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婺源县盛产绿茶,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5.8万亩,1987年茶叶产量达9.5万担,比1986增长9.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茶农增益、财政增收、外汇增加、企业增利四个同步增长。1987年毛茶总收入达到了2536.5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全县农业人平增收30元;提供税收570万元,比上年增长29.5%;创汇1000万美元。198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中毛茶产值占20.8%,税收总额中茶叶税收占28.5%,外贸出口总额中茶叶创汇额占90%以上,可见茶叶在我县老区经济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非抓紧抓好不可。  相似文献   

2.
广角镜     
峡江工商税收突破一千万峡江县去年上半年全县调减了54.2%的早稻田,种植烟叶等经济作物14.1万亩,仅烟叶一项,全县总产14万担,销售12.5万担,实现产值2300万元,产品税6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40%,农民人均收入达184  相似文献   

3.
上犹县是江西省重点产茶县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3万亩,其中已投产茶园近2万亩,国营专业茶场12个,乡村办集体茶场96个,有茶叶加工厂44个,其中年产3000担的加工厂1个。1998年,全县茶叶总产突破1万担,茶叶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26%。我县...  相似文献   

4.
上犹县是全省老区重点县,又是全国贫困开发县,在老建扶贫工作中,我们注重抓了投资少、见效快、好管理、收益大的茶叶生产项目。两年来,扶持专项贴息贷款61万元发展新茶园;24.3万元改造低产茶园;50万元建造一座年产2000担茶叶的精制厂。现在全县已发展茶园12700亩,今年茶叶总产4150担,比去年增产750担,增长22%。全县人均纯收入由去年的267元上升到今年的310元,有13931户特困户解决了温饱,占全县特困户总数的94%,有1300户特困户  相似文献   

5.
印度的纺织业菲计划普设经济特区印度的纺织产业仅次于农业,是印度的第二大产业,其产值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总出口金额的三分之一。印度国内有2500万人从事纺织生产,有5万个纺织工厂;其主要出口国为欧盟及美国,占70%;主要进口来源为美国、英国、德...  相似文献   

6.
婺源盛产绿茶,早在唐代就有“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的美称。建国后,婺源县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县茶园总面积已发展到16.4万亩,其中可采面积13.2万亩,1989年全县毛茶总产量达11万担,提供税收880多万元,比1986年翻了一番;几年来,每年出口创汇都达到1000多万美元。茶叶已成为婺源县重要的经济支柱,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富县富民的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7.
个体私营经济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十几年的长足发展已经由国民经济的补充形式发展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截止到1995年来,个体私营业户已达7868户,年创营销额19730万元,产值5616万元,工商税收1140万元,分别占全县总数的48.1%、16.1%和31.4%,这些足以说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但只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就会看到,全县个体私营业户平均年创营销额和产值只有3.22万元,创工商税收只有0.14万元,整体上存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少,生产加工型企业少,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少,从事商、饮、服传统  相似文献   

8.
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2014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扩大到3.1万亩规模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五十分之一,产量达700万公斤,产值达6000余万元,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现在,全县制种覆盖11个乡镇90个行政村400个村民小组,参与农户6000户,形成了沿宜水、黄水两条水系的种子产业带,已成为全县农业的一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  相似文献   

9.
昭平县产茶历史悠久,目前,已有茶园6.5万余亩,年产干茶3000万吨,产值1.5亿元,加工、销售附加值6.5亿元,从事与茶相关行业人员7.6万左右,占全县人口的20%。改革开放以来昭平县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茶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做法与经验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茶叶兴,婺源兴。茶叶在婺源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茶叶税收占全县财政1/3,年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现有茶园16.5万亩,年产茶叶11万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婺绿的天然品质,婺绿被誉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多年来,上海外贸、省外贸总将婺绿拼配其他绿茶出口,婺源也向以此饮誉天下的“绿色使者”自豪自喜。随着茶叶市场全面放开,各地名优茶脱颖而出,婺绿之影响相形见绌,“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江西省永丰的医药工业小有名气。全县医药工业企业有4家,年产值5235万元,税收250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总产值和工业税收的26.36%和45.7%。但医药工业的崛起并没有带来药材种植业的繁  相似文献   

