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琪 《时代金融》2008,(2):56-57
<正>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际贸易摩擦加大,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不断出台经济宏观调控政策,近年相继出台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政策和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相似文献   

2.
陈道富 《新金融》2007,(9):11-12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矛盾集中体现为"三过",即贸易顺差过大、投资过快、流动性过剩。从长期来看,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之道,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内消费;发展金融市场,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过剩的流动性是有可能被引导到经济体所需的环节的。在短期内有必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加以回收,避免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已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而一般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并呈现较快增长势头,已成为我国贸易顺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辽宁为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一般贸易顺差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一般贸易腱康发展和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几点建议,以期对相关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殷兴山 《中国金融》2007,(23):62-63
宁波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开放性经济发展特征明显,外贸依存度达120%。长期以来,宁波经济增长的动力高度依赖于出口和投资,外汇资金净流入一度高速增长,尤其2004年外汇收支顺差占比更是高达全国贸易收支顺差总额的13.86%。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过去我国外汇短缺、经济高度封闭的宏观经济背景是相适应的,但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出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福建金融》2007,(8):1-1
<正>从国家统计局及有关部门公布的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看,200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保持高速、稳步增长的态势,夏粮喜获丰收,企业效益持续改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市场销售继续趋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适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其中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依赖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拉动,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然而近年来由于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积累,已迫使央行并不能像发达国家货币当局一样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就曾强调"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仍要坚持多目标,要注重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之间的全面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然而近年来由于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积累,已迫使央行并不能像发达国家货币当局一样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就曾强调“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仍要坚持多目标,要注重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之间的全面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7年,在美国房地产市场衰退、国际石油价格暴涨、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总体稳健,增长势头强劲,特别是中国经济尽管存在着投资、信贷增长过快,价格上涨较多,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但总体上仍呈现出增长快、效益好、质量高的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下,2005年党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突出了加速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主题。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包含着三个主题。首先要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型。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外贸推动。投资增速过快,不仅造成了对能源原材料的过大需求,也形成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快速发展,三大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较好。与此同时,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矛盾和问题目益显化,如物价持续上涨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带来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小川行长在人民银行分支行长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形势向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煤电油运等瓶颈环节得到缓解,对外贸易发展较好,经济发展处在难得的机遇期。但是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投资增长过快,且处在高位水平。二是国际收支顺差增长过快,6月份贸易顺差2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月多130多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三是流动性过剩,其根源是贸易顺差过大,中央银行被迫买入外汇,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家》2007,(8):32-33
当前投资增幅仍处高位,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贸易顺差仍在扩大,结构调整仍然滞后,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经济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 宏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在2004年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发展行业进行重点调控的基础上,2005年上半年国家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以及出口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总体上已经进入平稳较快发展轨道,处于近几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一些突出的问题得到缓解,过快增长的指标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宏观经济增长趋势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度视点预计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态势,但增幅有所放慢。而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严重;投资增长面临再次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节能降耗面临诸多难题;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将继续存在。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向下,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要更加注重短期调控与长期制度建设结合,即在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同时,要加快深化体制改革。短期内“要控投资、调外贸、促消费”,具体地讲,就是宏观调控仍要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为核心,加快外贸出口导向政策调整,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长期则要加快推进财税、收入分配、投资、金融、外贸等领域改革,为提高宏观调控效率提供有效的体制基础,促进经济增长尽快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15.
国内投资和贸易顺差的增加都可以使就业增加,但增加国内投资比贸易顺差对扩大就业的作用要大过去一段时期政府和经济学界一直以投资过热为关注焦点,最近开始转到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大上来,原因是近年来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快增加,引起了基础货币的过多投放,进而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形势严峻,出口退税政策将再作调整的趋势日渐明朗.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6年春季)指出,今年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在发展中努力减少过大的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发改委将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金融政策;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严控新开工项目等多方面着力,以遏制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以及贸易顺差过大的趋势。同时,将继续抓好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工作、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等其他五方面的工作,以使经济运行平稳收敛,避免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  相似文献   

18.
贵金属、制铝业、证券经纪业仍排名靠前。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本周排名第4。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三过"问题(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和投资增长过快)是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其  相似文献   

19.
百年前盈利模式能否再持续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今的贸易拉动型盈利模式还将继续下去,但会越走越艰难。彻底改变这种模式至少还要几代人的努力。贸易顺差——持续数百年的盈利模式一国经济增长是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即贸易顺差)“三驾马车”拉动的。2005年,在国内消费和投资略显颓势的情况下,外贸增长迅猛,进出口总额占到GDP的64%,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头号主力。事实上,在过去10年中,外贸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无疑成了中国经济能得以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其实,中国的贸易顺差持续上升这样一种凭借人力资本优势的盈利模式早在几百年前就发生了。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GD…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高达1154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相当于2001年全年贸易规模的2.3倍.也就是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来外贸总额翻了一番多.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分别突破5000亿美元,其中出口5933.6亿美元,增长35.4%;进口5613.8亿美元,增长36%,全年实现贸易顺差319.8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将导致国际社会对我国汇率问题的干预长期存在.这意味着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内、外部因素并未消失.并且由此引发的宏观货币、财政、汇率等政策间的冲突仍将持续.如何完善各项政策特别是汇率和出口退税之间的协调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