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中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实力弱、融资风险大,因此融资难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说明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差,信用担保出资分散、风险较大,法律缺失等问题。结合国际上一些信用担保业务经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从分析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概况及特点和湖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问题中,得出了促进湖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日显重要。本文从国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背景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政策性担保体系的运作现状与弊端,进而提出加快山西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龙永俊  杨军 《经济师》2005,(4):248-249
中小企业融资难重要原因之一在担保难 ,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是解决担保难行之有效的办法 ,而民营信用担保机构正在逐步成为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主体 ,但在发展中尚存在诸多问题 ,唯其正视这些问题 ,提出有效对策 ,才能保证民营信用担保机构进一步发展并以促进整个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很大缺陷。文章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李芙蓉  麻晓刚 《技术经济》2005,24(11):61-63
德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较为完善。本文介绍了德国担保银行运作的一些先进而可行的经验,从中得出了对我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一些启示,并对加快建设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缺陷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始于9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了积极作用,然而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很不健全,存在制度性缺陷,诸如担保机构管理分散化;缺乏资金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担保品种单一;担保机构缺乏专业人才;缺少法律规范等。本文认为要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特殊作用;第二,建立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第三,建立担保资金补偿机制和再担保基金制度;第四,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法律体系;第五,建立科学的担保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第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昳 《经济师》2008,(11):194-195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目前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对中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行了比较,以帮助我国尽早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俊英  赵瑞华 《经济师》2005,(6):181-182
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文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处在初级阶段,功能十分有限。如何在进一步规范、做强、做大现有信用担保机构的基础之上,以可持续发展观尽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保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针对融资困难,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设想,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进行了试点推行,但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在四年中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本文从云南省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状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现状入手,对融资困难的原因与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国内较为成功的担保模式进行比较,试图对云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许佳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129-130
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首先分析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总结了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然后主要以日本、美国为例,进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比较,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不足之处,指出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担保模式的选择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因为现有担保模式在结构布局、经营效能、业务范围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在持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要取得跨越性发展,关键在于借鉴其他省市成熟的担保模式,改革单一的专业担保结构,引入并大力推广互助性担保模式,重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刘炯 《经济与管理》2004,18(8):42-43
信用担保体系是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重要支撑,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本文从中小企业自 身的组织结构出发,从理论上剖析了在企业集群的环境中,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的特点及优势所在。在此基础上,联系到制 度环境的建设,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平 《财经科学》2006,(9):15-20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金短缺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表明,向金融机构贷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渠道,信用担保体系又是制约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要求.文章根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从政府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自身、法律法规、贷款机构的角度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 ,目前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也已初具规模 ,但担保机构仍然存在着规模偏小、产品单一、风险控制能力弱、与银行协作配合存在障碍等问题 ,这些都影响了我国担保机构的发展壮大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亟待研究解决。本文以杭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郝庆 《经济师》2004,(12):172-173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始终面临着信用不足的难题 ,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是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在分析目前国情和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建设情况的基础上 ,认为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工程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在于建立、完善国家信用体系 ,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成为由政府、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金融支持系统和社会化服务机构共同组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华 《经济师》2002,(6):121-123
文章分析了浙江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必要性 ,论述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应处理好地方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几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老问题 ,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突出表现就是“担保难、寻保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从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入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经营规模小,实力弱,又没有相应的担保体系为其进行融资担保,所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从风险控制与管理的角度出发,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是加快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目前,许多国家把建立有政府参与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政策之一。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起步于1992年,代表者是重庆的私营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琪 《经济视角》2010,(12):47-48
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起步晚、发展快,目前已基本形成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担保业,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健康发展,必须深入探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对信用担保业的规范与监管,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以保障信用担保业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方面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