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祖国的南海之滨,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了10年;在世界核电史上,大亚湾核电站走过了光辉的历程,迎来了10年华诞。10年的骄人业绩向世人明证:中国人不但能够运行管理好大型商用核电站,更走出了一条由点--大亚湾核电站、到线--岭澳核电站、再到面--岭澳核电二期、阳江核电的中国广东核电腾飞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国务院第一批56家大型企业试点集团之一。所属广东核电合营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成功建造和运营了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所属岭澳核电公司负责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于2002年开始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核电国产化、自主化取得重大进展。据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2001年公布的资料显示,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均进入“百强”之列。集团的发展依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精神饱满的优秀职工队伍,为此,我们从以人为本出发,除搞好薪酬制度外,积极推行职工基本医疗制…  相似文献   

3.
一、风雨历程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继秦山一期、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由我国自主设计、自行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国产化商业核电站。1995年12月15日国家计委批准工程开工,并列入国家。八五”重点项目,1996年6月2151主体工程开工,是“九五”期间开工的第一个核电项目。秦  相似文献   

4.
秦山二期(2×60万千瓦)核电站是我国商用核电站,也是我国实现核电站商业化、国产化、标准化、系列化迈出的关键一步。由于设计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环路,可以为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国产化打下基础。一、建设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基本原则自1986年1月国务院决定建设60万千瓦核电站以来,国务院领导对秦山核电二期  相似文献   

5.
项目概要   核电站设计及制造技术的知识产权大多掌握在欧美等核电强国手中,核心技术是引进不了也购买不来的.借助知识产权管理创新,推进核电国产化进程,是核动力院管理创新的一种尝试.   ……  相似文献   

6.
秦山二期核电站1、2号机组通过国家最终竣工验收,以及3、4号机组扩建工程正式开工,都是我国民族核电发展史上值得自豪的一件大事、喜事!秦山二期核电工程是我国“九五”期间开工建设的4座核电项目中唯一的国产化项目,也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按照国家的要求,秦山二期核电工程的建设方针是“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和同期引进的项目相比,秦山二期走了一条更为艰难的、依靠自主创新发展核电的道路,但它也为我们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中国自主品牌的大型先进核电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  相似文献   

7.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她的首次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以秦山核电站的建成为标志,中国开始走上发展核电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首座大型商用压水堆核电站,是我国“九五”期间唯一自主设计建造的国产化核电项目。它成功地吸收、借鉴了国内外核电设计、建造的先进经验,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型,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三环路改为两环路,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建造并取得了成功。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成功,在我国核电的创新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发挥重要作用。一、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技术创新的成果和作用秦山核电二期工程采用“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方式建设。由于将堆芯155个组件减少为…  相似文献   

9.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初,随着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秦山一期核电站和引进法国技术的大亚湾核电站的先后建成发电,我国核电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九五”期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批准新建4座核电站8台机组,新增装机容量660万千瓦,从而使核电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核电是核工业的龙头,核电的发展必将带动整个核燃料循环产业的发展;而核工业又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核  相似文献   

15.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商用核电站。1号机组2002年4月15日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2004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全面建成,是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是我国核电国产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是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运10年。当人们在颂扬大亚湾核电站辉煌的运行业绩时,不能不谈及一个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昝云龙同志。有人这样说,大亚湾核电站之所以有今天,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和李鹏同志的大力支持;在广东核电,王全国和昝云龙两同志功不可没。昝云龙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长期在核工业系统从事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后,他调入原国防科工委,继续从事核动力的研究。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使昝云龙后半生与核电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昝云龙由原国防科工委调入大亚湾核电站。1986年走上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岗位,带领大亚湾核电站走过艰难的建设期和最初的运行阶段,坚定地实践着“在巨人肩膀上跳高“的广东核电发展战略,成为大亚湾核电站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执行者和见证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核工业》2011,(3):7-7
3月16日,我国核电技术自主化、设备国产化进程再传捷报:我国核电科研人员研制成功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这一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核电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八五”期间,我国核电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泰山、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秦山核电站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7个能独立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为我国核电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外合作的新途径。正如李鹏总理所指出的:“核能发电在我国已经起步,头开得是好的”。“九五”伊始,我国核电建设迎来了大好局面。此期间,我国将建设4个核电  相似文献   

19.
一、立"5T管理"模式是核电自主化和核电发展的要求 运行管理是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中心工作.运行管理好核电站是建设核电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核电自主化、国产化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经过81个月的建造与调试,于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成功,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树立了中国核电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大亚湾核电站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先后于1993年8月31日和1994年2月7日并网发电成功,树立了利用外资建造大型核电站的典范。岭澳核电站和秦山第二、第三核电站主体工程正加紧施工,连云港核电站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