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从1984年到2004年正好是科龙发展的二十年.把科龙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放在一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科龙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在政府的积极指导下完成的。科龙的发展应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乡镇企业的崛起与科龙的初期成长。第二“稀释型”改革与科龙的股份制探索。第三,“退出型”改制与科龙的民营化重组。第四.新科龙的战略性整顿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风雨中飘摇的科龙终于有了新的接盘手,从顾雏军时代到海信时代,科龙是否可以马上走向新生?事实上,科龙的困境不是暂时的,而是从战略上陷入了根本性的迷失;科龙的问题不是局部的,而是企业整个法人治理结构的全局性问题;科龙不是生了一个毒疮,只要挖去便可恢复健康,而是从千年伊始,便进入了“非典”阶段。已经惹下一身是非的科龙掌门人顾雏军毫无悬念的资本运作表演,只是一个百足之虫的苟延残喘而已  相似文献   

3.
科龙“易主”掀巨澜从一个乡镇农机维修小厂,到中国第一大制冷企业,而后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集团,科龙在外人眼里,无论是产权结构、管理体制及创新机制,均堪称中国乡镇企业的典范。然而,科龙连续9年保持中国制冷业销售第一的业绩,在2000年被轰然打破。也就是这一年,一个真实的科龙凸现出来:“大企业病”缠身,机构臃肿,冗员多,发展缓慢,决策层知识结构低下,多年来维持“粗放”式经营……众多问题集中暴露在2000年,该年度出现6亿多元亏损似乎顺理成章。据科龙方面透露,痛定思痛,经过一年多的调整,科龙…  相似文献   

4.
王凯 《新财经》2007,(5):34-38
1998年12月,科龙创始人潘宁悄然离任。从王国端执掌科龙开始,到屈云波北兵南降,再到顾雏军高调接手,科龙始终处于多事之秋。八年来,科龙从一个如日中天的中国家电企业,沦落成资本玩家的掌上玩物,欠债累累,屡遭兼并,其情其景,令人嗟叹。中国企业因并购而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者,早已屡见不鲜。海信对科龙的收购会是怎样一种结局?关心者众,观望者也大有人在。进入2007年5月,海信收购科龙已经600多天。在这600多天中,一向以稳健经营著称的周厚健给科龙带来了什么?风雨飘摇中的科龙又让海信承受了什么?2007年4月6日,海信人接受了《新财经》的采访,记者带着许多人对海信的猜测、疑惑,但更多的是关注,走进了顺德,走进了科龙。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未来改革的方向。三十年国企改革的逻辑包括:从放权让利到产权改革、从享受保护到“泯为众企”、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从中可以得到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垄断企业推向市场以及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祸起科龙收购这个故事开始于2001年我对科龙的收购。这一年7月,佛山市顺德区政府通过投资银行主动找到我们,洽谈科龙收购事宜。之前的一年,科龙已亏损8个亿。但谈判的时候,科龙刚做完半年报,有1000万的利润,他们要价5.6个亿,而且非常牛逼哄哄地。我心想,既然没有诚意就算了。没想到,到了9月底,毕马威做  相似文献   

7.
一、国有上市公司中的治理、管理问题 吴敬琏以1993年为分界点,将我国的企业改革划分为“放权让利”阶段(1993年之前)与公司化改革阶段(1993年之后)。由于着眼于增强企业活力的“放权让利”改革逐步触及到产权问题,界定所有权、明确排他性产权的公司化改革应运而生。在公司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企改革采取了“抓大放小”的分层次战略,中小型国有企业基本通过卖给企业内部、卖给私人、  相似文献   

8.
关于实行品牌延伸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我们周围出现了用同一品牌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或劳务的现象,如海尔有海尔洗衣机、海尔电冰箱、海尔空调器……,科龙有科龙冰箱、科龙空调……等等,似乎只有一个品牌能包容所有的东西才肯罢休,这些即是所谓的品牌延伸现象。实行品牌延伸策略行不行?实行了品牌延伸策略有何利弊?如何实施品牌延伸策略?是摆在企业家面前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品牌延伸策略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几种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统一使用一个品牌。一般而言,企业实施品牌延伸策略可以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使企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最有效的利用。特别是大型…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为了找准企业改革的基点,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吸取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1.改革起步隐含逻辑的深刻启示。12年前,在不允许、也不可能对改革制定全面系统行动方案和理论准备的情况下,我们从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入手,开始了企业改革。从恢复厂长基金、实行利润留成,到两步利改税,搞全面承包。企业普遍地感受到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的存在,由此启动了作为社会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经济单位或“经济细胞”的活力的复苏。以此为起点,逐渐冲破了传统的集中计划体制的种种樊篱,生成了由企业自身活动确定产供销的“市场”,使企业有了自我施展才能的舞台。这样,抓住国家与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来启动改革,较之以往历次体制变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蕴含着改革走向纵深的逻辑展开的深刻启示。2.《决定》提出的以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十分正确的。经济生活的实践证明,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时值改革开放30年,在这个节点上,认真梳理改革以来发生的各种变化,在理论上、实践上均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变化无疑是各种变化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对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都具有相当的影响,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标志。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与企业同构、到改革之初政府对企业的放权让利、再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直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提出,在此期间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所出现的各种变化以及这一过程本身,都能够让我们看出改革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改革过程的梳理和对改革逻辑的阐述,能够得到很多启示与结论,对今后的实践和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企业改制中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改制中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仲禾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明晰产权是使改革摆脱前几年困境的可行选择之一。从理论上说,国有资本不依附于任何个人或任何市场主体,它没有一个真正密不可分的企业主体或市场主体作为其所有者,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经营者,都...  相似文献   

