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洋 《企业导报》2011,(14):124-125
<正>一、芙施特销售渠道概述(1)销售渠道内涵。它是由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向消费者必须提供流通过程和道路的手段,服务或销售渠道的商品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商品或服务时,就得到这样的拥有权或所有权,销售渠道是指食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手段,销售渠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刑法》都有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规定,这些法律颁布实施已有一定的时间了,但仍有许多消费者对什么是伪劣商品并不十分明确,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下列十四类商品属伪劣商品:一、失效、变质的商品;二、危及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商品;三、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商品;四、冒充优质或使用伪造许可证的商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目前使消费者受骗最多的商业欺诈手段是直销、让利销售、平价销售、有奖销售和批发销售等。最常见的商业欺诈行为是短斤少两、伪劣假冒、虚假广告、预付款不兑现等。作为消费者,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商业欺诈呢?首先,要知法懂法,知道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欺诈行为。1.在商品中掺杂、掺假充真,以次充好,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质量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伪造商品产地,冒用知名商标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和他人的厂名、厂址;3.与他人合谋进行欺诈性商品销售或服务诱导;4.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销售商品;5.销售国家明令淘汰…  相似文献   

4.
李晶 《企业导报》2011,(19):106-107,117
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消费者在销售现场做出的最终购买决策与他们去销售现场之前的决策有一定差异。这一差异的产生往往源于现场商品的放置或是消费者对现场环境的感受等细节因素。可见,销售现场的细节因素对消费者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营销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商务部规定:家电降价销售需标出真实原因近日从商务部获悉,《家电专业店经营规范》标准已经正式出台,其中规定商品降价销售应告知消费者降价的真实原因及真实降幅;瑕疵商品,应同时明示瑕疵状态及制造商、零售商豁免的相关义务。标准规定,家电企业给消费者的赠品应保证符合相应的性能用途与安全要求,并承担赠品的质量责任。家电专业店不得将商品原有的组成部分作为赠品,亦不得截留和随意处理供应商提供的赠品,应保证赠品能随销售的主商品一起送达顾客手中。  相似文献   

6.
“熊猫风波”让消费者大尝甜头;“十点利”让消费者喜出望外;“仓储式销售”让消费者耳目一新;“要买商品,你自己定价”又让消费者真正当上了上帝……不知不觉中——  相似文献   

7.
<正>咨询式销售方式与传统销售方式的区别 在一般人的眼里,公司的销售人员的作用无非是一味地高声兜售,侧重于某一特定的产品,由销售人员向消费者强力推销。今天,最好的销售访问是推销员与顾客之间的高度互动式的谈话,他们之间结成良好的关系。销售人员和顾客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即实现价值增值。销售过程是一种均衡式的信息交流,应以信任为基础,从而达成互利的协定。 销售人员已经由传统的销售商品转变到销售商品和服务,再转变到今天销售商品、服务和增值服务。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顾客的需要也同时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使得顾客希望能与帮助他们,满足它们特定需要的企业做生意。顾客需要的变化所产生的市场压力也迫使企业从  相似文献   

8.
“后悔权”写入消法彰显实质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媒体广泛报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目前已正式进入二次修改程序,其中《修订》第九条新增:对通过电话销售、邮售、上门销售等非固定场所的销售方式购买的商品,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品后30日内退回商品,并不承担任何费用,但影响商品再次销售的除外。这一有望“后年出台”的规定迅速触动了各方的利益神经……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企业》2004,(3):77-77
2004年新年伊始,伴随市场“大减价”销售月的开始、比利时瓦隆地区的消费者发现了许多带有节能标志的电冰箱、冰柜、洗衣机、洗碗机等家电,这些商品不仅同其他商品一样降价幅度达30%到50%,并且消费者购买这些商品还可以得到最高达100欧元的“环保奖金”.  相似文献   

10.
零售企业的赢利模式是以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把握,将质优价廉的商品批量采购,并通过企业的物流系统、销售终端提供给消费者供其选择,消费者为这种服务支付相应费用。零售企业的本质是以其广泛、专业的商品知识,庞大的采购、物流、销售、服务体系,帮助消费者从成百上千种同类商  相似文献   

