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创刚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6,21(3):89-90
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考察中部地区资本、金融发展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从规模报酬不变和无规模报酬限制的条件下,对中部的总量生产函数和各要素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管在哪种规模报酬假定下,资本的贡献份额都为最大;但是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金融发展的贡献份额大于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而在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部地区1990年~2006年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学术界和决策层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运用回归分析和EG协整检验法对我国中部地区1990年~2006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0~2004年的经济数据,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进口,应该继续坚持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同时重视进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简述我国近十年来的金融发展情况,并建立VAR模型以及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和协整检验等方法尝试完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而立足于实证结果提出几点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5.
6.
7.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模型显示,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力度有限;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加快金融深化和金融体制改革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研究河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更好地完成十二五规划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03年到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约翰森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河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各种社会资源的货币形式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领域。本文以1990年至2011年海南省人均实际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用金融相关率和证券化比率衡量金融发展,对海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出的结论是,海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海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仅存在着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比较微弱,仅在滞后二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定两部门经济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采用1979~2009年湖北省的相关数据对湖北省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湖北省的金融发展效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且金融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效率均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当务之急是提高湖北省的金融发展效率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家关注的都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论证.而较少关注金融发展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即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问题。实质上金融发展主要是促进了金融体系功能的演进.金融功能的演进又促进了金融结构的优化,使之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的不断开展,地方政府也开始试水现代国库现金管理。但由于起步比较晚,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仍存在国库现金收益较低、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质量,在分析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引入介绍西方国家用于预测国库现金最佳持有量的Miller—Orr模型,并对下一步怎样提高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量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金融发展水平低严重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于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1994—2008年的数据,对甘肃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指标FIR与经济增长指标GDPR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负相关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不显著的正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河北省1995-2010年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协整、因果检验和灰色关联度对两者的关系及协调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产业结构影响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同步,存在着不和谐因素;1995-2010年两者之间关系的耦合度很强,但是协调性明显地分成了三个阶段,原因是政府政策目标干预成分较强,内在动力不足。应从产业结构、布局、职能等方面加以优化,以实现区域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金融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所使用的分析工具上,寻找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产生分歧的原因。首先,从发达国家的利益出发,用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条件和经验得出来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是其主要原因;其次,有关金融发展计量分析工具没有考虑金融风险因素。根据中国国情,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引入典型相关模型,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建立了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省际数据的实证检验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对理解转轨情境下的当代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十分重要。采用中国东、中和西部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中国转轨时期不同制度水平下社会资本、金融发展及其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正规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社会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则具有显著的负影响。社会资本与正规金融发展的联合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非正规金融与社会资本的联合效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并且制度越完善,这种负面效应越明显。因此,在深化制度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社会资本结构优化和平衡,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时间序列框架内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协整技术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本文评价1978-2005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数量联系.实证分析发现,控制政府支出和贸易开放度后,金融体系资金运用和金融深度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且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且,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边界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本文也实证检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分别控制政府支出和贸易开放度后,金融市场总融资额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是股票市场周转率的格兰杰原因.文章最后给出实证结论和简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内在传导渠道研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20.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地区经济增长而言,丰裕的自然资源既存在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又存在比较优势弱势化的约束作用。因而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要看到其促进作用,更要关注其约束作用。中部地区既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要消除其约束作用,促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