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宝贝”在交际中频繁运用,如“足球宝贝,篮球宝贝,购物宝贝”等等。这些称谓语的指称功能是由语言外部因素和语言的内部机制共同作用达成的,是受语言内部的历时和共时共同制约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继承和现代国际文化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当下网络中频繁使用的"××门",大多数人认为其中的"门"应归属于类词缀这个范畴中。从"门"的意义入手,对"门"的定位进行分析,认为"××门"中的"门"在汉语中仍应归入到实词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当下网络中频繁使用的××门,大多数人认为其中的门应归属于类词缀这个范畴中。从门的意义入手,对门的定位进行分析,认为××门中的门在汉语中仍应归入到实词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4.
根据索绪尔确立的语言——言语之语言观,对语言“意义”的研究分为对语言系统中语言“意义”的研究及对使用系统中语言“意义”的研究。据此,突破解析语言“意义”离不开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观点,同时构建讨论模型,不考虑说话人和听话人,我们同样可以解析语言“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杨  张永洁 《魅力中国》2010,(33):201-202
普通话是国家的通用语言,在我们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普通话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在普通话水平测试题中,“说话”是测试分值最高的一部分内容,它直接影响其测试等级。该部分考查的是应试者把思维的内部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外部语言的过程中普通话的规范和流畅程度。本文就如何提高普通话测试中的语言技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论“无声语言”艺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湖南经济》2002,(3):60-61
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给受教育者作报告、做宣传,还是同受教育者谈心、论理,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语言表达是教育的工具和手段。语言从是否通过语音和文字来说,可以分为两种:凡运用语音和文字表达的是“有声语言”,相反则是“无声语言”。“有声语言”常常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但笔者认为,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不能忽视“无声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武文 《魅力中国》2014,(12):68-68
话剧中的语言几乎是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唯一手段。文以载道”的戏剧必定是“高台教化”的戏剧,80年代开始,西方当代戏剧大批介绍过来,引发了上文提到的话剧“假定性”的探索与实践,从而推动了观众观剧过程中主动参与的尝试和研究。中国近十年来出现的许多小剧场戏剧,虽然涌现了一些实验戏剧,其立足点往往还是对过大的演出空间的反拨。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小剧场戏剧,对海外朋友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的小剧场指的是“实验戏剧”,我们的却更多关心观众人数的多少,局限在空间的概念里。  相似文献   

8.
陈见丽 《魅力中国》2013,(11):142-142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很多年。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用新方法、新途径来提高教学效率,我也一直在进行有益的探索,针对我县课改中推广的“五步达标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学习,我有一些粗浅的体会。自主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脉络,初步构建课本知识体系,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初步堵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程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物理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但物理学也是一门形象科学,这就对物理教师的语言要求更高,你要能够把抽象化为形象,把形象概括为抽象,把形象和抽象交织在一起。新课改中教师的语言要注意科学性、准确性,比如:“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能说成“通过导体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不能说成“加在导体上的的电流”;还要精炼,合乎逻辑,新课改要求教师少讲,但不足不讲,要用语精炼、引导合理,更要合乎逻辑,例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律”时,都是先说“反射”后说“入射”;语言还要生动、形象,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释了我国家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幽默艺术风格,认为其作品通俗易懂,题旨鲜明,幽默诙谐。老舍先生的写作风格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作品中饶有风趣的情节得益于先生平时的善于观察;老舍先生的作品在轻松幽默中又寓国家寓社会于大众,让人们认清社会摸准方向;老舍先生幽默诙谐的风格广泛而巧妙地应用于文学创作中,他既能敏锐的观察事物内部的矛盾,又熟练地掌握了语言和情节结构的各种幽默技巧,尤其是修辞技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口译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和单调,实战训练少,课程体系内部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语言提高为辅的专题训练教学模式”。该模式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提供了多元化口译训练内容和环境,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口译技能为主线安排教学,循序渐进,并通过专题训练达到了MTI口译教学培养“应用型、专业化”日语口译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当前翻译界对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究的现状出发,根据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理,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个中间环节,分析了存在“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原因,以及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关系对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体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朱瑞珂 《魅力中国》2011,(2):253-253
语言和言语长期以来都是语言学派和语言教学流派的关注点和争论点,这些关注和争论推动了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发展。本文讨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的区分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周子涵 《魅力中国》2010,(34):112-113
电视是声像传播的媒体,主持人要想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仅仅依靠有声语言是不够的。本文从电视节目主持人态势“语言”的构成入手,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态势和语言的特点及现象进行具体阐述,旨在规范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态势“语言”,使主持人可以更好的与受众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模因作为一种语言文化信息单位,是从基因的概念而得名的,像基因一样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模因是语言的载体,是一种模仿语言并且复制语言而传播的语言因素。本文以模因的理论为基础,对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于模因论的角度下的网络语言的分析和特征的研究得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郭占奉 《发展》2009,(9):107-107
一、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研究发现,在动物早期的发展中,某一反应或某种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形成或习得,如果错过这个“大好时机”,这种反应或行为的学习就会变得困难,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东西部地区之间各方面的差距尤其是经济差距越拉越大,由此导致了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我省的东西差距问题,我们认为,除了东西部地区之间要有明确的产业分工,通过深化改革启动西部地区的内部活力,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外,关键要在“东西结合”上狠下功夫,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切实做好“东西结合、共同发展”这篇大章。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中心环节。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其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在于不再把国有企业改革局限于国有经济领域内部,而是放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全视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8.
李蕊 《黑河学刊》2012,(7):156-157
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教学观念等宏观问题固然重要,但教学语言等微观问题也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基于学科特点和大学生实际,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的基本定位应是“透、实、活、新”。而要达到“透、实、活、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三戒”和“三入”,即:力戒“说教味”、“学究味”、“平淡无味”,适当加入“文学味”、“人情味”、“时尚味”。  相似文献   

19.
试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镝  李伟 《理论观察》2001,(6):83-84
所谓“新闻语言”,是相对“文学语言”、“外交语言”、“文牍语言”、“计算机语言”而言的。新闻报道的主要目标,就是力求使读者阅读报纸(或收看收听广播电视)之后所产生的印象与事实真相一致。要注意词意差别。写新闻稿、遣词造句要恰到好处,词不达意就无法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要注意不要把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放错了位置,要讲究“立言得体”,并且落笔要注意把握“分寸”。  相似文献   

20.
罗弦 《魅力中国》2014,(26):163-163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读起来很好听。是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话语,素有“民族之明镜”及“语言活化石”之称。谚语这种古老的语言表意手段势必呈现出民族风采;作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共同财富,它的主题又不可避免地显现出人类思维、文化的相通之处及相互影响。本文从英汉谚语的产生、特点、形式以及英汉谚语对译几方面阐述文化差异对英汉谚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