11.
1.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一些商家为谋取暴利,大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某消费者在一个服装展销会上购买了一件“华伦天奴”牌服装,后来发现这件服装既无生产厂家名称、也无生产地址,属于假冒产品。据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服装展销会上销售的服装、鞋帽等很多都是“三无”产品和假冒产品。在此提醒消费者,在各类展销会上购买商品,应加倍留心商品质量。2.广告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消费者。广告具有传播广、影响大等特点,所以虚假广告极易误导消费者。有消费者投诉某品牌去…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一切营销活动要从顾客需求出发 ,以顾客为中心 ,真正把消费者当成上帝。在商品供过于求的条件下 ,企业要想保持和扩大忠实的顾客群体 ,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必须善于关注消费者的需求 ,有针对性的制定企业促销策略。投其所好萝卜白菜 ,各有所好。了解消费者的兴趣和爱好 ,而后针对这种兴趣爱好组织生产和销售活动 ,是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一个成功的企业 ,应该始终把视点聚集到消费者的好恶上来 ,不能够“我生产什么 ,就销售什么” ,而应该“消费者喜欢什么 ,我就生产什么 ,销售什么”。随着经济发展 ,收入增加 ,消费者在满足生存需求之…  相似文献   

13.
了解不同类型商品之间消费者在评论内容中的对物流服务的关注度差异,商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物流策略,增加销量。以天猫商场(tmall.com)体验型商品和搜索型商品的在线评论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验证了消费者购买体验型商品和搜索型商品后在内容维度上的差异。相对于体验型产品,消费者购买搜索型商品时更多地关注物流服务的内容,反映了消费者购物时的不同期望。根据研究结果,在销售搜索型商品时应着重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包装是产品推广的重要环节。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销售人员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后,发现了著名的杜邦定律:即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和装潢做出购买决策的;到超级市场购买的家庭主妇,由于精美的包装和装潢的吸引,所购商品通常超过她们出门时的计划数量的  相似文献   

15.
时下,消费者在逛商店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反季商品热销的场面。一些名牌服装4~6折,更有甚者打到了3~4折。反季商品由于价格便宜,很受部分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有不少消费者购物只注重价格,而不考虑商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的消费者看见别人买,自己也跟着“抢”,把商家的“库存”变为自家的“箱底”。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部分商家常以“打折反季商品不退不换”为借口,不提供信誉卡、发票等购物凭证;更有一些商家利用反季销售,倾销“问题”商品。而消费者购买反季商品后一般不会马上使用,只能等到适合季节再用,有的商品在消费…  相似文献   

16.
正新《消法》第十九条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本次调查显示,76.00%的参与调查者知道新《消法》规定经营者对其生产、销售的存在质量缺陷的商品或服务须担负及时召回的义  相似文献   

17.
知识营销——开启市场的金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商家纷纷叹息,但也有不少老总们不以为然:“生意难做,在于人做。”的确,市场经济,商机无限,看你怎么去把握。 长沙友谊集团创办友谊顾客学校,连续免费为消费者举行了11期关于消费者权益、商品知识的授课,场场火爆,好评如潮;南京新百公司主动为购买高科技商品的顾客事先提供科普培圳,受到顾客的普遍欢迎,该公司所属新百货商店销售日趋红火;上海交  相似文献   

18.
当前,市场商品种类繁多,消费者有了丰富的购物资源。但大多数商品生产厂家因企业规模不同,重视质量意识不一,造成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要选购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看商品是否有产品合格证看是否有产品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是否标明了产品规  相似文献   

19.
自有商品经济以来,自产自销是商品生产者责无旁贷的任务。生产什么销售什么也成了不变的规律。生产者或厂家要么将自己的产品直接与消费者见面,达到交易的目的;要么通过商场、商店、批发商销售自己的产品。这一商品流通的传统形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育的日趋成熟。 随着商品经济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人们已经发现眼前的东西几乎都变成了商品,社会上的人、才、物统统都成为商品,每天都在交易着。而产、供、销的方式和渠道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化。这种变化由个别到普遍,由企业生产的专用产品到家庭需求的耐用消费品和日常消费品,凡此种种,谁生产谁销售的格局正在悄然消失。  相似文献   

20.
购货凭证,是商品交易中的必要证件,它能证实买卖双方购销物品的时间、品种、价格、金额等,是消费者进行索赔时的重要证件。然而,经营者拒开购货凭证的行为、消费者不索要购货凭证的情况时有发生。消费者常因手中没有购货凭证,致使投诉不能得到解决。其原因无非是认为购货自用,家庭不记帐,凭证可有可无;认为国营商店可信程度高,不要凭证;也有的丢失了凭证。当发现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时,才知道凭证有用。假劣商品充斥市场的同时,拒开购货凭证的经营者也愈来愈多,其原因有:拒开购货凭证可减少纳税;可减少售后之忧;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灭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