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金融》2011,(9):67-67
据统计,目前,中圈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家,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创造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可见,中国中小企业这一日益壮大的群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为我国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82%的新产品开发由中小企业完成.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3.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接近国家税收总额的50%,解决了75%以上的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比较大的纺织、服装、玩具、五金等产品,几乎出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成为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推动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已成为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和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300多万家,创造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比重达到58.5%;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的50.2%;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已经占到75%以上。但必须承认,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仍面临总体产业层次低、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起步、腾飞,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增长极"之一.目前,中小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约80%的城镇就业岗位, 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注册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9%,工业生产总值占全部工业生产总值的60%以上,实现利税占40%,提供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中小企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支持经济增长、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却只占信贷总额的8%左右。据调查,大约80%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难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有超过5000万家企业,其中中小企业数量占到了总数的99%;中小微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税收,并且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尽管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发展一直受到融资难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作为一类特殊企业群体,作为一支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生力军,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有关报道,国内中小企业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各地工商户已达到23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我国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76%的工业新增产值、57%的销售收入、60%的出口额、40%以上的税收以及75%以上的就业岗位均来自中小企业。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难,且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难在何处、如何解决?本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量的70%,解决了75%的城镇居民就业,我国出口产品中有50%以上的产品是中小企业生产的,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产品如:玩具、服装、皮革产品,90%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生长在新环境下,不停地接受经济浪潮的冲击,具有投资少,回笼快,增效明显,调转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特点。中小企业没有繁琐模式的羁绊,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14%,GDP和社会销售额的50%以上、工业新增产值的70%以上、税收的40%以上以及出口总额的6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多,适应性强,对失业冲击和经济震荡发挥着缓中作用,使中小企业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我国中小企业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在新增就业机会中的比重已达80%,对城乡就业和再就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就业扩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繁荣经济、扩大就业、调整结构、推动创新和形成新产业的重要力量。据统计,中小企业对我国GDP贡献超过了60%,税收超过了50%;中小企业同样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66%的发明专利,82%的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于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占99%的中小企业为我们国家GDP贡献超过60%,税收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和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将近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小企业同样是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66%的发明专利、82%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扩大就业、推动创新和形成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4年年末,中小企业的资产占全部企业资产的一半以上,解决的就业岗位占75%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GDP的近51名,占出口总值的60%,完成的税收占全部税收的43.2%,满足了70%以上的社会购买力。2003年1月1日,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诸如财政、工商、用工、资金、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楮施,要求各级地方政府、金融企业和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介绍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是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结构调整和催生产业的重要力量。自2000年以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5.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达1253万户,其中内资企业1208万户,外商投资企业45万户。目前,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了50%,提供了近7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平衡运行、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小企业在我国迅猛发展起来,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02年统计,我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所有中小企业创造了60%以上的GDP,实现了40%的利税,满足了70%以上的群众购买力,提供了大约80%的城镇就业机会。但是,近年来,我国对中小企业在融资信贷、政策环境、社会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却远远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尤其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较突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飞速发展,目前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中国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及80%的城镇就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却长期处于融资弱势的不对称地位,融资问题己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难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的研究,从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议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总量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0%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左右,实现的出口额占60%以上、上缴的税收占50%左右,流通领域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提供的就业岗位以占到就业岗位的75%;专利技术的65%、技术创新的75%以上和新产品的80%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但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稳定器.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增加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900万家.占企业总数量的99%以上.创造了超过60%的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60%的出口总额.缴纳的税金超过50%.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兴盛则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是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据统计,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解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