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牌是产品在大家庭的“天之骄子”。大概正因为此,一些企业一旦拥有名牌,便想方设法巩固名牌,提高名牌,发展名牌,把名牌叫得更响,让名牌走得更远,使名牌之花更鲜艳夺目。但名牌文化中也有不和谐的乐章,必须给这些名牌产品生产厂家提个醒。 名牌是企业的生命,借名犹如索命;视成名为大功告成,忽略产品乃至企业形象,又无异于自毁其名  相似文献   

2.
给中国名牌多些关爱倪顺发有消息说,“中国质量万里行”的主帅艾丰先生出任《经济日报》总编后,日前又张扬起“中国名牌”的大旗,在其麾下推出了《名牌时报》。经济日报如此关注中国名牌,这真是令人兴奋的消息。有经济学家戏称,1997年将是“中国名牌”的“牛年”...  相似文献   

3.
名牌是产品大家庭中的“骄子”.正因为如此,一些企业一旦拥有名牌,便不遗余力地巩固名牌,提高名牌,发展名牌,把名牌叫得更响,让名牌走得更远,使名牌之花更鲜艳夺目.但名牌文化中也有不和谐的乐章,必须给这些名牌产品生产厂家提个醒.名牌声誉鹊起之时,便是借名者蜂涌而至之日.名牌是企业的生命,借名有时犹如索命,切莫为一个“借”字所累放眼工商企业,现今各种企业集团层出不穷,“联营”这个词儿一度消失之后又时髦起来.明眼人会发现,这些集团、联营都是冲着名牌来的.当然,成功者不乏其例,但是人心叵测,为“借”字所累的也时有所闻.  相似文献   

4.
去冬以来,哈尔滨国产西装忽然热销起来,过去几年,我国一些高经济收入的男士只认“皮尔·卡丹”等外国名牌,近年来,由于国内一些生产厂家引进先进流水线,服装精工细做,使国产西装从形到神都具备了与名牌抗争的能力,并在国内市场脱颖而出,出现了一些如“仕奇”、“杉杉”、“金士田”等名副其实的国优名牌,随之,我国的男士也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名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叫做“命牌”,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所在。此次亚洲金融风暴,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冲击,但是对于名牌企业、名牌产品而言,所受影响并不大。在欧洲市场上,有个80/20原则,即欧洲主经销渠道销售的产品80%为名牌产品,20%为非名牌(或杂牌)产品。在世界其他市场上也一样,名牌产品永远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目前,在国外许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领域,青岛是中国最早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城市。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青岛市 委、市政府在尊重和把握市场规律的前 提下,率先了提出“名牌战略”思想, 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了一批名牌产 品、名牌企业和名牌企业家,被誉为 “青岛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倒名牌原因分析 在众多企业的沧桑史上,不少著名品牌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往日的光环,或昙花一现,或虎头蛇尾,从此一蹶不振。导致名牌倒牌“变味”的原因诸多,但更多的是来自企业自身。总结得失其主因有九方面: (一)守牌失新 躺在名牌上吃老本是一些名牌产品“变味”失去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一是有些品牌成名之后,丧失了技术创新动力,品牌的科技含量踏步不前;二是一些名牌厂家的新产品开发缓慢,缺乏不断开发新品以迎合市场消费潮流不断变化的意  相似文献   

8.
名牌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知名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这个国家的经济一般是落后的。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名牌方面差距甚大。如世界30大驰名商标,全球500强企业中,泱泱中华大国竟然榜上无名。令人欣慰的是,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已转向自觉地认识名牌、研究名牌、运用名牌。“名牌战略”已成为一些企业家成功的“法宝”。本文对“名牌现象”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发展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已不仅为我国企业界所普遍关注,而且付诸实践,创造了不少国产名牌。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在争创名牌的热潮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举世闻名的霞飞、雅戈尔、健力宝等驰名商标都是乡镇企业创造的。由于名牌战略在中国起步较晚,对其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掌握还不完善,而乡镇企业又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社区极为封闭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乡镇企业在争创名牌过程中,尤其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名牌要“名”更要“民”名牌,当然首先要“名”,“名不响,则行不远”。无“名”,则无所谓“名牌”。…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企业的沧桑史上,不少著名品牌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往日的光环,或昙花一现,或龙头蛇尾,从此一蹑不振。导致名牌倒牌“变味”的原因很多,但更多的是来自企业自身。总结得失其主因有九:1.守牌失新。躺在名牌上吃老本是一些名牌产品“变味”,失去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有些品牌成名之后,丧失了技术创新动力,品牌的科技含量踏步不前;还有一些名牌厂家的新产品开发缓慢,缺乏不断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消费潮流不断变化的意识,“守老不思新”,循守旧框,最后遭到淘汰。2.质量滑坡,一些企业在品牌成名后,片面追求产量,放松了…  相似文献   

