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胡春梅 《特区经济》2007,(8):185-188
三峡游船在我国游船旅游中独具特色,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对长江三峡高星级游船旅游者的特征、决策过程、旅游消费评价等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三峡游船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使万里长江上最为险要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洪患成为历史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运力相当于六条铁路三峡水电站创造的产值高达5082亿元,约为目前中国GDP(10万亿元)的5%。□电能照亮半个中国三峡旅游方式将由单一的游船观光游向水陆结合游、观光与度假结合游、平湖与峡谷风光结合游、峡谷漂流与溶洞结合游等转变。□旅游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长江中下游12.5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区的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将获得根本改善。□库区脱贫迈向小康然而,三峡首期蓄水的时刻已经到来,那么生活在长江下游的洞庭湖区的人民在思索着:我们究竟能承接多少三峡带来的恩泽呢?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听惯了峡江涛声,看惯了峡江山水,走惯了峡江山路的三峡人,面对三峡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壮举,三峡人在小家与大家之间,毅然做出了历史性的选择:一位西方人士说:“移民问题是一道难解的世界性难题。”李鹏视察三峡后指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随着三峡工程2003年下闸蓄水的临近,库区百万大移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三峡工程淹没面积大,搬迁移民人数多,库区的自然条件差,因而部分移民不得不外迁他乡,这也是三峡移民的创举。这些长期栖身在长江两岸的人们…  相似文献   

4.
本刊采访组结束了在宜昌的采访,乘船去屈原的故乡──秭归。与我们同船去秭归香溪的张洪祥副省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副省长是到神农架参加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座谈会的。巧的是,那天上午,我们采访三峡总指挥陆佑婚时,张副省长也在三峡工地检查工作。下午,我们又同乘一条船离开宜昌市,他就在船上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洪祥1991年任湖北省省委秘书长,1994年起任湖北省副省长,清瘦质朴的张副省长给我们留下了精干、利落的印象。采访自然从三峡——三峡工程——三峡移民引伸到三峡库区的建设。一、三峡工程为库区经济发展带来历…  相似文献   

5.
李魏  晏子 《上海国资》2012,(1):44-45
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上海浦江游览沿线完成了规划治理,观赏景点装点一新,各家游船公司本当自此走出亏损之路,赚个盆满钵满,但事实却非如此。两年来即便规模最大的上海浦江游览有限公司也接连亏损。作为上海特色游览项目,目前浦江游船日接待游客数不满1万人次,仅为香港维多利亚港的一半,每年来沪的游客中仅有4%乘坐游船游览浦江,浦江游船业的发展遭遇瓶颈。  相似文献   

6.
王洪清 《特区经济》2009,(11):165-167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已历经16年时间,即将全面完工,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湖北省兴山县抢抓三峡工程移民迁建机遇,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推进库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后三峡"时期农业产业化更好、更快、更强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三峡壮美.吸引世界目光。库区发展,关系重庆振兴。 从15年前成为直辖市,这座城市便与三峡库区密不可分,其时,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之首,便是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沧海桑田,15年过去,这一曾经横亘在中国政府和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世界级难题”,早已笪告破解,确保了三峡工程如期营水、啪岳、发电扣通航,而库区干邵群众舍小家、  相似文献   

8.
自古即有“三峡门户”之称的宜昌,是葛洲坝、三峡大坝的所在地。长江三峡自然风光,三峡水利枢纽人文景观,屈原、王昭君等古代名人文化,巴人遗风、土家风情民俗文化,三国古战场历史遗址,构成了宜昌旅游浪漫神奇的画卷。 2001年7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宜昌时更是指出,宜昌青山绿水,绿树成荫,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级游城市。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移民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难题。落实移民政策直接关系到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库区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库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坝上库首秭归县动态移民达10万人,动迁人口占全库区的10%,占湖北省库区的70%,涉及移民众多,情况复杂。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秭归县在正  相似文献   

10.
植根于三峡库区的建设银行万县市分行,乘改革开放的春风,业务不断开拓和发展。特别是1985年库区移民迁建试点以来,我行以移民开发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予库区移民试点资金管理,培养了一支娴熟的移民资金管理队伍,为库区移民资金的拨付、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改善库区的投资环境,为三峡工程动工和三峡移民作准备,我们把历尽千辛万苦筹措起来的资金,重点投放于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和  相似文献   

11.
安树伟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12-117
三峡库区地处三峡水库周边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敏感区域。目前,三峡库区主体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但是库区后续发展将面临着一些特殊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生态屏障功能亟待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消落区治理、污染物排放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库区移民与水土流失问题直接影响到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未来三峡库区发展的方向是: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落实移民扶持政策,大力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支持库区产业发展,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库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带、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的关键保障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夏智勇  王力 《改革》2012,(4):59-63
三峡库区的稳定繁荣和生态安全对于三峡工程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大影响。城市化是发展三峡库区经济、提高移民生活质量的战略举措。现阶段库区城市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建设生态城市是确保库区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应立足库区实际,从对环境影响最广泛、直接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着手,探索简单、实用的生态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三峡集团进行深入的研究,提示了集团公司借助长江电力这一资本运作平台,通过分期分批向其出让三峡工程的发电机组及相关辅助资产,基本完成了三峡工程发电资产的上市,合理地划分了三峡工程的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提升了三峡集团和长江电力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联动发展,成为国内外大型水电项目开发和经营的经典案例,为具有综合效益的枢纽工程上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总体规划》项目为依托,在介绍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线和分析评价龙缸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并以“龙缸”为龙头,将云阳县培育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线上新的辐射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补偿的三峡移民社会保险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三峡库区移民状况的调查,探讨了现阶段三峡库区移民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社保体系的原则,提出了在三峡库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筹措资金,构建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地质灾害社会保险基金,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功能的失业保险,并以家庭账户为基础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三峡库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胡建华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15-118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新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进库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结合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与特点,我们必须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经济环境、外部体制环境、特色精品打造、科技支撑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切实使文化产业成为三峡库区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以促进库区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三峡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念梅  吴南 《特区经济》2007,221(6):171-173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旅游业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产业集群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文章在分析三峡区域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三峡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三峡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悦悦 《特区经济》2007,221(6):111-1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要和谐,除了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必须“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在建设三峡库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出发,正确认识三峡库区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努力探索库区社会事业的对策和思路,使三峡库区更快的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新才 《改革与战略》2010,26(5):156-160
三峡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必须突破观光览胜的单一结构,树立市场导向机制,开辟专业旅游线,提高导游素质,开发旅游系列产品,发掘旅游文化遗产,谱写三峡旅游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王娜敏 《魅力中国》2010,(29):235-235
导游词是导游同游客交流思想,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知识并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种语言,堪称旅游的第二风景。所谓“景点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导游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中,笔者选择长江三峡英文导游词作为语料,从文体学视角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包括语篇语境、语篇整体结构以及语音、字位、词汇、句法和衔接机制的分析。通过该分析加深对文体学的理解应用,同时对英文导游词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