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后,四川省达州市农村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2015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10.8万人,劳务总收入295亿元。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采取优化创业环境、打造创业基地和展开创业培训等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较好效果。2015年,全市返乡创业农民工达到58712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区各地各部门狠抓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就崇左市而言,建市6年来,累计有93619名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推进了该市劳务经济的迅猛发展,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达41.34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9%;劳务经济总收入31.13亿元,接近全市财政收入水平,占农村人均收入的1600元。同时,经过培训后的学员,掌握了一门以上技术,实现了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月工资提高300—500元。  相似文献   

3.
劳务经济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在发展劳务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政府在劳务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政府正确引导、管理与服务是促进劳务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秭归县把开展技能培训、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探索出了一条抓劳动力培训转移促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一、统一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氛围为较好地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安置和脱贫致富问题,我县由主要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富余劳动力集中地、劳务输出集中地和劳动力转移先进地区调查研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深感秭归要脱贫,必须转移富余劳动力;农民要致富,必须狠抓培训提高素质。为此,我们确定了大力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发展劳务…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提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输出农村富裕劳动力,是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主要渠道之一。欠发达地区要把劳务活动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劳务产业,由农村的“副业”提升为“主业”,发展壮大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6.
韩克菌 《发展》2012,(3):37-38
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多年来,始终坚持把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作为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实践,积极探索,常抓不懈。尤其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创业就业并举、外输内转结合、培训维权齐抓”的工作思路,以帮助农村贫困妇女和城市失业妇女就业创业为目标,以打造甘肃家政系列品牌为重点,以贫困地区妇女劳务培训项目为载体,为提升城区家庭生活质量、开拓妇女灵活就业空间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攸县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县,全县拥有劳动力38.42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20万人。为将这一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全县劳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从1988年到现在,全县年均向外输出劳动力8.5万人左右,累计赚回劳务收入65多亿元。1998年,全县对外输出劳动力12.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2.2%,劳务收入达7.5亿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7%。其中,仅深圳市攸县籍“的士”从业人员就达8700多人,包租或购…  相似文献   

8.
重庆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分析表明: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整体具有正效应;长期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负影响,劳务收入不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原因。重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民收入持久增长须兼顾劳动力资源与农业自然资源禀赋,走劳务经济与特色资源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边拴寿 《发展》2018,(10):23-23
把劳务产业作为助推精准脱贫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坚持把劳动力就地就近输转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探索完善了"五动"劳务产业发展机制,为打造"灵台智慧劳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胥波 《发展》2005,(11):10-11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大做强劳务输转这一大产业,是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综合措施之一.甘肃省皋兰县现有农业人口15.05万人,农村劳动力7.79万人;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5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6.7%.近两年来,全县已累计输转劳动力5.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8400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劳务输转1.74万人次,占全县富余劳动力的69.6%,收入3283万元.在劳务输转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五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崛起 ,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党要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 ,就要着手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正确理解这一问题 ,必须加深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坚持党的理论基础的认识 ,准确把握中央的有关精神 ,积极审慎地做好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海清 《乡镇经济》2008,24(6):71-74
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有密切关系。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根本条件;可以加大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出,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可以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劳动办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途径;可以促使农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为农民创收提供条件;可以改变农民对未来的收入和支出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解决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扩大内需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文章指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劳动环境、劳动关系、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契机。要保证理论的生机,就必须使理论与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赴俄打工经商的人大量增加,中俄劳务合作也得到很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着眼现时,开辟未来;重视劳务合作,搞好组织培训工作;劳务人员应自觉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加快构建和完善县域经济市场化提高农业竞争力,要取消各种带有排他性、歧视性和垄断性的政策,消除市场上的种种关卡、壁垒.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要和本县的资源条件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杷市场导向和发挥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充分发挥我省城市(镇)的中心作用,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应扩大农业方面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鼓励兴办"三资"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建立起健全有效、分工明确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就必须加强和改善我省县域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进一步认真做好县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从主要是管理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转换到主要是对县域经济的宏观调控上来.  相似文献   

16.
张颖  辛爱洪 《科技和产业》2024,24(4):101-108
选取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K-Means聚类分析法对我国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就业水平进行测度评价,通过面板模型、分维度回归、门槛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就业水平二者均在时间趋势上呈增长趋势,空间特征上均表现为东部高、中西部低;数字经济有助于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信息化发展、数字交易发展、数字金融普惠发展能显著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互联网发展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不显著;数字经济对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作用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不同地区的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The label "Keynes–Negishi equilibria" is attached here to equilibria in a monetary economy with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product and labor markets where business firms and labor unions hold demand perceptions with kinks: as posited in Negishi's 1979 book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of Keynesian Macroeconomics . Such equilibria are defined 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and shown to exist.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are briefly discussed in a concluding section.  相似文献   

18.
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与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刚  龚维  齐少虎 《新疆财经》2012,(4):54-59,65
加速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对新疆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内其他省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排名较后,要提高其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重点是提升工业化质量以及工业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采用Weaver-Thomas模型和综合分析法对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认为现阶段新疆应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循环经济工业主导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令世人瞩目,究其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政府行政的开放、经济政策的开明和干群工作的开拓不失为根本所在。他们从"无为"中求"有为"、积小溪以成江河、植草根以成大树、借文化带动经济,形成了浙江经济发展中所特有的创业精神、创新理念和发展模式。这些都值得我们在实施安徽东向发展战略、加速安徽崛起,特别是进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加以认真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