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闭幕词     
《农村金融研究》2007,(4):54-55
2007年中国农村金融论坛圆满地落下帷幕,在短短的一天讨论中,各位专家、学围绕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开放、深入和充分的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会长、中国农业银行行长杨明生先生做了题为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的主题演讲,从面向“三农”的重大意义和服务“三农”的着力点几个方面分析阐明了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问题,来自政府国家有关部门、金融界、企业界的13位代表发表了精彩的演讲,4位学术界的知名专家,还对演讲的内容进行画龙点晴式的精彩评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现代金融》2008,(12):26-27
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当前,农业银行在县域市场的发展正呈欣欣向荣之势,那么,另一翼——城市业务发展现状如何,是否已为带动“三农”业务发展、为“三农”业务提供强有力财务支撑做好了充分准备,与同业比,有哪些差距,要做精、做大、做强城市业务,还需付出哪些努力?本文就此作了初步调研分析.希望抛砖引玉.有更多人参与讨论和思考: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摆布城乡两个市场的关系.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实现城乡联动、两翼齐飞,为顺利实现“3510”战略目标、跻身现代化的一流银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明确农业银行要进一步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骨干和支柱。祁门县农行是直接服务干“三农”和县城经济的基层行,如何面向“三农”,强化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从分析祁门县域经济金融现状出发,试对服务“三农”问题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宣亚南 《现代金融》2008,(11):11-12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发展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储蓄银行的成立,以及农业银行的股改上市,金融服务“三农”议题被一次次推向高潮。长期以来,人们早已形成共识.即“三农”问题是公共产品或至少是准公共产品.金融服务“三农”无利可图,如果没有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商业化运作就不可能实现有效服务“三农”的目标,或者是不可持续的。然而,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新形势下农业银行服务“三农”与网点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雪芳 《中国金融》2005,(22):19-20
记者:“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主题.这次中央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中央”一号文件”相比,这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内容上有哪些突破?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有义务自觉贯彻执行中央精神,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地处农村经济前沿并与“三农”有着很深历史渊源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三农”建设更是农业银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村金融》2007,(5):63-64
今年3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2007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一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和部分农行行长对农业银行如何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谈了很多真知灼见。中国农业银行行长杨明生在研讨会上提出,农业银行服务“三农”要以县域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并要求农业银行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涉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两个领域,将会对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解决好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下如何服务“三农”问题,是农行成功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支持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关注和重视。近几年.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与“三农”密切相关的农村金融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经济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强大支持。农村金融曾经在“三农”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得如何?今后怎样强化服务功能,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面向“三农”,是农业银行改革的市场定位,是检验农业银行改革能否处理好提高自身效益与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准。风险防范,又是确保农业银行业务经营稳健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到既能为“三农”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又能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化解风险,这是当前农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县域支行工作实际,就服务“三农”及防范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来,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和各部门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的首位。农业银行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为此,就如何充分用好金融资源,把好支持方向,找准工作切入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渭波 《青海金融》2007,(B12):36-39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银行如何面向“三农”,服务“三农”,有效支持县域经济,是当前农行信贷工作探索的重点。本文总结有自身特色的农牧户自然人信贷管理模式,即“刚察模式”,提出了青海牧区行如何做好“三农”服务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丁邦明 《西安金融》2006,(10):34-35
管好用好小额扶贫到户贷款是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提出目前农业银行发放和管理小额扶贫到户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采取措施做好信贷扶贫工作,支持好“三农”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向三农、商业运作”,是农行面临的一个崭新而又有待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当前,农业仍属弱质产业,要解决好服务“三农”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矛盾。就要探索一种在资本回报率不高的领域尽量增加最大效益的模式。因此。农业银行服务“三农”。一定要加强市场细分。通过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和服务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在面向“三农”的过程中创造经营佳绩。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并要求农业银行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在新的市场定位下,农业银行能否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倍受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农行“面向‘三农’”的基本平台,县支行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并通过积极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此,本刊本期“调查与思考”栏目编发了三篇关于县支行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以期全行上下都来关注县支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积极献谋献策,共同推进农业银行的改革进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村金融》2007,(6):46-48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鲜明地提出了农业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要求农业银行充分利用县域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这一定位,使中西部地区农业银行面临着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框架下,担负起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重任,因此需要确定好自己的信贷业务发展重点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的特色项目。农业银行目前已有一系列的产品品牌。文章分析了服务“三农”产品品牌的特色,探讨了服务“三农品牌”创新与营销推广的路途。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家面向“三农”的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三农”服务工作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国家粮食主产区江汉平原荆州农行“三农”服务情况的调研,对农行“三农”服务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深层原因进行了实证调研,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徽农村金融》2007,(4):35-36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