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叙述了自1984年以来国内外原油加工情况,重点论述了四大类油品供需和预测,以及油品价格的粗浅分析。指出,中石化总公司的成立加强了气的综合利用和原油加工深度的发展。预测到200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19555万t;四大类油品需求量为:车用汽油4038万t柴油5512万t润滑油324万t。  相似文献   

2.
谈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五大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2000年原油加工最将突破2亿吨大关,达到2.04~2.05亿吨。原油加工量中进口原油将超过1/3,达到7000万吨,比1999年增加3000万吨,该增量相当于1999年全世界石油消费增长(300万桶/日)的1/5。自1999年11月份至今年9月17日,国内油品价格已七次上调,同年初相比,原油价格上涨了21%,油品价格上涨了51%,已对国内运输业和社会消费  相似文献   

3.
自我加压从严控制努力追求投资高效益济南炼油厂济南炼油厂自“八五”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到1996年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500万吨/年,二次加工能力、油品储运、动力系统均能满足年加工原油500万吨的需求,基本达到炼油经济规模;以7万吨/年聚丙烯为龙...  相似文献   

4.
2006年,大连石化公司加工原油1293万t,实现销售收入469亿元,连续27年产品出厂合格率100%,原油加工量和产品销售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1000万t/年常减压蒸馏联合装置、20万t/年聚丙烯装置顺利开工,380万t/年石脑油加氢装置实现中交,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050万t/年,成为国内最大炼油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几年沙特轻质原油和主要油品价格数据的统计分析,指出,原油与油品价格之间不仅存在着固有的比价关系,而且存在着一定的差价关系,即原油与油品价格间符合一条线性关系。提出以确定的沙特轻质原油预测价格为基础采用比价加差价的方法预测主要油品价格。  相似文献   

6.
关于优化我国原油资源配置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2005年和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需分别达到28500万吨和33500万吨、原油进口量将分别达到9000万吨和13500万吨,其中含硫原油进口量将分别达到6900万吨和10900万吨。目前我国原油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炼油企业平均规模偏小、集中度低。开工负荷低;含硫原油加工能力较低;原油及成品油储运设施建设滞后;体制因素制约原油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需要调整原油流向,优化资源配置;适时建设原油管线和深水码头、配套完善原油储运设施;强化成品油销售网络的配套建设、提高油品营销的竞争力。优化原油资源配置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1)加强质量和环保的监督力度、“十五”期间基本关停国内100万吨以下的小炼油厂;(2)对规模为100万吨以上至500万吨的炼油厂,要发展特色产品:(3)对一些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进行系统的综合配套并适当进行改扩建、建成一批千万吨级原油加工特别是含硫原油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需求的高速增长和石油产量的有限增长,将对亚太地区和世界原油及油品市场产生影响。预计到2000年中国的油品需求将超过2亿吨,到2005年将增加到2.6亿吨。2000年中国原油产量预计约为1.6亿吨,原油和油品净进口量分别为2000和3000万吨;到2005年原油和油品进口量将分别达到7000和3500万吨。中国缺乏炼油业投资,严重依赖油品进口,可能会带动亚太地区油品价格上涨,同时也会增加中国自己的石油进口费用;而外资进入下游业,目前面临产品定价、市场准入和管理控制等一系列障碍。到2005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将高度依赖一个地区即中东所生产的石油。与美国多样化的进口来源相比,在石油供应保障方面,中国的处境并不安全。  相似文献   

