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谭莹 《时代经贸》2012,(4):96-96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将我国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划分,并与财权分配相结合,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间关系基本框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一轮财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要以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为切入点,推动支出体制与收入体制联动改革,健全各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与财力匹配、与财权相适应”的新体制。本文主要从财政支出结构的角度对我国政府问财权与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二者优化配置的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2.
徐红  陈林 《当代经济》2023,(5):32-38
通过官方统计年鉴和政府政策文本考察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现状,对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面临的困境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合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城乡和区域差异明显;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等问题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大政府投入,明确各级政府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上移部分中央和省级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等优化路径。通过优化改革,推动建立医疗卫生领域可持续的投入保障长效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郑培 《发展研究》2012,(5):23-28
现阶段我国政府间事权划分存在法律法规缺失,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纵向事权划分不明确、不清晰,各级政府间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等问题。要推动事权划分改革,明确各级政府职能重心,加快事权划分法治化建设,尽快形成政府间亨权和支出责任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4.
张欣  王卫昆 《时代经贸》2011,(10):28-29
政府闻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而事权划分是完善财力与事权匹配的首要环节,事权有了比较清晰合理的界定之后,才能踱确界定政府闻的财权和支出责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实现整个财政体制的正常运转。本文通过研究目前我国政府间事权划分现状和问题,分析我国事权混乱的原因,并对如何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原有分税制改革受各种因素制约,制度框架继承了各级政府间原有的支出事项,与事权的关联考虑不多,缺乏明晰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规范划分的政治机制,同时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分配格局并未伴随财政职能的下放而发生根本性变革,产生了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财权、财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引致事权重叠交叉、事权与支出责任分离、事权与财权不匹配、事权与财力不确定等问题,带来制度激励偏离公共性和治理失效的风险,亟待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以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政府治理整体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而事权划分是完善财力与事权匹配的首要环节,事权有了比较清晰合理的界定之后,才能明确界定政府问的财权和支出责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实现整个财政体制的正常运转.本文通过研究目前我国政府间事权划分现状和问题,分析我国事权混乱的原因,并对如何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问事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1994年推行分税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我国分税分级财政框架,但改革并未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作出明确划分,并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旧体制的特征。这样势必会出现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不适应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借鉴财税改革的历史和国外先进经验,试图解决"为什么改"、"怎么改"和"改成什么样"这三个问题,为建立完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以法定支出为主明确界定政府间支出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科学界定政府间支出责任,提高公共财政体制运行效率,不但是财政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公共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立足我国实际,提出以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定位为依据,从法定支出入手划分政府间事权,实现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明确界定,循序渐进地推进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2014,(2):56-71
<正>在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基础上,合理界定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强化中央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加强对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适当调整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支出事项及责任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谋划财税体制改革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事项及责任划分现状、问题和主要原因,研究提出了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及财政支出责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分税制改革奠定了现行财政体制的基础,但也存在财力与事权难以有效匹配、部门间财政关系缺乏基本规则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远未完成。未来怎么办,需要我们从具体国情出发,特别是不能忽略历史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2008年以来,河北省从政府支出责任划分入手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启示。在赴河北省调研与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明晰支出责任应该成为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的一个切入点。基于此,需要细化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理顺与规范横向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细划省以下政府间支出责任,建立健全财政管理的基础及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立法确立支出责任划分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是包容性很强的表述,也是历来的提法。如何科学合理分配财力和事权,《决定》作出了明确部署。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制约市场统一、司法公正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些应由中央负责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由市场供给存在效率与公平缺失,理应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政府承担应有的责任。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一直被视为一种社会福利,政府对其投入十分有限,学前教育供给严重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确保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作为社会福利的学前教育供给模式,真正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政府间事权划分清晰、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间支出责任界定明确的学前教育财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经过20年的改革,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制度内容不断丰富,显现出良好的政策与经济效应,但在其运行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为规范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应在简化财政级次的基础上,清晰、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健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以实现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的基本匹配。  相似文献   

15.
财权与事权的分配关系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产生变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出现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清晰、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对称、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的矛盾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事权的法律规定不明确、财权的过度集中、中央的权威性思考、晋升激励制度等原因所造成,建议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公开事权和财权划分、转变政府之间交流方式以及转变地方政府责任方向,以期实现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和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均衡。  相似文献   

16.
李辛 《广东经济》2016,(12):276-277
本文阐述了澳大利亚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对澳大利亚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中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澳大利亚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借鉴,为优化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结构,实现转移支付制度财权与事权合理划分,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治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单一制国家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法治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调整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宪法、中央地方关系法、税收基本法、转移支付法、预算法等方面,考虑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治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合理划分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出现较多问题,通过搞清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的基本问题,明确我国政府闸的财权、事权划分,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最终实现财权与事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是关系国家政府管理结构与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问题。事权与财权的划分保持一定的对称性,才能使各级政府拥有的财权为其事权的履行提供充分、合理的保障。本文从财权对事权的保障能力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事权与财权划分不对称的现实问题,然后在剖析这种不对称性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郭玮 《经济师》2009,(1):43-44
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财权与收入的划分是政府间事权与支出现任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文章从理论的角度对财权的组成及收入的划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