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使用非模型依赖的测度方式计算了2000年以来我国的外汇市场压力并对其波动路径做了分析,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VAR)研究了外汇市场压力与国内信贷余额、市场利率水平等货币政策指标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的外汇市场压力与市场利率在短期内相互影响明显,与国内信贷则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10.
从1979年开始我国外汇市场开始启动,并逐步活跃起来,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提高综合国力,对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对于银行增强外向型功能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在外汇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1990年11月份汇率调整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为配合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自2005年8月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外汇市场改革深度,扩展市场广度,充分发挥市场在汇率发现、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外汇市场得到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外汇市场相比,我国外汇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外汇体制改革,推动外汇交易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17.
一、20世纪末国际社会关于稳定货币和汇率问题的讨论 20世纪末,国际社会就如何稳定经济和货币大国的货币与汇率问题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讨论.这主要是因为频繁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危机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给经济和货币大国带来了不利影响.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与货币和汇率问题有关,因此,如何保持经济和货币大国的货币稳定,如何限制汇率的大幅度波动,如何调整汇率走势,使其能够反映出相关货币国家的经济差异,就成为各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讨论的热门话题.但是,各个经济和货币大国对这一问题关注的程度不尽相同,德国、法国和日本的态度最积极,特别是这些国家的财政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参照Weymark(1997)等提出的外汇市场压力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由三个市场和货币当局构成的中国开放经济宏观模型,利用1994年1月至2008年3月的月度宏观经济数据,估计了模型的有关参数,计算了这一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和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指数。发现1994年以来,除了东亚金融危机时期的个别月份,人民币对美元都面临升值压力。1994年汇率并轨后,在汇率的决定中,市场机制一度发挥过一定作用,但政府干预程度越来越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至2005年汇改以前,干预指数接近于1。2005年7月新一轮汇改之后,汇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步入2003年以来,国际汇市最鲜明特点:美元兑各币种全线下滑。在这一年,“外汇宝”成为投资市场的宠儿。“期权宝”、“两得宝”、结构性存款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种也在重重撞击着国内外汇投资者视线。国内外汇投资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这一切都与美元大幅走软息息相关。美元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