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利用1980—2000年33个具有代表性的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分配对中等收入国家(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示收入分配是导致国家(地区)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别的重要原因,分配失衡与发展陷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许多国家没有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解决收入分配难题,原因在于分配结构会影响政府政策选择,政府倾向于通过再分配和逆市场化政策来避免利益集团的阻碍并回应民众的呼吁,容易导致社会分化与经济停滞并存的现象。研究结论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收入分配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分化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韩国在收入分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分配秩序、促进教育均衡、支持农业发展等,做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又能保持大体公平,其政策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的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先富和后富的问题。还没有两极分化。我们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在初次分配领域中贯彻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在再分配领域中强化国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和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对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收八分配关系是所有制关系的一个侧面,本质上反映了分配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通过新中国成立后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从“平均主义”、“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更注重社会公平的变迁历程。文章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原则一直围绕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展开,经过几十年“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指导,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但也使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十七大报告对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做了最新阐述,要求更加注重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因此,建立以公平发展为导向的科学分配观应成为新一轮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国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入手,进行了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收入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体制下名义上按劳分配,实际上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已被彻底打破,逐步建立起了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分配方式和分配渠道日益多样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拉大。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并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  相似文献   

7.
张亮 《发展研究》2016,(11):4-1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从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化的单一“按劳分配”到改革开放以后,以打破平均主义为突破口,逐步推进完善落实按劳分配原则,确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演变.然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确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改革过程来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且改革始终围绕按劳分配原则的完善这一主线展开,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直是改革的核心主题.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来看,未来必须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落脚点推进改革,同时正确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以及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才能保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效顺利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包括工资和利润两部分.工资的制度依据是按劳分配,利润的制度依据是按资分配.分配制度必须通过收入决定来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决定必须采用市场决定的方式.多种分配制度下,收入必然多元化,其中工资收入的差别是生产要素收入的经济基础,生产要素收入必然使个人收入的差距有不断扩大趋势.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收入决定要通过拉开收入差距保证资源投入的高效率,但又要通过各种经济政策适当控制收入差距过大,保证收入上的公平,避免两极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孙海 《经济师》2004,(3):28-28,30
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确立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初次分配坚持效率优先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再分配注重公平 ;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并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提法辨析随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也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发展和具体化。中央有关文件对于分配制度的论述与规定,既反映这种变化,又从理论指导和政策层面上不断推进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在肯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及外资企业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十四大报告的提法与此相一致:“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十五大报告中不再提“…  相似文献   

11.
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是否会落入拉美和东亚一些国家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倘若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对依然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全球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中国能够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则会为其他发展阶段比中国低的国家展示美好的发展前景。尽管面临"人口红利"衰减、"投资+出口"拉动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收入分配拉大和环境资源约束增强等挑战,但由于中国依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阶段、区域经济结构差异较大、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未来10~15年我国经济保持7%以上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较小。未来我国面临的真正威胁是"高收入之墙"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改善分配、优化结构、鼓励创新和保护环境,而实现这四大政策目标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是负相关的,即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将提高总消费。因此,我们应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努力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逐步形成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所占比例均较小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3.
吴鹏  常远  陈广汉 《财经研究》2018,(7):126-141
文章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析技术原创及技术引进再创新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以全面探究技术创新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原创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即技术原创促使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能有效地发挥技术原创的收入分配效应;长期内,技术引进不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即技术引进的收入分配效应相当有限,且不显著;而技术引进再创新会恶化收入分配状况,即技术引进再创新使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资本逆转与逆向溢出较为严重,这会抑制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造成技术引进再创新对收入分配的效应失效.文章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技术创新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提供了参考,也为技术原创还是引进再创新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脱离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过渡的关键时期。收入分配不公是陷入“中等性收入陷阱”国家的一大特点,试图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出发来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实现“中等收入陷阱”跨越。  相似文献   

15.
目前,收入差距扩大与物价上涨已经成为扩大消费的瓶颈,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稳定物价总水平已成为扩大消费的当务之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需要划清按劳分配和按全要素分配的界限,以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需要区分开物价正常上涨和非正常上涨,既尊重经济规律又保障民生、促进消费。缓解扩大消费所遇到的收入差距扩大与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需要标本兼治。从长远看,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近期来看,要适时适当地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和手段干预收入差距扩大和物价上涨。扩大消费的路径,归根结底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6.
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 26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许多国家正是在这个阶段,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并陷入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中国能否成功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就要看中国是否能够跨越环境与资源、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陷阱,并成功完成经济和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是影响共同富裕状态与水平的基础性因素。国外收入分配在政策取向上集中于两方面:“托底”与“限高”。在调节效应上呈现出双重悖反性:“托底”上的功能积极性与“限高”上的结构局限性,并以悬置分配正义的结构性争议为代价。国内收入分配在政策取向上面临后发追赶型现代化“效率”要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公平”要求的双重压力。从调节效应上看,收入分化已经成为影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突出问题。这与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多轨并行、制度缺位、过程正义不完善密切相关。以收入分配为政策干预抓手,推进共同富裕的建议有:扩大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份额;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在全体人民中的比重;坚持收入分配规范的法治化取向;维护社会保障体制的分配正义功能。  相似文献   

18.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收入差距问题是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突显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逐步扩大的收入差距已经影响到社会公平、有效需求、经济增长等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收入分配这个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收入差距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收入差距小的国家,收入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福利水平高,社会都较稳定;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如果实施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收入分配调节政策,社会也可能不出现大的动荡;收入差距巨大的国家,如果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也滞后,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者会发生社会动荡和政治频繁更迭。本文分别研究了国外收入差距状况不同类型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并对这些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为我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较为突出,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引起了关注。以价值论为基石,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体制特征,论证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具体分析了劳动、资本、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收入分配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所产生的剩余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