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始,党的金融事业已走过百年春秋,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当年在夹缝里萌芽的幼苗已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回顾金融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红色金融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从井冈山到延安,再到石家庄、北京,红色金融始终一脉相承.不同历史时期,党始终把握着金融事业发展的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服务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周小川 《中国金融》2012,(21):10-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只有金融安全稳定运行,才能充分有效地实现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合理高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一直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支持革命战争和创立新政权、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指引我国金融事业实现  相似文献   

3.
王钰婷  李新功 《征信》2021,39(8):16-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发展已历经百年.百年间,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始终以人民为根本,在各个时期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革命战争时期、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这三个时期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金融发展历程,缅怀先辈们不屈不挠、勇于创新、不惧牺牲的红色精神,激励我们要继续矢志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借鉴历史中可贵的金融实践经验,在保障金融发展行稳致远的同时利用科技优势大胆进行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事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金融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家银行实践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单一银行体制探索,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多元化金融体系构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推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道,积累了五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即坚持以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符合国情的金融发展模式、坚持对金融系统的严格管控、坚持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和坚持依法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5.
山成英 《青海金融》2023,(11):24-3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开始探索建立农民大众的金融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红色金融事业,为筑牢红色政权的经济基础、提供革命战争的经济来源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的红色金融发展特点,分析红色金融在筹措军事资金、促进经济建设、保障民生和稳定政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这一基本结论。为民初心、大胆创新、艰苦奋斗等核心精神孕育的红色金融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色金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普惠性金融服务体系,解决了占世界人口比例最大弱势群体的金融权问题,创造了中外史上诸多金融奇迹。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到中国人民银行建立,除了三大母体来源之外(西北农民银行、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其他红色金融体系陆续归一为人民银行序列,赓续了红色金融血脉,奠定了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基础。红色金融初心与使命内生于党的宗旨,服从服务于党的奋斗目标,在党的不同历史阶段,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建立了不朽功勋,彰显了红色金融之伟力。“一五”时期,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大一统”红色金融体系助力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东北工业发展巨大成就。抚今追昔,百年红色金融演变发展史,用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伟力巨大无限。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时代,中华民族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值此主题教育学习之际,我们应该从红色金融资源宝库中汲取力量,坚定红色金融道路自信,激发奋斗精神,凝聚钢铁金融意志,以红色金融之伟力应对任何挑战,再创红色金融辉煌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中国红色金融起源于大革命时期,在革命战争时期壮大。红色金融与军事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红色金融不仅直接为军事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促进根据地经济建设,进而为人民军队提供了稳定的战略后方。军事胜利则为红色金融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进而推动红色金融的发展。本文在梳理红色金融历史文献和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红色金融与军事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即将在7月迎来100周年华诞。100年来,中国社会历经沧桑巨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华章。回望百年,自建党之初,我党就高度重视经济和金融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红色金融斗争和艰苦卓绝的探索实践,为解放后的上海、为新中国的财政金融事业奠定了基础。为隆重纪念建党100周年这一伟大的日子,本刊特别推出《红色金融》专栏,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金融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讴歌红色金融工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怀和卓越的智慧,力求折射出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必然规律。百年恰是风华茂,红色金融铸辉煌。让我们一起记录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的高光时刻!  相似文献   

9.
冯怡 《中国金融》2022,(12):97-98
<正>北海银行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红色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奠基行之一,为革命战争胜利和开创新中国金融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北海银行的会计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为北海银行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北海银行以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为宗旨及勤俭节约、纪律严明、为民理财的会计工作传统是中央银行会计工作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金融业如何在发展中传承红色基因,并从红色金融史中获取智慧进而解决当下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重点研究的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深入分析红色金融的内涵以及发展意义,并系统梳理红色基因的本质特征,指出红色金融具有“政治属性”“金融为民”“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敢于斗争、艰苦奋斗”以及“清廉金融”等基因特质。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金融体系、推动新时代金融工作者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武装创建的全国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建立全国性苏维埃政权的伟大实践;其后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金融组织的伟大尝试。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的货币是中国共产党发行货币支持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成功创举,对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冀南银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金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年代在货币金融领域开展对敌斗争的光辉范例.冀南银行作为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官方银行,在其存续期间,面对复杂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坚决开展对敌货币斗争,积极推进根据地经济建设,有力保障军需民用物资供应,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冀南银行立足根据...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江西先后创建有井冈山、东固、闽浙赣、湘鄂赣、湘赣等革命根据地以及当时区域最大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随着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建立及发展,根据地的金融工作者为支援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建设,相继建立金融机构,发行苏区货币,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金融事业。江西红色金融事业在共和国金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安源工人消费合作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14.
从闽西工农银行的创办背景、发展轨迹、职能定位、经营核算、业务模式看,这种特有的金融实践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性质客观认识的成功举措,也是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开创红色金融事业的奋斗史。其为巩固红色政权、支持苏区经济发展、改善平民生活,以及成立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乃至发展新中国金融业等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大格局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在转型,金融模式亦随之转变。当前,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金融改革与创新,大力发展新金融。文章阐述了新金融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联系与区别,分析新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一系列新金融实践探索,剖析新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杰英  李兴超 《征信》2021,39(11):24-27
1921-1949年红色金融逐步从弱变强、从局部探索走向统一,并形成体系.在"为人民服务"的金融初心下,红色金融功能不断提升,金融管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与红色金融一脉相承,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现阶段表现为服务实体经济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金融功能与效率的提升是实现金融初心的手段,改革开放与创新是金融初心的继续传承.  相似文献   

17.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在支持革命战争,发展工农业生产,巩固红色政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红色金融机构入手,梳理其演进脉络,总结经验启示,有助于全面理解红色金融机构的演进历程,深化红色金融史研究,并且对推进我国金融业深化改革和稳定具有深远意义。鉴于鲜有文献对革命战争时期红色金融机构演进全貌进行梳理,本文分别对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红色金融机构的演进脉络展开研究,分析此间业态、业务、市场定位与服务宗旨、设立主体、资本金来源、领导人和其他从业人员组成、主管单位等变化,提炼出对当前金融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1日)金融学科的建设和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与金融事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1978年开始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逐渐突破过去那种高度集中型的金融机构体系,朝多元化体系方向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国金融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以黄达教授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教育界,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2006,(18):44-44
在秋风送爽的日子里,《中国金融》杂志迎来了总第600期出版,在此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56年来,《中国金融》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服务于新中国金融事业的改革发展.与之共同成长、壮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杂志不断开拓进取,以“大金融、宽口径、全方位”的宣传视野,打造金融媒体品牌,成为广大读者的好参谋、好助手,是国家开发银行等各金融机构员工十分喜爱的刊物。  相似文献   

20.
陈旭东 《金融博览》2021,(15):34-3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到1934年10月长征开始之前,中国共产党在瑞金进行了治国理政的最初实践探索,建立了适应革命战争需要的国家机构和体制机制.其中包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成立与运转.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金融实践探索,彰显了共产党人坚持理想信念、勇于探索尝试、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是红色金融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为支援革命战争、发展苏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现代金融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