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依据我国吸引知识密集型服务FDI区位选择的六大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基于我国东部区域、中西部区域共14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素质人力资本供给和产业集聚因素对东部区域吸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FDI有显著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信息化水平和产业集聚因素对中西部区域吸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FDI有显著影响。为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FDI的进入,东部区域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培养更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后备人才;中西部区域应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并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空间结构已经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上的“中心——外围”模式。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下降促使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外资也从过度聚集的东部地区逐渐流向中西部地区。两者共同作用可能会导致现有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即东部地区会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群,而中西部地区则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并根据各自区位优势发展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3.
以产业对接为基础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广西融入泛珠江经济区与广东产业合作为例,研究提出基于或注重产业对接,促进东部产业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促进区域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已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较大差距。因此中国政府十分希望外商参与中西部资源开发,以促进其经济发展。陕西省地处中国西北部,该省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储量丰富,是发展电力、石油加工、化工原材料产业和其它基础产业的良好基地,但欧洲对陕西资源和基础产业的投资几乎为零,并且这种状况在中西部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移升级",目的是提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想观念落后,行政办事效率不高,人才难进,进来了却留不住。对此,提出如下对策:中西部要转变思想观念、政府部门要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要惜才留人,从而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使得企业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就我国而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转移的力度都在加大,反映在现实中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相应的,这些中西部地区便成为产业转移的承载区。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由于政策、资源、技术等多方面因素,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产业转移是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对改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动因、产业转移范畴等进行分析,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承接策略,以期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特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带去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四项基本原则,创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对内蒙古2010-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并与其他省份进行了对比,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情况。最后,通过以上论述分析,提出了提升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旋  谭宏 《中国市场》2012,(52):53-54
工业园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经济形式,现阶段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地方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存在着东部地区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中西部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但也存在着很多发展障碍。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对策,使得中西部工业园区更好地把握此次的发展机遇,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对于资源型地区而言,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提高地区经济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体现资源地区竞争优势主要领域,也是影响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和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成长,对于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其适合模式,文章采取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我国2000-2011年间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即集群转入模式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仅小规模承接了东部地区的边际产业,文章提出中西部地区应以集群优势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以及选择关联产业进行产业转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力行业是资源密集型支柱产业,随着环境意识的普及和电力产业规模的扩大,电力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环境和资源的重重限制。因此,从循环经济角度优化产电力产业价值链是电力产业面临的必然选择。文章结合了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理论下产业链优化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发电、输配电和最终客户端环节对电力产业价值链进行分析,并提出局部与整体优化策略,以期为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孙巧 《中国市场》2011,(36):22-24,28
目前处于我国产业高梯度的东部地区向产业低梯度的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河南作为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人口大省,正面临着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文章结合目前河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对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承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文章从中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城镇积聚型、产业转移型、星火燎原型、资源整合型等模式。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日益显现,迎来了承接东部地区甚至全球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河南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着诸如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9)
城镇化战略需要产业支撑已达成共识。但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发展不平衡,实行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也必然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产业发展要符合各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认为东部地区应以第三产业为支撑,中西部地区以工业为支撑,且东部地区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以及中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东部沿海制造业产业面临结构优化的压力,向中西部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其转移的模式主要有成本导向型、市场开拓型、多元化经营型、竞争跟进型、供应链衔接型、政策导向型等;预见并正确处理产业转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东部沿海地区要转变产业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西部地区要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二三线城市产业不断升级,产业集群出现并深化,出了有产业迁移形成的产业集群外,还有更多的自发建立的工业园区和资源技术密集型产业。但这些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存在着高能耗、低知识水平等问题。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生态低碳、知识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赵福松  杜劲 《商业时代》2012,(9):135-136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县域金融体系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金融危机下,国内产业转移向中西部地区延伸,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本文以西部省份四川为例,对其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县域经济与金融支持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产业转移背景下,只有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县域金融深化,才能有效促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而促进自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