12.
西地区的企业改革,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为突破口,以股份合作制为首选模式,从1993年开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96年底以前为起步探索阶段,1997年开始为深化攻坚阶段。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由浅改到深改,由小改到大改,由低层次的产权组合到较高层...  相似文献   

13.
王雨佳 《新财经》2009,(2):16-16
昨天2005年9月,科龙电器被海信空调按净资产价格以9亿元人民币收购。借由此次收购,海信成了国内第一家黑白双电同时迈入第一集团的企业。事实上,科龙可能隐含一系列财务窟窿,然而,海信看重的是科龙在白电领域的品牌、技术、管理能力和营销网络。但是,10月份国庆节期间,海信操作的海信与科龙的强强联合的促销活动,效果却并不好。随即,科龙大量的中高层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也主动离职。  相似文献   

14.
王佰成  张敏 《发展》2006,(5):52-53
2003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的“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从2001年开始的校办企业管理模式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按照中国改革所进行的“试点——总结——分析——推广”范式,清华模式可能成为高校企业管理体制的榜样。由此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学校是否能够完全退出,如何退出。  相似文献   

15.
实现政企分开、企业走向市场并不在于政府对企业多管一点或少管一点,必须通过一套体制设计使政府行政干预的手从企业撤出,同时国家所有者(代表)进入企业并到位,目前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任何重大措施几乎都涉及产权的变动,克服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无论从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还是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角度都触及到产权管理问题,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制已具有十足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目标从实现“六自”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当前,由于企业改制、破产兼并等原因造成银行资产质量低下,资产流失或债务悬空等状况屡屡发生,同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商业银行的改革更加迫切,目标更加明晰,实施方案更加...  相似文献   

17.
惊涛拍岸的20年改革浪潮,中国人的财富增长也历经了几个明显的阶段。“70年代靠体力、80年代靠财力、90年代靠智力”。第一阶段放开了商品贸易,一大批无业人员个体户发了大财,成了万元户或几十万元户。第二阶段放开了生产资料领域,一些人从事更大规模的物资流通和企业生产,个人财富已从万元户发展到百万元和千万元户。第三阶段出现了泡沫经济的代表产业房地产,一批在第一及第二阶段赚了钱的人,携资金杀人房地产,几年下来,成功者的资产已经以亿元或数亿元计算。而目前的第四阶段已到了知识十人才一资本的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相似文献   

18.
尽管市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各种评述,ST科龙(000921)在同意减利1亿元之后,2002年扭亏还是最终被确认。也就是说摘帽应该已成定局。变更后的年报显示,2002年,ST科龙净利润为1.01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3%,冰箱销售额同比增长4%,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7.3%。在利润日趋微薄的家电行业里,这个业绩已属上乘。财务专家清议认为,2002年是顾雏军及ST科龙的一个拐点,毕竟给予ST科龙的只有一年时间了。从年报的业绩来看,ST科龙似乎已经突破了这个拐点,并呈现上扬之势。机制优势民营化机制,使得ST科龙在成本控制方面能够较为彻底的执行到位。“你们…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法人财产权现实主体错位,导致经营者行为失控企业改革从减税让利、放权经营的浅层次改革,进入到理顺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层次改革,从普遍获利的改革阶段,进入到利益格局的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不断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实现健康发展。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政企不分,责任不明,管理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以及经营者热衷于“寻租”而忽视生产的现实,正是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严重失衡的逻辑后承。本文试图从企业产权与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两方面入手来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国有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乏力的问题一、国企产权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从政府干预企业到对企业进行放权让利,再到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以及现阶段正在进行的企业产权改革,对建立和完善国企激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