8.
原油加工损失是炼油厂一项关键的经济技术指标,兰州石化公司2006年加工原油946万t,如果加工损失降低0.01%,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上半年世界原油供需相对平衡,下半年产油国竞相增产,需求增长相对减弱,市场供过于求。原油价格整体水平高于1994年,但上扬后劲不足。欧佩克主要成员国超产严重,反映出在非欧佩克产量剧增、欧佩克石油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欧佩克被迫作出政策调整。在亚太油品市场,油品价格回升,但升幅较小,原油加工利润进一步下滑。油品无铅化、低硫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油品贸易结构和炼油装置提出新要求。展望1996年,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很可能加剧,原油价格总体水平将低于1995年。亚太油品市场将相对疲软,原油加工利润低幅徘徊。国际性投机基金将在更大程度上利用“纸货”市场的期货、期权和调期交易来左右实货(现货)市场。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田春荣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3):15-25,104,105
2010年,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LPG)和其他石油产品在内的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跃升16.2%,达到创纪录的25367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约为60%,其中原油净进口量为23627万吨,占石油总净进口量的比例由上年的91%升至93%。成品油需求旺盛和新增炼油能力投产使中国原油加工量增加5000万吨,至4.2亿吨,其中56%为进口原油。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为应对柴油需求骤增而大量进口,但全年柴油净出口量仍达到287万吨的历史高点。汽油净出口量升至517万吨的5年来最高水平。新增乙烯装置投产使国内石脑油净进口量增至204万吨,增幅为13.6%。燃料油净进口在2009年增加之后,2010年下降至1312万吨。液化石油气进口因价格高涨和国内供应增多而萎缩21.9%,至319.62万吨。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减弱至9.5%,油品需求增长也将略低于2010年;国内油品市场供需大致平衡,油品出口量可能少于上年,原油进口量将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11.
<正>截至2014年2月20日,宁夏石化年500万t炼油装置连续平稳运行800天,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同类型新建装置首次开车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纪录。年500万t炼油装置2011年12月13日投产以来,累计加工原油952.8万t,生产汽油371.6万t,柴油380.2万t。在生产运行中,宁夏石化推进装置降耗提效,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产品结构,解决了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厂是一家以原油加工为基础,以白油系列产品和精细油品为特包的地方石油加工企业。拥有3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能生产九大类六十多个品种牌号的产品,白油年产量2万吨、化纤油年产量2200吨,均居全国首位。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政工企业”、“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化工部“六好”企业、“全国化工百强企业”、浙江省“质量管理奖”和“浙江省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从石油需求的增长看中国炼油业的发展及石油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亚太地区油品总需求的60%依靠进口,但从净进口量来看,中国并不是主要的进口国。预计到2005年,亚太地区石油需求量将增加760万桶/日,中国将增加210万桶/日。亚太地区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将分别提高到70%和40%。亚太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选择了进口原油而非油品的进口方针,中国也是如此。未来十年亚太地区增加的原油供给将主要是中东的高含硫原油。为此,中国需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可以接受超大型油轮(VLCC)的中转设施;(2)发展大规模的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力;(3)建立多元供应结构,与石油生产国和供应国建立良好关系;(4)引进国外大宗石化设备制造技术和大规模、高舍硫原油加工方面的技术;(5)发挥国际大石油公司的作用,与它们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30日,长庆油田原油日产量42年来首破6万t,达到60 169t。这意味长庆油田已具备年产原油2200万t的生产水平,为今年油气当量突破4 500万t,2013年实现油气当量5 000万t,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市场2003年回顾与2004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是中国石油市场历史上又一个极不寻常的一年,市场上的许多情况都出乎人们的预期。原油、绝大部分油品和总的石油(原油、油品及加工产品)进口、出口、净进口以及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均出现大幅增长,涨幅出乎人们的预料;而同时个别油品进口、净进口、表观消费量等却有所下降。不同季度油品需求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原油和绝大部分油品价格有一定幅度上涨。石油市场总体来说是卖方市场,牛市特征比较明显,牛劲在历史上少有。部分油品还出现“油荒”。国家有关政策也出现与前些年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为19697万吨,其中原油进口量为16317万吨,比2006年的13880万吨减少2437万吨,下降17.6%;油品进口量为3380万吨,比去年下降7.1%。石油出口量为1940万吨,其中原油出口量为389万吨,比去年下降38.7%;油品出口量为1551万吨,比去年增长25.6%。  相似文献   

17.
三代克拉玛依石油人50年来怀着“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信念和“誓死拿下大油田”的豪情,转战天山南北,征战戈壁沙漠,在准噶尔盆地13万平方千米探区战天斗地,自力更生,开展艰苦卓绝的找油找气工作.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958年原油产量为35.73万t,到1960年就达到166万t,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39%,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1981年原油产量达到384万t,2002年生产原油1010万t、天然气20.2亿m^3,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  相似文献   

18.
催化裂化是重质油轻质化中的重要过程之一,催化裂化是重要的一项二次加工工艺,在生产柴油和汽油等轻质油品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一次加工的原油,能得到占原油的40%的轻质油品。随着不断增加的轻质油品的需求量,而且油品质量方面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操作费较低、投资少、轻质产品收率高,原料适应性强这些催化裂化过程具有的显著特点,也为炼油厂提供了利润来源。因此,催化裂化反应再生工艺成为当今石油炼制的核心工艺之一,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5年中国石油进口恢复增长。原油以及成品油中的燃料油、煤油和石脑油进口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原油进口量达1709.0万吨,比1994年增长38%,比上一个进口高峰1993年多142万吨;原油进口额达到23.5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1.2%。尽管如此,1995年中国仍是原油净出口国。包括汽油、石脑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和润滑油脂在内的成品油进口量增长12%,达到1440.3万吨。燃料油进口量达到600.3万吨,超过轻柴油,成为进口量最多的成品油品种。民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促使航空煤油进口骤增。柴油需求上升而进口没有增加的事实表明国内在调整柴汽比、增产柴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汽油进口量减少到15.8万吨,是1992年以来进口量最低的一年。来自韩国的油品进口量大增,达到259.1万吨,占中国进口油品的份额由1994年的11%增至18%。新加坡油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则从61%减至58%。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调整方案,大庆油田今年计划减产原油200万t。大庆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接近黑龙江省的1/3,上缴省财政占省本级财政收入的2/3。由于接替资源不足,石油可采量减少,去年大庆油田原油减产174万t,为4840万t,结束了连续27年高产稳产原油5000万t以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