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月25日江苏省委、省政府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梦兰集团龙芯产业化项目——基于自主CPU的安全可控计算机及其应用项目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这标志着梦兰龙芯的技术创新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项目是"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点项  相似文献   

2.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公告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为体现纺织科学技术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社会对纺织科技奖励项目的监督,现将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推荐的“马佐里(东飞)杯”200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及其基本内容在“中国纺织报”、“中国纺织科技网”和“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上公布,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自公布之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布的项目及其内容持有异议的,或对项目中有文字错漏、需要更正的,应当以真…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为体现纺织科学技术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社会对纺织科技奖励项目的监督,现将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建议授奖的“纺织之光”201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项目进行公示。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获悉,"纺织之光"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现已启动。据介绍,本年度只受理技术创新类项目申报,申报项目必须是2008年以来通过地市级以上科委、经贸委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鉴定、验收的项目。申报截止日期为2013年5月31日。据了解,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将为获得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颁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提高评审质量和广泛听取意见。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委员会决定自2003年度开始,获奖项目都要在公开的新闻媒体上公示。为此,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已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示及异议处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为体现纺织科学技术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社会对纺织科技奖励项目的监督,现将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建议授奖的"纺织之光"201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项目进行公示。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30日内,  相似文献   

7.
《中国机电工业》2003,(19):20-2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科学技术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奖励在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单位,经国家批准设立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为维护奖励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工作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不正当干涉。 第三条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每年奖励一次。  相似文献   

8.
《纺织服装周刊》2016,(34):38-41
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初评、复评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建议授奖的“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项目进行公示。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鞍钢集团公司正式下发了《鞍钢集团公司关于2013年度重大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30项重大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予以表彰奖励。据了解,鞍钢授予"国内外重大工程用高性能桥梁钢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等6项成果为重大科学技术一等奖,每个项目奖励40万元;授予"鞍钢自主创新中试炼钢平台建设及关键技术集成"等9项成果为重大科学技术二等奖,每个项目奖励20万元;授予"连铸工艺生产铁道车轴钢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15项成果为重大科学技术三等奖,每个项目奖励1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公告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为体现纺织科学技术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社会对纺织科技奖励项目的监督,现将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建议授奖的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机电工业》2005,(10):102-112
2005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过各专业评审组初评和评审委员会终评,共评出建议奖励项目216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82项、三等奖120项。为提高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和行业的监督,现将建议奖励项目向  相似文献   

12.
行业资讯     
徐工两个产品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近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传来消息,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QUY150履带起重机、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筑路机械分公司研制的RP955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荣获2005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工程机械行业一等奖空缺),徐工QY65K汽车起重机荣获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是国家授予相关企业科技研发工作的最高奖项,代表这一领域技术创新的最高水平。这些获奖项目共同…  相似文献   

13.
一.为提高“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贯彻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制定本办法。 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经评审委员会评定后既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网站上及有关新闻媒体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个月内为异议期。异议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对  相似文献   

14.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李克强在大会上发表讲话. 本次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以"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为重点,经过严格评审,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5个项目.在获奖项目中,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荐的两项成果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两项成果分别是:由愉悦家纺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高精度圆网印花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由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服装学院等单位承担的"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复合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这两项成果曾获得"纺织之光"2014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纺织》2012,(3):10-12
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机电工业》2005,(10):18-18
本刊讯2005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议9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在两天的会议上,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第二届评审委员会的29位专家对2005年度初评的一等奖项目进行了评审(详见本期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出席了评审会议并讲话。于珍会长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根据国家科技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批准的全国机械行业综合性的科技奖项。自2001年开始评审以来,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已经建立起较高的声誉,尤其在机械行业中更是得到广泛的支持和重视。经…  相似文献   

17.
《纺织服装周刊》2011,(25):24-25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为体现纺织科学技术奖公开、公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纺织》2014,(4):113-155
“纺织之光”201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比准设立的,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唯一的科学技术奖纺织科技奖的设立旨在奖励推进纺织行业科技进步,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我国设立了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机电工业》2006,(10):94-105
2006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过各专业评审组初评和评审委员会终评,共评出建议奖励项目20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74项、三等奖116项。为提高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和行业的监督,现将建议奖励项目向社会公布。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天内为异议期。如有对建议奖励项目有异议的,请在异议期内提交书面异议材料。异议应包括异议具体内容和相关事实依据,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写明单位名称、法人、联系人、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及传真,并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