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日前,江西精彩生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精彩生活")携手首批5辆"精彩生活"品牌纯电动汽车亮相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此次世界低碳大会以"扩大低碳合作、发展生态经济、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不仅有力彰显出世界前沿低碳科技和我国近年来在环保、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各项成果,也全面展示了当前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冯洁 《浙江经济》2010,(24):28-29
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在一股低碳发展浪潮之下,全世界对于低碳发展的关注度前所未有地得以集中。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也将低碳发展的理念置于了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在浙江,低碳发展的土壤是肥沃的,如何抓住新一轮契机,在"十二五"时期获得低碳发展的先机,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低碳化、消费结构低碳化,对浙江而言迫在眉睫。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工业大学公共与政治管理学院院长鲍健强教授,请他为"十二五"时期浙江低碳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哥本哈根会议并没有使各国之间达成任何实质性、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低碳经济已逐步深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2010年"两会"的召开,使得"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成为了时下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而节能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我们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就是在低碳发展方面占了很大的内容,所以低碳发展、低碳经济现在非常热,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演进:国际动向与中国行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入21世纪后,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新世纪,英国成为全球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英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和居民为主体的互动体系,从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政策发挥建设到国民认知姿态等诸多方面,都处在了世界领先位置。低碳经济或为欧盟就业出路,"低碳经济"给欧盟带来的不仅是维持欧盟在环保领域的优势地位,提高竞争力,更可以大大缓解失业带来的巨大社会压力,保持欧盟"发展模式"的生命力。美国拟立法巨资投入低碳经济,如果《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这个法案得到通过,美国政府会加大美国国内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补贴和投资,并将每年出资数百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能源和适应气候变化。日本强化低碳经济旨在实现低碳社会,日本期望通过"低碳革命"和"引领世界二氧化碳低排放革命"来"建设健康长寿社会"并"发挥日本魅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践行者。目前,中国已经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一系列努力。  相似文献   

6.
世界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向着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但对于这条发展道路, 目前还没有一个全球公认的规则。一场声势浩大的能源竞赛已经拉开帷幕, 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谋求以各种策略来加速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鼓励可持续性发展。有鉴于此, 政府管理层和商业界的领军人物必须及时探索出国际化的标准,来制约和规范低碳经济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目前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及其共同根源的分析,作者认为低碳经济成为破解这一双重危机的必然选择,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推动全球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在近期表现为绿色复苏,从长期而言,将推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具体表现为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技术、贸易、金融竞争。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它既是对中国现状的挑战,也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对中国、美国、欧盟与日本的低碳经济进行比较研究,作者提出中国应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并分别从国家、企业与社会公众层面提出了中国应对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准确理解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三个概念是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重要前提。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具有相近的发展背景和相似的发展理念,但是在核心问题、理论基础、评价标准、涵盖领域等方面上却有着各自的特点,并且在实践中发展并不平衡。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寻求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协同效应,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市场动态     
《新财经》2010,(12):118-119
十家领袖企业发起"低碳企业责任行动"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国工商银行、百事(中国)、青岛啤酒、欧莱雅(中国)、通用电气、海尔集团、蒙牛乳业集团、联想集团、搜狐公司等各行业领袖企业,联合发起为期三年的"低碳企业责任行动"。这是一项由企业发起,联合政府、地方、上下游产业链和学术机构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旨在凝聚责任企业的榜样力量,以帮助和引导企业和地方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成长的联合行动。它不仅标志着低碳经济已由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化为企业行动,也标志着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开始担当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9日,首届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在广州开幕。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以"绿色创新低碳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国内外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发展,为绿色低碳企业创造新的贸易、  相似文献   

11.
杭州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之一,围绕绿色发展主题,积极开展低碳实践活动,逐步打造了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和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低碳经济为主导、低碳生活为基础、低碳社会为根本的低碳发展道路。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不仅在于政府统筹推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也是人类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随着低碳经济内涵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山东省也必须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新道路:制定各种能源政策,抑制碳排放量,最终实现山东经济的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低碳发展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新规则。自2009年以来,美国政府计划在两年内斥资1000亿美元,在清洁能源、智能电网以及建筑物改造等领域大力推行"绿色就业",一方面减少能源需求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加大"绿色就业"岗位的培养,缓解产能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失业压力,"绿色就业"作为美国解决能源需求问题长期计划的开端,具有良好的预期效应,对面临经济转型升级中巨大失业压力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文在梳理美国绿色就业相关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绿色就业发展的成本约束、政策约束、结构约束和转换约束,同时提出加快发展绿色就业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低碳农牧业是指高碳汇、低碳耗、低碳排,即"一高两低"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低碳农业的总体策略是藏碳于林、藏碳于农、藏碳于粮、藏碳于土。海西州发展低碳经济,既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又有紧迫的现实需求。海西州被国家相继批准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来,在规划体系建设、政策措施研究、科学技术攻关、扩大招商引资、节能降耗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初见成效,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全面起步,在创建高原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气候异常变暖和环境持续恶化使"低碳经济"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国际贸易的低碳化更是顺应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将对各国的对外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低碳”概念刚刚进入国家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思路,但“绿色发展”依然只是多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系列目标之一,既不是唯一,更不是核心。因此,发展新能源绝不仅仅为了所谓“低碳”,节能、减污,都是比低碳在技术上、经济上、道义上更加可信、可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讲的低碳经济和技术有自己的定义和实质内容——我们主要是提高优化能源的利用方式、发展可再生利用能源及提高环境质量等,目的是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打好基础。因此,我们提出的低碳经济与发达国家讲的并不一样。”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上,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温室气体的威胁日益严峻。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低碳发展路径成为各个国家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实现我国低碳发展路径的转轨,关键在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实现"三个转变"。同时要在技术、政策、金融、立法等方面要有大的创新,为我国的低碳发展提供"四点支撑"。  相似文献   

19.
王佑慈 《中国经贸》2011,(10):17-17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低碳经济的提出,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在逐步淡出贸易保护范畴,很多国家打着环保的名义,发起了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本文着重分析了绿色贸易保护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20.
银川市发展“低碳城市”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冬梅  杨海娟 《发展》2010,(10):128-130
近年来,反常的气候变化所引发的自然灾害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走"低碳"之路成为理想选择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在探寻低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寻求银川城市化过程中发展"低碳城市"的路径,从而把银川市打造成为"两型社会"的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