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行为金融字用行为分析方法探讨和解决金融问题,本文研究了行为金融理论中的过度自信行为,具体分析了个体投资者、公司管理层、机构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并探讨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韩梅 《商业时代》2012,(13):74-77
行为金融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它通过将行为因素引入决策过程从而对传统的金融理论做出补充。谢弗林(Shefrin)和斯特曼(Statman)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是行为金融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打破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存在的理性人局限、投资者均为风险厌恶者的局限以及风险度量的局限,更加接近投资者的实际投资行为,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张园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138-139
阐述了行为金融的主要理论,比较分析了传统金融与行为金融的区别;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行为投资分析方法从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解释证券市场运行的行为特点,并介绍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为我国投资者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4.
根据行为金融相关理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极易受到其心理和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行为金融视角出发,首先对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进行了分析;其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证券投资行为的有效策略,以希望为投资者作出决策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行为金融注重研究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各种现象。个人投资者行为分析是行为金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理因素在人们金融投资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行为金融较为成功地科学解释了个人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投资组合、策略与交易以及退休储蓄等方面的行为。尤其对于投资失误,研究好行为金融研究,对于投资者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避免失误。  相似文献   

6.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资本市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其中股市投资者规模日益壮大。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个体投资者行为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正确引导投资者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有效市场假说提出后,众多的市场异象不断挑战着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应运而生,技术分析派又得到了理论的支撑。行为金融理论重视投资者心理而非简单的证券价值估值,而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流派中最为神奇、最为准确的一种,并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可。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波浪理论实质上反映了投资者的共同心态。  相似文献   

8.
行为金融学是现代金融理论发展的新突破。行为金融对于证券投资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理性人"假说的突破,由此解释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异象"。投资者的行为、思维会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非理性。文章首先简要总结了行为金融的主要基础理论,介绍了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提出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证券投资应注意的问题,为我国证券投资者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行为理论和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将投资者行为心理的研究纳入理论分析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主要以海南省个体投资者为研究对象,阐述个体投资者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动机及其对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行为金融理论是证券市场的最新理论,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来研究股市的实际投资行为。本文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股市模仿投资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股市,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模仿投资行为,在模仿投资行为形成过程中,信息传递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使我国股票价格经常出现异常波动甚至产生股市泡沫。文章提出,为遏制模仿投资行为,必须改善股票市场结构,完善市场机制,大力培养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快股市相关制度创新,完善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开展投资者教育,把理性投资者培养成市场主导力量;加大投资工具创新力度,增加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并分析了传统金融学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区别。分析了行为金融视阈下的证券投资的投资特征和行为偏差,并分析了行为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应用,为我国金融投资者提供了一些实践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新古典金融理论一直忽视投资者行为这个要素,将人设定为理性人,并将投资者决策视为纯理性的决策.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则试图将心理学与金融学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投资者决策过程采揭示股市异象的动因.本文试图梳理行为金融学关于股市异象的相关研究,并对投资者行为的主要模型进行了比较和总结,最后对我国投资者行为与股市异象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述,借此对行为金融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唐鑫 《致富时代》2010,(1):31-31
随着主流经济学逐渐转向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实证研究表明现有金融理论与现实金融市场之间有些冲突,因而行为金融学日益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该文主要从从众行为来研究证券投资者的行为,强调行为金融在我国证券业的应用和发展,并指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随着经济的开放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金融的运行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股票市场投资主体的个体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过度反应、羊群行为等行为偏差。文章试图应用行为金融的相关理论,在对影响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浅析后,分析了产生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最后对个体投资者提出几点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投资者的很多行为都无法用标准的金融理论来解释,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行为金融学越来越受到金融学家的关注.行为金融学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心理学,而其最主要的一个结论就是人们是过度自信的.文章在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综述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表现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聪 《商》2014,(39):156-156
本文以行为公司金融相关理论为突破点讨论了管理者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于公司金融决策的影响以及基于影响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相关理论得到充分完善,尤其是行为金融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行为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制定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企业投融资中存在的误区及改善策略,其次阐述行为金融理论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最后介绍将行为金融理论运用到企业投融资中的方式,对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实际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莉 《商场现代化》2009,(30):29-30
投资行为是影响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理性的投资行为是股票市场风险分散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性条件。因此,对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资本市场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现代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象"引发人们对经典金融理论的质疑。因此,以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为理论工具来分析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4)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内容融入到金融研究的领域中,在对金融市场投资者的行为预测与解释检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以我国A股市场投资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演绎法对我国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理论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从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角度对证券投资进行分析,对证券投资行为、投资风险管控和投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行为金融相关理论内容,然后对基于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行为与投资风险进行了相应分析,最后从行为金融视角对证券投资提出了一些投资策略,旨在为我国证券投资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