转变为需要运用专业判断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下面笔者仅就《企业会计制度》对施工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及相关会计处理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杨建荣 《铁道财会》2004,(7):63-64,F003,12
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准备执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首先面临的是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会计政策的选择恰当与否,不仅影响到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否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为此,本文仅围绕企业会计政策的属性、选择原则,结合铁路运输企业实际,作一肤浅探讨,为制定、执行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政策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重要步骤,是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企业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措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新《企业会计制度》对在期末结帐前尚未经批准的盘盈或盘亏事项如何处理没作具体说明,笔者根据对《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理解,谈谈新会计制度下的盘盈盘亏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准则的时效及核算方法(一)新准则的时效新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取代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财会字〖1994〗第025号《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5年《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征求意见稿以及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下统称“旧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2007年或以后日期开始的会计期间有效。  相似文献   

11.
追溯调整。《企业会计准则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准则》或《会计调整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或新《制度》)都规定:(1)企业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采用追溯调整进行处理;(2)企业为了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而变更会计政策,都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2.
固定资产土地与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都涉及到有关土地的会计处理方法,实务中对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土地和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土地使用权分辨得并不很清楚。笔者对此谈些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财务会计实务中常常碰到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转网的会计处理问题,对此《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准则讲解》(财政部会计司编写)都有原则规定。2004年5月28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解答四》),又对转回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浅谈2001年版《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背景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局的第一年,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特别是面临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挑战,对我国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从2001年起实施,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是我国会计界继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的又一重大举措,它是我国会计核算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又一新高潮的到来。新《企业会计制度》是以《股份有限瓮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为蓝本,充分吸收具体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按照会计要素的科学定义,借鉴国际会计的最新惯例,在分析总结我国会计核算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后制定的。它将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会计原则在农业企业会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生物的生长特点使得农业显著不同于其他行业,因而农业企业会计在众多行业会计中显得尤其特殊。鉴于原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2004年4月财政部印发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核算办法》),同时不再执行1993年颁布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会计制度》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符合我国国情的。这次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是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企业会计制度》是在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充分吸收了《企业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按照会计要素的科学定义,借鉴国际会计的最新惯例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后制定的。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会计改革高潮的兴起,也表明中国特色下的会计“双轨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会计规范标准上缺一不可。 一、《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 《会计准则》是…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我们迎来了我国会计行业的又一重大变革-《企业会计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会计规范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次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与以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相比,有许多突破性的变革,本文仅对以下两个创新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四大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部继2000年公布《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后,2004年5月又公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一制度的颁布,不仅是进一步贯彻《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举措,还是我国会计法制建设的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科学的体系.《小企业会计制度》在许多方面显示了新的进步和发展.有以下四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企业会计制度》中总账科目及部分明细科目的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其设置缺陷,以期为《企业会计制度》的完善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中都就资产减值准备问题作出具体规定。本就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等,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