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国跨入新世纪伊始,就进入了小康建设的新阶段。在我国这一宏伟的建设目标体系中,西部地区的小康建设尤为重要。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如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分析了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辽宁经济统计》2009,(2):38-39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如期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较大难度,农村全面实现小康任重道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看,2007年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42.1%。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62%,走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2/3,估计再过8年左右可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前几年,我们提出了全面小康的6大类18项评价指标。这几年每年根据统计数据,对全国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估。2005年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加快、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全国的情况看,2005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了28.2%,比上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从6大类指标来看,2005年是2000年以来提高速度最快、进展非常明显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张晶 《数据》2013,(2):37-37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对此,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积极应对挑战,发挥优势,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冯立新/孙勇报道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已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萧灼基教授首先表示,经过全国人民20年的努力,我国已于20世纪末胜利实现总体小康。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还有很大差…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科学总结了过去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通过反复地学习,结合住宅与房地产业的实际,我深深地感到,江泽民同志的报住宅与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必须使广大市民的住房全面达到小康水平,而城镇居民的住房全面达到小康水平,必须切实解决广大中低收入住房户的住房问题,必须全面建立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一、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到2001年底,全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10.5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末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根据指标测算到1997年我国已走完温饱阶段5/6的路程。预计到2000年,全国总体平均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有3/4的入基本上能过上小康生活。从《全国人民小康生活的基本标准)规定的五方面看,经济水平已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实现程序为89.85%,入口素质实现程序为80.27%,精神生活实现程序为97.05%。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已达到小康标准的90%,其中经济发展十平实现程序为98.5%,物质生活水平实现程序为98.9%,人口素质已基本实现,精神生活实…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总体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有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适度与不适度之分.  相似文献   

9.
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1.西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西部。如果西部新农村建设不能取得实效,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目标。2.西部新农村建设为开创西部新局面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社会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摘荟萃     
《数据》2003,(7)
全面建设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差异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到2002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仍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仅相当于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3%。而按照全面小康的目标,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总体小康的侧重点是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的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不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特别注重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水平相差较大。西部地区10个省市区,面积占全国的一…  相似文献   

11.
资讯宽频     
中共十五大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5年来,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主要目标如期实现:1.进入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如今已成为现实,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说:“到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到200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2.
李珍 《宁夏审计》2010,(4):13-13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开启西部地区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局面,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对于加快我区跨越式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审计机关,要为促进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消费的制约因素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持续低迷(一)现阶段我国主要商品供过于求的比例与人民生活水平相比显得过高。据统计,1995年—2002年全国市场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分别为:14.6%、9.1%、31.8%、33.8%、80%、79.6%和86.3%,2003年在90%左右。另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2年我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程度为13.1%,其中,中、西部分别为9.8%和-14.1%(负数表示没有达到2000年全国农村总体小康标准平均值);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更大。在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与世界尚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主要商品供过于求的比例过高,反映出我国总体消…  相似文献   

14.
马士龙  张来成 《数据》2006,(2):22-23
近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综合评价方法,北京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2000年—2004年北京农村全面小康程度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到2004年,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18项指标中,实现程度达到100%的指标从6项上升到9项,实现程度在60%—99%之间的指标从3项上升到5项,实现程度在60%以下的指标从9项下降到4项。北京农村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81.7%自2000年—2004年,北京市农村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从57.6%提高到81.7%,提高了24.1个百分点。2004年,北京农村全面小康社会6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开宗明义就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一、“新三步走”战略的确定在我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00年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胜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战…  相似文献   

16.
一、加速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阶段 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距离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期限只有5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数据显示,到2007年,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72.9%,比2000年的59.3%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1.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资讯平台     
七成人奔小康国家统计局测算结果显示,到2000年年底,全国总体平均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有3/4的人能过上小康生活。据小康研究课题组研究报告显示,从《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规定的五方面看,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94.6%、88.4%和91.5%。到2000年年底,预计全国总体平均将实现小康初始水平,约有21个省市区,占总人口68.8%的人口,即8.48亿左右人口基本能达到小康水平;有18.87%即2.33亿人口接近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江苏省泰兴市委、市政府提出在2000年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县级市之一。“十五”前3年,泰兴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幅达到12.6%。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成为今后7年泰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十五”前三年,泰兴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  相似文献   

19.
完善“小康”江泽民在报告第三部分提出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此,可以结合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的话来作一解释。所谓低水平,是说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  相似文献   

20.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全面小康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康的难点又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对照全面小康定量的指标,我们分析可以看出,到2020年,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广大农村,距离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有的地方差距还相当大。首先,差距最大的地方是农民收入。收入水平在农村地区差距在拉大,不仅是城乡收入在拉大,农村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也在拉大,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1。尽管近两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