12.
宝坻经济开发区自1992年6月经市政府批准建立以来,经过三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92年7月第一家企业开工兴建,93年区内企业完成产值2.5亿元,利润1500万元,纳税400万元;94年完成产值3.87亿元,利润1516万元,纳税748万元,95年在原材料持续涨价,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上半年完成产值2.3亿元,实现利润719万元,纳税326.7万元,预计全年可完成产值5亿元,实现利润2000万元,税收1000万元,同93年相比,各项指标都能实现翻番。  相似文献   

13.
融水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河流分布广泛.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能资源蕴藏量达54.56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达50.18万千瓦,加上地形复杂,水位落差大,有很多地方适合建立中小型水电站。近年来,根据这一资源优势.该县按照“小水电大产业”的思路,广辟融资、投资渠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做大做强小水电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2007年.全县实现发电量8.78亿kW·h.发电产值1.85亿元.年创税收2525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13.7%.水电产业的优势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90年,华容县就将棉花确定为主导产业,按照产业化要求进行重点培育。到1994年,全县棉花面积达4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一半,平均每年扩大近5万亩,1994年全县棉花总产达到75.6万担,名列全国第三位,占全省1/6强,单产稳定过百公斤。1995年全县棉花总产在受重灾的情况下仍然达到74.6万担,棉花及副产品产值达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4%。棉花生产不仅规模大,而且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已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全县23个乡镇植棉过万亩的有17个,植棉过千亩的专业村有192个,占全县农业村场数的46%,植棉专业户7.5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41%。棉花生产的技术培训、种子繁育、病虫测报、病虫防治、耕作、排灌等环节都实行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华容棉花产业化不仅仅表现为规模总量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上。棉花加工已形成了  相似文献   

15.
吉安地区是我国老、少、边、穷地区之一,几年来,吉安地区税务局一直把促产增收帮助老区人民改变落后面貌,运用税收杠杆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当作税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实效。据统计,全区在1986年——1990年中促产项目达2613个,增加产值18173万元,增加税收2129万元,占同期工商税收入库总数的3.4%。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灵寿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到1999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105户,私营企业发展到1210家,从业人员达31000多人,个体、私营经济入库税金3309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65%,成为全县重要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17.
贝永和  陈刚 《广西经济》2004,(12):34-35
一、现状:农业税收占县乡财政入比重大 贺州市辖三县一区67个乡镇,2003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7.06亿元,其中农业四税收入7770万元,占财政收入比重的11%,虽然在全市占的比重并不大,但从县乡财政来看,占的比重却不小:2003年昭平、钟山、富川、八步区农业税收分别为981.8万元、1246.6万元、2590万元和2520.3万元,分别占财政收入比重的38.5%、52.8%、27.3%和36.3%。按照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能在从事养殖业、种植业、捕捞业的高收入者中征收个人所得税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发展》2013,(4):121-121
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8.42万亩,总产量8.36万吨,总产值10600万元。露地蔬菜种植面积7.62万亩,产量7.1万吨,产值940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88.68%。设施蔬菜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1.26万吨,产值120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11.32%。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460亩,产量0.57万吨,产值  相似文献   

19.
李恂 《中国经贸》2008,(5):89-89
云南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和天然基因库,发展茶叶产业的潜力和优势得天独厚。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滇红茶、沱茶就诞生在云南。去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突破421.4万亩;总产量达17.2万吨,其中,普洱茶产量9.9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跃居全国第一。茶叶综合产值达20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5.4亿元。全省600万茶农来自茶叶的经济收入人均达1090元。  相似文献   

20.
铜鼓县在打好农业开发总体战,振兴老区农村商品经济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采取积极措施和扶助政策,大力发展传统的茶叶生产,取得明显效果。截止1988年12月上旬,全县共产茶3200担。比去年同期增长14.3%,创汇4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