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0-2011年31个省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数据作为支撑,运用非径向SBM-DEA模型,测度我国省级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并实证研究了影响我国省级政府公共服务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山东、河南、山西4个省市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为1,江西、辽宁、安徽等17个省市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低于0.9,其中云南、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五个地区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更低于0.5;东部地区主要省份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最高,中部地区略低,西部地区排名最低;相比较而言,西南、西北地区主要省份政府公共服务效率较低,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大部分省份政府公共服务效率较高。②人口数量、人均GDP以及FDI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产生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地区客运量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有较大影响,分别对其产生正向和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2006~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回归模型从全国和分东、中、西部地区两个视角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邻省份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具有政策模型效应;从整体来看,财政分权并没有改善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但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转移支付和人口密度对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说明地方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不仅取决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公众需求和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DEA-Tobit模型,以人均财政支出作为投入变量,以五大发展理念下的政府绩效作为产出变量,测算2013年中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低下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中西部地区效率递减;区域内部省份中,东部地区财政支出效率差异最大,中部最小;实际人均GDP、政府支出规模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居民受教育水平、人口密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正面影响。通过对以上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提供的主导者,而地万官员在公共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构建了1997-2010年我国省级领导与其省份公共服务提供相匹配的数据,从个人微观层面考察这些官员群体(尤其是政府行政首长)对公共服务提供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省级官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愿望并不强烈,并且存在“捕蝇纸效应”;官员的公共服务支出与他们的晋升相关性低;东部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比例明显低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官员的流动有利于公共服务的提供.因此,创造公共服务的“竞争性市场”,并增强政策的可信承诺;进行税制改革,增加地方财力;增强社会问责,强化地方官员的约束.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引起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的空间互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互补性,即一个地方政府效率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受教育水平、财政分权和对外开放度对相邻地区政府效率的提高均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可从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官员交流与激励、建立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着手,促进地方政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发挥正外部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协调均衡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改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基础性保障。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协调一致,经济发展水平总体高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熵权法合成了覆盖七大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数,客观测度了我国2011-2020年省级基本公共服务的综合水平,同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了我国省级基本公共服务空间相关程度,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十年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显著提高,省际间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等因素的正向作用也较为显著。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协调均衡,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城乡和区域差距,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7.
简玉峰  刘长生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120-125
以湖南省地方政府为实证研究基础,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效率进行了全面分析。Censored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效率与居民文化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等因素成正相关,与县级地方政府管辖范围、支出结构成负相关,而与居民流动率、投票参与率等因素的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既有研究表明,政府政策对产业集聚存在显著影响。而在转轨期中国,政府政策行为涉及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公共服务政策,以及部分地区政府直接参与地方经济的投资活动等多样化内容形式。通过考察中国现阶段地区工业集聚呈现的新特点,即地区工业集聚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地区工业集聚程度降低态势;探讨政府差异化的政策行为对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内在影响;并基于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政府政策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不同;对外开放政策、产业政策、公共服务政策有利于地区工业集聚;财政政策对地区工业集聚存在负向作用;而土地政策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虚拟变量和直辖市虚拟变量,对地区工业集聚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居家养老服务实践和已有研究成果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构建宏观参量(资源依赖、政府理念)、合作关系(交流、承诺、资源共享、信任)与网络价值(政府回应力、组织效率、社会效应)的影响模型,对深圳市居家养老服务相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政府所持公共服务理念及其与市场和社会主体在资源上的互补性是影响政府是否采用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因素;同时,稳定和谐的合作关系能够显著提高政府回应力、组织效率与合作的社会效应,而公共服务理念的先进与否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关系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政府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开始对公共服务实行了一系列朝向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的民营化改革,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相关制度建设并不完善,作为市场化主体成分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整合能力较弱,以及公共服务市场化涉及诸多群体的利益,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寻租行为.文章对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寻租行为进行分析,对改进的措施和对策进行讨论,以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探讨政府效率内涵的基础上,以2001—2005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政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程度对政府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政府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是基于市场手段失效而存在的,但是一个成熟规范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政府合理配置资源和改善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了政府效率。本文结论对我国各级政府从市场化角度提高政府效率也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大,但支出效率具体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三阶段DEA方法测算了2010—2020年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同时分析了外界因素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社会保障与污染治理的支出效率较低,医疗卫生的提供效率相对较高;剔除环境因素后财政支出效率有所提升,但东、中部地区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西部地区效率则不断上升。根据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依据受益范围科学划分支出责任,避免地方承担过多支出责任;合理利用外资,避免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3.
作为政府融资的重要形式,城投债发行不仅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影响深远,而且影响着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分析并检验我国2005—2017年地方政府融资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内在关联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由于政府担保机制的存在,以城投债为代表的政府融资行为对民营企业产生了显著的信贷挤出效应,且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更严重,主要表现为显著抑制民营企业信贷融资,挤出了其资本投资;第二,由于研发创新的累积性特征,政府融资的挤出效应致使微观企业通过调整商业信用结构来应对外部融资约束,从而保持研发投资的稳定性;第三,政府融资的挤出效应会加剧地区资源的错配程度。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困境进而优化资金配置效率以提升发展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推进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转型和消除信贷市场歧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辖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财税体制改革给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会对其公共服务供给行为产生影响。在测度中国229个地级市公共服务质量与财政压力的基础上,构建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产生了非线性影响,当地方政府承压超过一定限度时,财政压力将显著降低辖区公共服务质量;实证结果因地区、城市规模不同而呈现异质性;不同种类公共服务间的质量差异,源于财政压力环境下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行为。为此,应将财政压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质量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5.
陈斌  陈福集 《改革与战略》2012,28(11):26-29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逐步将部分就业服务职能委托给资质合格的就业服务机构,形成了多元参与的竞争性就业服务供给格局然而,地方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在实践中未能清晰界定公共就业服务适宜外部购买的范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文章结合交易费用理论指出影响公共服务外部购买范畴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我国就业服务市场的情况,分析了我国适宜外部购买的公共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王晓一 《魅力中国》2014,(14):26-26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政府新治理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推行能够有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改善公共服务“外部不经济”问题。但在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在实践中却面临着法律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社会监督乏力,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提供完善的法律和社会保障,加强对各参与主体的监管以及完善责任机制能有效改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利维坦假说认为财政分权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规模。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财政分权格局与地方政府规模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构建了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我国1994-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与地方政府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维坦假说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及中国1995-2014年的省际数据,研究引发FDI对能源效率地区内和地区间的溢出效应在相关制度性因素下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转型中的各区域FDI对能源效率的溢出效果受到产业结构合理化、市场化水平及对外开放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地方政府竞争引致下的地区间FDI空间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也具有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地区间溢出相比于地区内溢出而言更倾向于阻碍本地区能源效率的提升,且地区间溢出比地区内溢出发挥积极作用所要求的相应门槛更高。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指标测度法对2000~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地方政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在政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应不断改善居民经济福利,提高政府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蔡彤  舒智伟 《山东经济》2015,(2):154-161
利用我国2007-2011年间31个省市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出发实证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因素。在影响供给的因素讨论中,考察了财政收入、财政分权程度、转移支付、政府竞争力等因素。在影响需求的因素讨论中,探讨了人口自然与非自然结构,人口家庭结构对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的影响。最后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进一步剖析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因素的区际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