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很多人认为网络经济是新经济 ,但笔者认为网络只是方式的改变而不是内容的改变 ,就像网络广告只不过是传统广告变换了一个发布方式而已。所谓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务而不是电子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没有本质的改变 ,所以网络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很多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网络版”。因此这些行为理所当然应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约。一、虚假宣传和低于成本价销售导致的不正当竞争在网络经济发展的初期 ,网站广告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夸大其辞 ,如宣称本网站全国第一 ,或华人大社区第一 ,或提供最多物品 ,或注册用…  相似文献   

2.
《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实施多年来,对我国建立统一,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据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无法有效的予以规范和治理,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并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些规定,尤其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对如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设置完整的一般条款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广告自1997年在中国产生以来,几经沉浮,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是伴随网络广告的迅猛发展,网络广告市场的不规范行为也大量涌现,实现网络广告市场的规范化运营已是当务之急。本文首先指出网络广告的天然优势,剖析了当前中国网络广告市场的不规范行为,最后提出规范网络广告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娟娟 《商场现代化》2005,(32):188-189
网络广告自1 997年在中国产生以来,几经沉浮,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是伴随网络广告的迅猛发展,网络广告市场的不规范行为也大量涌现,实现网络广告市场的规范化运营已是当务之急.本文首先指出网络广告的天然优势,剖析了当前中国网络广告市场的不规范行为,最后提出规范网络广告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本条既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权作了原则性规定,同时也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权作了除外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权的除外规定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特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了特定的处罚罚则及监督检查机关的,从其规定,由该机关对该不正当竞争行为行使监督检查权;除此以外的所有不正当竞争行为均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检查权。有权对特定的不…  相似文献   

6.
界定了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分析了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根据《反不正当竞争行法》第二章的规定 ,不正当竞争行为共11类 ,分别为仿冒行为、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搭售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商业抵毁行为、串通招投标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以及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民事侵权是不正当竞争的本质特征之一 ,该行为并…  相似文献   

8.
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的主要内客(一)有关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日本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主要是通过列举的方式对不正当竞争进行了规定。其所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从大类上可划分为仿冒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商业低毁行为和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五种。1、仿冒行为。《不正当竞争防止法》规范的仿冒行为有三种:第一种是混同导致行为,是指在商品或者营业上使用与被人广泛知悉的他人商品或者营业的表示相同或近似的表示,或者通过销售使用这样的表示的商品等,产生与他人商品或营业相混淆的行为。该行为具有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 《消费导刊》2009,(20):130-130
本文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及特征的阐述,论述了经营者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竞争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形成的原因,为对其进行规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并从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几方面提出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及配套法规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在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止网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过程中,已产生了现实法律不能满足网络发展需要的矛盾,特别是网络环境下驰名商标的保护,迫切需要修改、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使许多人走进了市场,有市场就有了竞争。法律保护正当竞争,禁止不正当竞争。为了防止、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早在1993年9月就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一个经营者,只有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才能与其他经营者公平、合法地进行正当的竞争。那么,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呢?《反不正当竞争法》从我国市场经济的情况出发,在第二章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涉及到个私经营者的具体有:一、市场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假冒或者模仿之类的不正当手段,使自己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相混淆,从而导致或足以导致购买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时的一般典型性不正当竞争行为向非典型性不正当竞争行为发展;从一般性仿冒行为向高科技领域的技术性侵权发展;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领域发展;从传统行业向互联网等新兴经济发展,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对于经济秩序的影响也更加显著。北京市工商机关经济检查系统建立动态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监督机制,随时监测北京市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出的新情况、新特点,通过建立“内外”两个情报网络系统(内部与12315投诉举报中心联动,外部与公安、海关、技术监…  相似文献   

13.
以腾讯和奇虎360之间的纷争为切入点,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分析,探究两者之间产生不正当竞争的原因。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立法的滞后、执法的不力是其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现行经济法的一些优点。对改善互联网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为互联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网络广告效果评价指标的评析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网络访客浏览网络广告的心理变化过程,分析广告界在评估网络广告效果方面的分歧,从行为认知学的角度提出运用加权计算法来评估网络广告发布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实施《反不正当竟争法》学习讲座第六讲不正当竞争行为概说《工商行政管理》编辑部,国家工商局市场管理司合办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或者说哪些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各国的立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这大抵是因为各地的经济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马志忠 《商场现代化》2006,(15):229-230
1993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和完善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9月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维护市场竞争的需要,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出台《反垄断法》呼声越来越高。2006年3月5日召开的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企业的垄断行为已成为人大代表关心的议题。制订、完善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垄断行为(包括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成为当前经济立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制度着手对香港反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监管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香港反不正当竞争价格立法现状和下一步跨行业竞争立法,分析了不正当竞争价格行为的监管方式,阐述了香港不正当竞争价格行为监管做法对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经营者之间的关系,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一部法律。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是制止?还是打击? 《反法》中界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共有11种,如果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有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进行处罚,首先就是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而其中还有三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没有规定罚则,如第11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第12条: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  相似文献   

19.
法规     
<正>"傍名牌"属不正当竞争行为"傍名牌"是不法商家在市场上最常采用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之一,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明确了仿冒名牌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了电子商务秩序。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子商务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