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可分为三种类型: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和综合性技术进步型。结合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和突出存在的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应选择综合性技术进步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海水 《经济经纬》2008,(2):126-128
不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可分为三种类型: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和综合性技术进步型。结合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和突出存在的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应选择综合性技术进步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变化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费越来越大.研究农业生产能源消费规律对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和制定可持续农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农业生产能源领域的课题予以了关注.早在90年代初,叶依广就结合国外三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并提出资源节约型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现代农业也就是当代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发展形态,其主要经验可以从农业技术变迁模式、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和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等三个方面予以总结。本文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就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容、目标、条件和措施等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总结出灌区内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性模式,并针对灌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对策探讨,以期为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对国际经验的学习借鉴仍然十分必要。文章在总结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特点,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必须走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互动并举的发展道路,必须根据各地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区域化、差异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创意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意农业是传统农业与创意产业相融合的新型业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重要增长点,它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在创意经济与体验经济的引领下,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各自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基本发展模式,如高科技创汇型的荷兰模式、旅游环保型的英国模式、环保生态型的法国模式、社会生活功能型德国模式、多功能致富型的日本模式等。创意农业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不少地方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也出现了一批富有成效和特色的创意农业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8.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发展模式主要有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籽种农业等。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面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市场经济发育欠成熟、土地流转机制未建立、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制约因素。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建议将北京地区划分成观光休闲农业圈、科技示范农业圈、特色种养农业圈及合作辐射农业圈。在不同的圈层区域,都市型现代农业应按照不同的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者来实现的.文章讨论了美国现代农业支持模式,结合对我国资源禀赋、科技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我国农业发展应该从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进一步完善农业对外贸易政策和完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体系等方面入手,来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建设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思考: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农业建设包含多个目标,环境友好是其重要的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走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现阶段,这种农业形态的发展难点突出地表现为粮食问题、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新旧技术的替代性不强.文章最后针对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