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你不想打工,你就去当老板:如果你当不了老板,你就只好还去给老板打工,似乎没有更多的选择。老板与员工从来就既是鱼水关系,也是猫鼠关系;精诚合作,才能将企业做到成功:充满矛盾,逃不脱利益法则。没有一个老板会真正由衷地爱任何一个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员工,也没有一个员工会由衷地爱不断榨取自己剩余劳动价值的老析。能够彼此和谐相处的,只是一度的问题。无论哪一方超过了对方可容忍的限度,结果便是不欢而散——或员工被老板炒鱿鱼,或员工炒老板鱿鱼,甚至,更严重的事情也会发生。  相似文献   

2.
问:春节前后,很多员工都有换工作的打算。作为企业的老板我感觉自己很失败,不知道为什么员工会在这样的时候选择离开,这让我很苦恼,请问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企业是某鼎鼎大名的民营企业,但老板总喜欢把主动辞职的员工硬说成是被公司开除的,且不去讨论老板的动机是什么,员工的主动辞职被这位老板视为背叛了,如果用“开除”这个词来描述,是这位老板自然而然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4.
企业员工自愿离职,这是员工自身的选择,对此无可厚非。但目前我国企业员工自愿离职率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也是企业一般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管理人员相互之间在沟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题,也是企业老板最感头疼的事情之一。结合宁波企业的调查,我国企业员工自愿离职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自愿离职率高于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根据投入要素结构,企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一般来说,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属传统企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高,科技含  相似文献   

5.
《民营视界》2006,(5):55-56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老板自然风光,然而随之而来却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抉择,这种思考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所不能理解的。企业到底要不要发展壮大?如果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是自己来做还是请职业经理人,又面临着处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间的种种矛盾;矛盾发生时,职业经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但是老板却还得捡起烂摊子,像黄宏生和陆强华事件给老板留下来的将是很大的阴影。  相似文献   

6.
经营管理其实是门艺术,是企业管理者全部人格的表现,是“老板”的风格和品德的体现。“老板”自己怎样做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怎么样经营管理他的企业。因为经营管理并非纸面上的规章制度,也不是任何一种“管理模式”能统管起来的。但是在今天的私营企业里,而对如何使全体员工更忠诚于企业,彼此间的信赖感更强、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让企业的员工具有强烈和鲜明的奉献精神等等,这些都说明在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找到一种双方认可的平衡点,没有达成一种共识。也就是说企业的价值观没有为…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其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协合、员工的参与和老板的主导。因此,从社会学维度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着力发挥政府导控作用、企业自主作用、老板主导作用、员工参与作用和社会协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好公司应当自己一句话说清楚,别人一眼看得懂。比如,自己公司做什么,是做食品,还是制衣,一句话就讲完了,不仅老板一句话讲得清楚,而且无论问哪一级员工,大家都众口一词,八九不离十。  相似文献   

9.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已被大多数私营企业老板接受和采用。许多私营企业老板意识到,企业发展壮大,仅凭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由专业人士来经营管理。但当真正请来职业经理人后,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往往难以长期合作。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问的冲突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玉书 《特区经济》2004,(9):171-173
企业的最高目标是持续健康的活下去,然而更多的企业则是风光上3、5年后灰飞烟灭,或者是不曾风光就已经早早夭折。因为任何一块“板”过短,几乎都是致命的。但导致企业灭亡的众多短板中,有一块是大家所不太注意的,那就是核心员工(即那些能力突出而被我们称为“能人”的)的持续流失,因为许多老板尽管嘴上说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但私下则认为“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共创企业,以法为本,办好企业。”用户是企业的“上帝”。员工是老板的“上帝”尽心竭力为两个“上帝”服好务,是曹汉辉的市场经营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钟朋荣 《特区经济》2002,(11):19-21
<正> 员工在企业工作,老板应该付多少报酬?老板付了一定的报酬后,员工应什出多少劳动,应作多大贡献?当员工希望参股时,老板是否允许他参股?一个企业,到底是员工炒老板,还是老板炒员工?所有这些,都取决于一个共同因素,即老板与员工的谈判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每天都会诞生许许多多的新创企业,仅在广东省,2003年每天就会诞生200多家私营企业。但新创企业的管理者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员工精神不振、工作积极性不高……面对员工们这些心灵上的困惑,新创企业的老板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经常听到企业老板嫌员工笨.批评说:我把大政方针都定好了.叫你们执行.那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经常听到老板嫌专家傲、不服管。但是反过头来.也经常听到员工私下里抱怨老板天天讲关注细节,自己却大大咧咧、对员工很抠门.也常常有专家抱怨说.我一个专家凭什么听他一个小学生的!企业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确实令人头疼。那么.这些问题到底折射出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唐晔 《沪港经济》2010,(12):60-61
每一年年末,我们都要总结一年的功过得失。个人也好,企业也罢;从老板,到员工。每个人都会在这个一年中最为理智的时候,为自己的努力打分。2010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我们的世界因此而改变。企业的老板们,在2010年,你收获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陈雪频 《沪港经济》2011,(11):12-12
管理者鼓励员工讲述公司的长处,也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他们对公司的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这种积极性和满意度往往会转化为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晓慧 《新财经》2009,(12):41-41
自以为没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员工一个个辞职离去,给老板敲醒了警钟。危机时刻,重新审视做了十年的企业,并及时进行了全面调整,企业才在这次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对于企业与员工的关系,20世纪有所谓“屋顶学说”,员工到公司上班,领公司的薪水,公司提供许多资源,让员工在里面成长,公司替员工遮风挡雨,但缺点是员工不能高过公司,员工跟老板讲话也不能太大声。在21世纪,员工跟公司的关系已经变成“土壤学说”,  相似文献   

19.
鼓励员工创业,曾经是很多企业用来激励员工的方式之一,但最终却由于种种原因多以失败告终,例如华为。格兰仕的“老板创业工程”能否取得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古明加 《珠江经济》2003,(10):90-91
“加冕”是一种赋予权力的标志。给员工“加冕”,就是给予员工必要的授权,使其在实时决策时不受太多的羁绊,灵活应付局面。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汽车租赁商或酒店老板就经常赋予他们的员工以实时决策的权力,使其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通过给产品升级或者价格折扣的方式解决客户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