11.
十月的东北,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10月20日,由东北之窗杂志社组织的第二期“走进东北之窗”幸运读者“三日游”一行20多人,踏上了本溪、鞍山之旅。为回报广大读者多年来的关心与支持,东北之窗杂志社从去年起,便开展了“走进《东北之窗》”幸运读者免费“三  相似文献   

12.
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武装占领了全东北,1932年又在关东军策划操纵下,成立了满洲国傀儡政府(以下简称“伪满政府”或“伪满”)。从此,东北便沦为日本殖民地。为了把东北变成它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大陆兵站基地,日本对东北经济实行了  相似文献   

13.
名牌与文化     
现在许多地区或企业都在实施“名牌工程”、“名牌战略”。何为“名牌”?“名牌”的内在价值包括哪些因素?一般人以为,所谓“名牌”是“牌”与“名”两部分组成。“牌”实际上是商标的俗称,“名牌”即是著名的商标或驰名的商标。而“名牌”的“名”笔者认为还包涵着另一层含义,即牌子的“名”要正,“名正”才能“言)顺”。要有“名分”,要取得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才能在一个国家扬名,进而在世界扬名,成为真正的名牌。按照国际惯例,广义的商标不仅保护各类商品商标,还保护各类服务,如金融、法律、广告、会计、咨询、设计、教育培…  相似文献   

14.
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日本帝国主义很快完成了在军事上对东北的全面占领,接着又制造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为了在经济上对东北实行控制和掠夺,他们又积极地推行使东北经济殖民地化的“日满经济一体化”政策。何谓“日满经济一体化”?按照日本帝国主义的说法,即“把日满经济合理地融合为一个统一体”,换句话说,就是使东北经济完全依附和从属于日本经济,并为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有汉、唐、明、清不同的关东。明清的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是在山海关修建以后出现的。明代关东与清代关东所指的地域范围有所不同。“闯关东”的说法与清代对东北的封禁政策有关。关东文化是历史时期多民族文化,开发利用关东文化必须打造精品名牌。  相似文献   

16.
“我的眼睛就是尺,我告诉你们,肯定赢了!”2月5日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王濛“大碴子味儿”十足的唠嗑式解说让东北口音又一次“出圈”。“给它整出去”“biè磕着它”……在冬奥首日,东北话也响彻冰壶赛场,让观众们听得“上头”。接受采访的中国香港短道速滑运动员,一张口也“有内味儿”了。  相似文献   

17.
一、名牌的基础是产品质量中央领导同志有句名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后来又说:“质量问题是战略问题”.所以,宣传工作者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品牌的重要性.我们的一些企业对名牌产品不够重视,我们企协系统的报刊宣传也不够.长期以来,我们实行计划经济,国内市场不重视商标品牌,出口产品又是工贸分家,许多厂家的商标是由外贸公司在国外注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赋予一些企业外贸自主权,商标品牌矛盾逐渐暴露了出来.烟台锁厂因“三环”锁商标权问题与山东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发生的工贸双方注册同一商标的矛盾就是一例.据调查,目前全国这一类商标注册纠纷就有数十例.这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需要一个个地去解决.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另一类不重视、不维护自己名牌现象又不时发生.这就是本来已在市场站住脚的名牌,以合资形式被洋牌子吞掉.道理很简单,外商之所以合资,为的就是取消你的牌子.好在近几年,许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00,(7):48-48
针织品以其独有的“弹力——松驰——回复”舒适感深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回归自然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纯棉针织品的主流地位益发不可撼动。也许你想不到,你身上穿的“阿迪达斯”、“耐克”、“小脚板”、“骠马”等世界针织名牌,很可能就出自象山县。目前,已有20多家世界级名牌抢滩象山半岛,在此找到合作伙伴,确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特区展望》2000,(1):8-9
6、优越的交通条件“通”名牌。海南名牌多在东线的琼海、兴隆、三亚,因为东线有高速公路。文昌同在东线,旅游资源丰富,但不通高速公路,旅游“热”不起来,可见交通条件的极端重要性。 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我省旅游名牌虽然各具特色,在全国处在领先地位,但存在问题也不少,主要是:名牌产品、名牌旅游目的地、名牌旅游景区 (点 )、名牌旅游企业和名牌旅游商品,在质量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旅游饭店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房地产不景气,许多公寓楼、写字楼被不加限制地改造为宾馆、酒店出现了供过…  相似文献   

20.
时下,提起“名牌产品”,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那些名牌彩电、名牌冰箱等工业产品,很少有人把它同农产品联系起来。其实,发展市场经济,农业也需创“名牌”,“名牌”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同样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