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德华银行成立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次年1月1日正式开业。该行总行实际设在德国柏林,在中国上海设立的机构最初称为分行,后来称为总行,另任天津、北京、广州、汉口、青岛、济南等城市设立有分行。  相似文献   

2.
四国银行团—六国银行团—五国银行团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在中国设立了几十家银行,其中有1865年设立的汇丰银行(英)、1890年设立的德华银行(德)、1893年设立的横滨正金银行(日)、1894年设立的东方汇理银行(法)、1896年设立的华俄道胜银行(俄)和1902年设  相似文献   

3.
刘鹏 《中国金融》2004,(14):62-63
光绪23年(1897年5月),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9年后(1906年5月),信成储蓄银行也在上海创立。从此,民族资本银行在中国开始快速发展。1912~1927年,全国新设银行186家。  相似文献   

4.
从什么时候才有银行?最早的银行是意大利1580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银行。其后,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德国在汉堡、英国在伦敦也相继设立了银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初银行得到了普遍发展。我国第一家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是在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成立的。什么叫“银根”?银根是旧中国商业、金融用语.反映  相似文献   

5.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它是由盛宣怀奏请清廷批准后,于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前,英、法、德、饿、日本等国在华开设的银行已达20多家.这些外国银行几乎垄断了我国的国际汇兑业务与国内的金融市场,并通过贷款,大有控制清政府财政的趋势,中国传统的钱庄业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相似文献   

6.
许彬 《金融博览》2012,(14):70-72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成立于1897年,创办人为清政府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后第二年开始发行钞票,也就是光绪二十四年纸币。在上海的银行博物馆里,藏有国内最为完整的中国通商银行纸币,其中有两枚是存世孤品。  相似文献   

7.
股市诈骗引起的金融风险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英国商人麦边在上海设立兰格志拓殖公司,谎称在澳洲拥有大橡胶园。1908~1909年间,国际橡胶行情上涨,麦边等人广募股份并哄抬股票价格。1910年3月,待股票市价超过面值27~28倍时,麦边等人已把股票脱手,远遁外洋。外商银行同时追索以股票为抵押的贷款,股价骤跌,形同废纸。清政府两次以财政收入(盐厘)提保向汇丰、东方汇理、德华等银行举借外债。这场“橡皮股票风潮”造成我国几千万两白银的流失。  相似文献   

8.
常石 《金融博览》2012,(1):20-21
说起交通银行在上海的老大楼,不能不提及中山东一路老交行(现上海市总工会大楼及前身德华大楼)和江西中路新交行(金城大楼、浙实大楼)这四座老建筑。现在的市总工会大楼,抗战后由交通银行兴建,其前身德华银行大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败国德国划归交通银行使用。现在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营业部所在的两幢大楼,解放前则分别是金城银行大楼和浙江实业银行大楼。  相似文献   

9.
北京的银行     
我国最早的银行是1897年(清光绪23年)在上海建立的中国工商银行,随后设立的北京分行则是北京的第一家银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比最早进入中国的英商丽如银行足足迟了半个世纪。筹设经过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人是当时任督办铁路事务大臣、掌管多家洋务企业、刚刚接办汉阳铁厂的盛宣怀。他于1896年11月1日向光绪皇帝上奏《自强大计折》并附“开办银行片”,可以说是筹设这家银行的开始。他认为,中国开办铁厂,不能不办铁路,办了铁路就不能不办银行;银行应由商家来办,但官方予以扶持;除办理各项存款、放款和汇款外,还可发行钞票、经办国债、铸造银元;总行应设在商业繁盛的上海,新设银行的用人办事,以汇丰银行章程为准则;将来设立国家银行,与通商银行可并行不悖。皇帝阅后批示:交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户部  相似文献   

11.
外国资本银行入侵后,中国原有的钱庄的一套信用手段成为可以被他们利用的工具。中国自己虽于1897年设立第一家银行,但银行制度特殊作用的发挥,则是在二十世纪初一批银行相继开设之后。从二十世纪初成立的大清、交通银行看借贷资本的兴起 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以其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和它的创办人盛宣怀的声望而为世人所瞩目,但对于1905年成立的中国人自办的第二家全国性银行户部银行(1908年玫名为大清银行),尽管它吸收的存款远比中国通商银行为多,却很少有人注意。要弄清我国借贷资本的兴起,就要对这一段的金融历史加以了解。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户部银行和交通银行。户部银行成立于1905年8月,设总行于北京,同  相似文献   

12.
《银行家》2014,(2)
正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组织架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简称KfW)成立于1948年,是一家比德国联邦政府更早成立的银行,也是唯一一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全资拥有的政策性银行,代表着政府经济合作与发展部,承担着促进德国和欧洲经济发展以及德国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中的融资、贷款等职能。从性质上来看,KfW是典型的政策性银行。它在《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促进法》  相似文献   

13.
西门子成立于1847年,总部设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经过160多年的发展,业务已经遍及世界190多个国家,是世界上最火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业务涌盖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医疗器械、家用电器产等多个领域。西门子集  相似文献   

14.
邓娟 《金融博览》2007,(1):72-73
19世纪末.继第一家外国银行——丽如银行在中国成立以后.各国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于是.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银行.以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盛宣怀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1897年在盛宣怀等人的努力下,近代中国首家华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5.
1897年5月27日,盛宣怀力挽狂澜,取得了清政府的许可,在上海成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从酝酿到创立,期间始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一方面,通商银行需要面对来自西方列强的觊觎和外资在华银行的干预。控制中国海关大权的英国人赫德曾扬言招集华资开设中英银行,企图争夺商股以扼杀中国人自办银行的目的;俄国则想把1895年成立的华俄道胜银行变为华俄合办,以扩充业务、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上海三十日电]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去年在上海市先后成立的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包括新华银行等十二家公私合营银行),(?)业、金城、中南、大陆、联合银行总管理处,金融业第一联营总管理处(包括十四家银行、钱荘及信託公司),金融业第二联营总管理处(包括二十八家银行、钱荘、信託公司)以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最早设立的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清光绪23年),是清末洋务派官僚投资和控制的一家资本主义银行.该行从筹办之初到辛亥革命爆发,实权主要操纵在清政府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手中,总行设在上海,1935年因滥发银行券发生挤兑,由官僚资本银行加入“官僚”改组成“官商合办”银行,为四大家族所控制,是“小四行”成员之一.解放后,官股由人民政府接管,1957年12月与其他行合并组成公  相似文献   

18.
交通银行大楼成立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交通银行,系清政府为赎回京汉铁路和经办铁路、电报、邮政、航运四项事业的收付而设立的一家“官商合办”银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总行由北京迁至上海,成为政府特许发展全国实业的银行,也是旧中国发钞历史最悠久的银行。在长达数十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成立于1897年,创办人为清政府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通商银行成立后第二年即发行钞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光绪二十四年版纸币。上海银行博物馆馆藏有国内最为完整的通商银行纸币,其中就有两枚是存世孤品。  相似文献   

20.
钟祥财 《中国金融》2003,(23):59-59
盛宣怀,江苏武进人,1866年考 中秀才,四年后成为李鸿章幕僚。他不仅是晚清朝廷的商务、海关、邮传、币制要员,而且亲身参与若干新式企业的创建和经营,担任过轮船招商局督办、中国电报局总办、华盛纺织总厂督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总经理等职。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中国人自己筹资并管理的第一家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