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1998年6月25日颁布,由1999年1月1日起实施。 将该准则与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20号——会计变更、第22号会计政策的披露》、加拿大《特许会计师手册第1505章——会计政策的披露、第1506章——会计变更》、澳洲《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第1001号——会计政策的披露》和香港的《会计实务准则第1号会计政策的披露、第2号非经常性项目及前期调整》相比较,不难发现,中…  相似文献   

2.
对会计监督主体的异议河北省大城县财政局刘殿庆《四川会计》1997年第9期刊登《试谈我国会计监督的主体问题》一文,不同意《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监督主体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的提法,认为会计监督主体应该是单位会计负责...  相似文献   

3.
刘斌 《四川会计》1996,(11):23-24
长期以来,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践脱节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会计界,从杨雄同志的《致杨纪琬先生的一封信》,到阎达五教授等的《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现状的回顾与瞻望》(分别见《会计研究》1993年第5期、1996年第2期)无不表现出对这种状况感到忧心.本人认为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之间“两张皮”固然不可取,但要求两者之间完全重合也不可能,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应允许有适度的分离.这种由于适度分离而造成的空间应由会计准则来弥合.这样,会计准则就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中介.一、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适度分离的现实基础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可以适度分离的认识,是基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新认识.这种观点认为:1.理论与实践产生分歧难以避免,“毕竟理论家与实践家的视角不同:理论家研究火的起源,而实践家重视火的功用”;2.任何理论都不能完全符合现实,“人们无法画出反映地球上一切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四川会计》1997年第11期发表的《〈冯谖客孟尝君〉的会计史料价值》一文,指出了运用《冯谖客孟尝君》中会计史料时的几处错误。陈远驷同志对此在《四川会计》1998年第6期上撰文(“对《〈冯谖客孟尝君〉的会计史料价值》的几点质疑”,以下简称《质疑...  相似文献   

5.
许磊 《财会月刊》2014,(9):84-8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套期会计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繁至简的发展演变。2013年11月,IASB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套期会计)》,宣布IFRS 9金融工具项目第三阶段"套期会计"正式完成。本文就套期会计国际准则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对IASB套期会计新旧准则进行对比,最后对我国相关准则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套期会计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繁至简的发展演变。2013年11月,IASB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套期会计)》,宣布IFRS 9金融工具项目第三阶段"套期会计"正式完成。本文就套期会计国际准则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对IASB套期会计新旧准则进行对比,最后对我国相关准则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会计之友》2001年第10期刊载了李世聪教授的《人力资源当期实现价值会计体系研究》一(以下简称李)。该论及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人力资产价值反映于财务会计体系后的会计平衡公式,人力资产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户对应关系,人力资产在会计报告中的列示等问题,读后颇受启发,但是其中有些问题没有表述清楚,现提出几点进行商榷,旨在使该项研究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8.
IT环境下传统会计面临的十二大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编者按:现将财政部主办的《财务与会计》1999年第7 期刊登财政部科研所会计电算化方向博士生导师杨周南的这篇文章全文转载,敬请全区会计实务工作者、会计教学工作者和会计理论工作者都认真的读一读,这对解放思想、促进思维、增强信心、做好新世纪的会计工作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庆贺《财务与会计》创刊400期,加强与读者、作者的互动,本刊第3期刊登了举办品唐诗、贺《财务与会计》创刊400期填字联句活动的启事,现将应填的字公布如下(所填的字组成一句贺词):  相似文献   

10.
吴俊 《四川会计》1994,(7):12-14
社会责任会计的价值和意义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历史沿革"社会责任会计"首创于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DavidF·Linowes),他在美国《会计师杂志》1968年第11期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责任会计》一文,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随后,作者又...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于2017年3月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以下简称“套期会计(2017)”。相较于原《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财会[2006]3号),套期会计(2017)拓宽了被套期项目范围,改善了有效性测试,增强了适用性。套期会计(2017)的发布旨在解决企业套期业务中的会计错配和损益波动,最终在当期财务报告中反映企业套期的结果,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本文通过A公司货币互换业务,探讨了该类业务如何使用套期会计准则处理。  相似文献   

12.
对《〈冯谖客孟尝君〉的会计史料价值》的几点质疑资中县审计事务所陈远驷《四川会计》1997年第11期,发表了裴富才《〈冯谖客孟尝君〉的会计史料价值》(以下简称《裴文》)。为了在会计科学中开展学术争鸣,现就《裴文》提几点质疑。一、关于根据《冯谖客孟尝君》...  相似文献   

13.
《会计之友》2013,(7):2
2013年2月1日,中国会计文化建设征文活动结果揭晓,此次活动经过初评、专家评审、领导小组审定、对外公示等程序,共评选出获奖征文190篇、组织奖30名。其中在《会计之友》杂志2012年第12期刊登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杨世忠、马元驹撰写的《论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和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和2012年第11期刊登的湖北省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原华中电网有限公  相似文献   

14.
由于金融工具的发展较晚.再加上套期会计的复杂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从20世纪末才开始了对套期会计的研究。1998年.IASB正式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把套期会计作为其重要部分进行了规范。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情况。IASB开始加速进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9)的制定工作。经过反复讨论。2014年7月24日。IASB发布了IFRS9。其中一般套期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更加适用于企业风险管理实务的套期会计处理方法.使套期会计更大程度上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使会计和风险管理更加协调统一.使财务报表更好地反映风险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5.
《财务与会计》喜迎第500期华诞,为此,编辑部向我约稿,希望就财务与会计研究或实践的某一方面谈些看法.经过认真思考,觉得确有必要谈些看法,一来祝贺《财务与会计》500期华诞,二来与学界和业界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16.
徐鸿 《四川会计》1995,(10):33-34
也谈电算化会计作业组织体系──兼与叶忠明同志商榷绵阳市电业局徐鸿《四川会计》1995年第1期刊登了叶忠明同志的《电算化会计组织和手工会计组织的比较》一文,对文中提出的电算化会计作业组织问题,笔者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求教。一、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改革的根...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1月19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将新的一般套期会计准则纳入IFRS 9。本文在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套期会计征求意见稿(2010)以及套期会计员工草案(2012)的基础上,针对修订后IFRS 9中关于套期会计部分的内容进行评述,并与美国套期会计准则(ASC 815)进行比较,进而探讨了国际套期会计准则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以及趋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财务与会计》于1979年正式创刊,今年10月迎来第500期华诞,而我也将走过人生第50个年头,可以说是伴随着《财务与会计》成长而成长.近30年的会计求学与工作生涯,我庆幸认识了《财务与会计》,与其结下不解之缘,不管是个人的成长还是事业上的成功,处处都离不开《财务与会计》.  相似文献   

19.
会计监督定义再探——兼与唐广同志商榷○安徽财贸学院李羽中甘宝珍《四川会计》1997年第1期刊载唐广《试论会计监督新定义》一文(以下简称《新定义》),从会计监督的主体、客体、目的、依据、方式等五个方面对会计监督作了详尽的解释,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有待进一...  相似文献   

20.
《财会月刊》2010年第10期刊登乾惠敏和刘传会的《会计造假视角下对会计目标的理性认识》(简称乾文),乾文把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当成会计目标,并认为从会计造假角度来看,会计目标存在两点不足:①会计目标服务对象不清晰。……没有明确外部信息使用者和内部信息使用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