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引言为了适应现代化金融业务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金融电子化的进程迅速加快,电子化水平也大大提高。这对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服务领域、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增强科学管理决策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金融电子化水平的迅速提高,金融业务处理和科学管理决策对计算机的依附程度也相应提高。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手工审计方式,已明显地不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手工审计已无法对银行大量的电算化业务实施有效监控。(2)单纯的手工审计方法,无法有效地防范计算机犯罪。(3)手工审计方…  相似文献   

2.
下审一级,是指各级稽审部门在认真完成上级行布置的稽审任务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或领导交办的任务对所属下一级单位的主要经济业务实施现场审计。自1993年起,我省分行稽审处就开始了下审一级的工作,由分行稽审处组织稽审小组对分行所属地市支行及二级机构的主要业务开展了专项审计。在近两年的时间内,仅分行审计处就先后对四个地市支行、十五个县级支行实施了“下审”,针对稽审所发现的共性问题向分行领导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7条,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逐步从合规性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绩效审计等发展背景,积极探索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分析基层人民银行在运用风险导向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人民银行强化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央行职能的调整和业务的发展变化,内部审计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形势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央行事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加快央行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是内部审计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绩效审计模式转变,同时不断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方法手段,来推进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电子化建设的发展,计算机在央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年来,几乎渗透到各项业务处理过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金融业务实现大集中、网络化处理后,在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使得计算机操作风险和案发率均有所上升.因此,为了防范风险,应把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6.
基层央行内审转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进内审工作的全面转型和深化发展,人民银行制订了《内审工作转型2011-2013年规划》,目标是使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在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模式转变。虽然说内审工作转型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基层央行推进内部审计转型,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正不断向纵深发展,对内部审计机构以审计力量促进业务安全稳健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和风险进行梳理,结合审计案例,针对性探究内部审计部门应关注的重点领域,提出供应链金融业务审计方式的创新与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强化稽审监管机制力促金融稳健运行□周之纯1996年河南省内乡县农村信用社,以与中国农业银行县支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为契机,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和强化稽审监管,着力为金融稳健运行保驾护航,保障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平稳过渡,有力地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一、...  相似文献   

9.
贺欣 《上海会计》1999,(11):51-52
系统开发审计是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审计的一部分,是对被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修改及日常维护过程的审计。对系统开发进行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开发经过授权,开发过程遵循正确的标准,修改部分在使用前经过充分的测试和记录。(一)系统开发审计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处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及逐步完善阶段,系统开发审计的产生是会计电算化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系统开发审计的重要性表现为:1-系统开发审计与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效率性及合法合规性密切相关。系统开发阶段的工作是否合理、充分,决定着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刘亮 《中国金融家》2005,(7):103-105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从重事后查处向对业务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合规性审计向以风险监督为导向的审计转变;从查错防弊向针对业务和管理流程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评价转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务,必将以综合性金融通信网络支持下的金融数据共享为基础,以实现银行柜台服务综合化、支付结算自动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为发展目标,朝着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的金融业务处理和金融经营管理,正经历着从手工和计算机单机/联机应用,向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以电子货币转帐(Ery)为基础的网络化系统过渡的转折;由于跨行金融业务的迅速增长,各金融部门相互独立的应用系统正在有机衔接,向综合性、自动化方向发展。为此,建设覆盖全国各层次金融分支机构,金融系统部门“共用”的综合性跨行计算机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专用网络中国金融学院信息管理系陈进金融网络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专用业务网络,其形式多样,从微机局域网络到大型机组成的广域网络都有。本文将说明目前常用金融业务网络的特点、结构、组成、以及其在金融业务和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一、概况综合银行系统的业务活动有柜...  相似文献   

13.
《理财》1995,(6)
严于律己勇于揭短朱基副总理指出,稽核监督和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的工作,其重要性并不次于货币政策,没有这个基础,货币政策就执行不了.内乡县农行强化稽审力度见成效内乡县农业银行在向商业化银行转轨过种中,注重发挥稽市职能作用,解决金融业务新问题。在1994年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金融产品创新迭代加速,金融业务交叉风险、业务创新合规性风险、网络和信息安全等问题逐渐显现,常规金融监管手段与金融监管技术越发难以应对现状。本文在分析监管科技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视角出发,分析了在反洗钱、外汇管理、地方金融监管等领域开展监管科技应用的思路,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仓储的经济效应及其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金融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业和金融业的有机结合,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是金融业务与物流业务共同创新的结果.物流金融的发展,既便利企业各供应链环节的融资,提高企业资本运用效率;也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物流企业效益;同时还推进银行信贷业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结算、保险等金融业务创新,促进金融内涵式发展.作为物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储金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当前发展迅速,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1989年,我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分别对林水、沙头、梨毕三个营业所主任任职期间的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状况进行离任审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增强了基层领导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又使全行干部增强了经营意识,明确经济责任,对促进经营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一在开展营业所主任任期审计活动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提高认识,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组建稽审小组。开展营业所主任任期终审计,是干部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业务水平,推进各项业务深入开展的重要措施。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支行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了总行转发的黑龙江分行《关于对部分支行行长、处所主任任职期间经济审计情况的通报》文件,并组成了由行长和本行审计工作人员参加的稽审小组。通过了组织学习,使稽审人员提高了认识,消除了顾虑,明确了审计的指导思想,树立了信心。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被国内外商业银行广泛关注的创新业务,不但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市场和盈利模式,而且由于其有效地降低了供应链管理的成本而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本文从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实体经济背景入手,讨论了从财务供应链管理向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演变过程,并且对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与外延给予了学理上的界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从微机单机应用到城市综合网络,从分散无组织的自由开发应用到统一领导规划、集中开发应用,从单一业务应用到综合会计业务系统,从单纯营业系统到业务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配套运用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安全问题越来越对金融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乃至整个金融业务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晓萧 《理财》2012,(12):83-84
行政事业审计作为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国家审计重点关注的领域,也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面对行政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业务处理系统不断推进,行政事业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数据量逐渐增长的现实环境,如何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审计水平,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推动完善国家治理,成为摆在审计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笔者就如何广泛深入应用计算机技术,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审计水平,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一、建行系统内审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我省建行系统从1986年单独设置稽核审计部门后,经过五年的打基础,初步形成了稽审网络。各级行围绕全行中心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稽核审计业务活动,不断探索稽审工作新路子,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开展稽核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稽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稽审工作的位置还没有摆正。如:各级领导不善于运用稽审力量,发挥他们的参谋、耳目作用;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尤其在事故多发部门和岗位,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中心支行以下各行的稽审机构建设长期落后,致使业务量较大的基层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