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梳理回顾深圳市住房保障模式改革变迁的历程,并重点阐析新近成立“人才安居住房集团”(简称“安居集团”)的重大举措.然后根据安居集团的职能定位和运营模式,对该集团的成本补偿和收益分配即“盈利模式”的建立提出框架性意见,对代建工程业务的盈利模式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最后对包括绩效评价在内的住房保障工作相关问题提出若干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定位出发,围绕扩大制度覆盖面,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这一目标,针对扩大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范围、完善住房公积金利率制度和改革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变革中的缺陷及其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而逐步发展.其政策设计体现了以城镇住宅的社会化、商品化为政策导向,以实现"住有所居"为奋斗目标,以实施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为主要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在运行中存在的保障主体、保障力度、规范管理等问题需继续研究.因此应当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分层次逐步调整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体制和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住房制度改革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住房制度改革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政策、买公房给优惠制度及廉租房制度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减少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不良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实际,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租售并举,以租为主的原则,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多渠道建立覆盖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1.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是目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政策设计最成熟、操作最方便、社会认可度最高的一种住房保障形式,主要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但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推出之初,明确提出经济适用房是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的主体,旨在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居条件。但随着该项政策的深入实施,其政策缺陷和管理漏洞逐渐显露,并引发各方是否要取消经济适用房的争论。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分析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住房分类供应的制度,并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政策实施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淑娟  房变丽 《经济师》2014,(12):92-95
我国自实行保障性住房政策以来,形成了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制度。该制度虽然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依然有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经济适用住房,它是产权型保障性住房,理论界关于其房屋产权性质、是否应当给予满足申请条件者所有权是有争议的。文章主要从物权法角度,分析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构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以此来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为职工安居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作为职工长期性的住房储备金,公积金制度在二十多年运行过程中,其政策设计的初衰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缴存职工多元化的住房需求,而且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存在着较大的沉淀资金。虽然资金结余的数额较为宠大,但在制度框架下缴存职工还不能随便用,这就导致矛盾的产生,所以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用好住房公积金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的课题。文中对扩大公积金提取范围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扩大公积金提取范围的具体建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经济适用房与美国可支付住宅相似.本文在对两国住房制度和土地制度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政策定位、补贴模式、政府职能、住房供应模式等四个方面对两国住房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住房政策的设计提供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10.
张琪 《时代经贸》2008,6(3):75-76
1 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发展历史 我国首次提出廉租住房的概念是在1998年,国务院于1998年7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文件)文件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积极作用,系统阐述了经济适用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力度发展经济适用房的相关政策,对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中,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拉大了我国整体的贫富差距水平,使得我国城镇居民在住房方面的难度与日俱增,对住房公平性和效率性的呼声也逐渐高涨.而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各项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充分利用我国法律、经济和政治手段实施相关政策.因此,本文从主要对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述、现状以及其在公平与效率视觉下的完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住房公积金使得住房供应体系更加完善,但是在实施相关政策的过程当中还有问题存在。通过实施完善的法律体系、进行监督,并且发放贷款等方式就可以解决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等等问题。本文阐述了住房公积金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对策,来加快住房公积金的制度的建设,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是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有利于住房资金的积累和周转、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主要措施.但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新加坡国民提供了全面有效的社会保障.为了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取长补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保障性住房制度。本文对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和管理实践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孙春媛 《经济论坛》2011,(4):147-150
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的完善是宁波集聚高端人才的一个重要引擎,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有助于宁波企业与高端人才的先期磨合,降低引才成本,且宁波目前的人才承载能力也比较适合以柔性的方式集聚高端人才。文章分析现有政策并实地调研总结出宁波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比典型省市如深圳、上海与青海最终得出完善宁波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8,(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引导建立健康可持续的租房体系,真正解决居住问题。在此新形势下,如何建立新的高校住房制度,深化住房制度的供给侧改革,值得探讨。文章梳理了高校住房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认为高校住房管理有其独特性,新的"房住不炒"政策,为实现其目标,应依据高校自身特点,采取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精准保障高校人才住房需求、租购并举扩大高校房源、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改革措施,实现高校住房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房价的上涨,住房公积金的使用与管理也开始逐渐被重视,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本文论述了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指出了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从完善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住房公积金应收利息的处理和核算工作、做好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核算以及完善内部岗位的责任制度等方面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共住房制度源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中低收入者住房难题解决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公共住房制度演化和变迁的三个历程,指出了当前我国公共住房制度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土地供给无保障、缺乏非营利住房机构参与等.必须通过加快公共住房制度法制建设,以程序正义维护住房公平,培育和推动非营利机构的发展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为面临毁誉参半评价的住房制度改革寻找出路,已经列入了建设部有关研究者的课题范围。为什么住房制度改革在某些方面会引起巨大的争议,怎样在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如何使全社会的大多数人有条件实现自己的安居梦想,成为我们本期圆桌论坛的讨论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