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王立敏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14-20,125
2012年版《BP 2030世界能源展望》显示:到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将较2010年增长39%,年均增速为1.6%,几乎所有的(96%)消费增长都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尽管可再生能源增速最快(年均增长8.2%),2030年化石能源仍将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80%的份额.全球液体燃料(石油、生物燃料和其他液体燃料)2030年需求总量将超过1 03亿桶/日,新增需求(1600万桶/日)几乎全部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并主要由欧佩克和美洲国家的供应来满足.天然气将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均增长为2.1%,液化天然气和非常规气将在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印发展速度、规模以及中东的供应能力对2030年全球能源前景意义重大.到2030年,南北美洲将基本实现能源独立,亚太地区的能源缺口却不断扩大.这提醒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源强度;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合作;对非常规资源应加强科技攻关和国际合作,实现其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并逐步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世界油气行业长远发展的几点认识和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仍具较大潜力,非常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世界油气资源完全可以满足本世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天然气正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非常规气正在成为重要的接替来源,天然气将逐步突破区域性市场的局限,并将对石油形成有效替代,缓解对石油的需求和压力,对石油价格长期走势产生新影响。非常规资源使全球石油供应格局趋向东西均衡,油气消费重心明显东移,亚太地区将面临更严峻的油气安全问题。油气将长期占据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半壁江山,非常规油气开发将延缓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2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1.8%,至124.77亿吨油当量,远低于过去10年2.6%的增速。能源消费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结果。石油消费增长迟缓,2012年较上年增长0.9%,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石油产量强劲增长2.2%,为石油消费增速的两倍,美国位居增长首位。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增长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美国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而世界其他地区气价呈上涨态势。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天然气与煤炭之间的价差导致二者在发电领域出现竞争。液化天然气贸易出现有记录以来的首次下降(-0.9%)。煤炭生产和消费增长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中国的煤炭消费量首次超过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核电连续第二年创历史最大降幅纪录;水力发电量强劲增长4.3%,全部净增长都来自中国。尽管生物燃料产量下降且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放缓,但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份额继续增加至2.4%。2012年,能源市场为应对世界变化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很多调整与其长期发展趋势是吻合的,但有些调整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4.
《BP界能源统计2010》反映了2009世界能源市场的突出特点,即能源市场在经济衰退与复苏中加速结构性调整: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发生变化,能源资源在全球范围重新分配:经合组织国家石油消费出现持续的结构性下降,非经合组织国家能源消费强度上升;制度因素使石油市场成为唯一的生产比需求下降速度快的市场;周期性产能过剩因素使炼油利润进一步收缩;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包括非常规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在内的天然气供应量持续上升而现货价格持续走低;煤炭市场则根据国际需求新格局进行了最迅速和最有竞争力的调整。2009年尽管经济风云变幻,但是全球能源的长期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并加快了进程: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下降,全球天然气市场整合,煤炭市场日益国际化,新能源地位不断上升。今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水平可望随着投资的增长而进一步增长,这样的变化都将体现在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领域的更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中。  相似文献   

5.
动荡和结构变化是2008世界能源市场的突出特点。《BP世界能源统计2009》中国发布会从多个方面揭示了这一特点。2008年,世界经历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收缩;非经合组织国家的一次能源消费首次超过经合组织国家(OECD);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价格经历了创历史纪录的高点后,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全线暴跌,不仅加剧了经济衰退,而且将影响未来的能源供应。2008年,世界石油产量较上年有所增长,消费则出现了15年来的首次下降,以往紧张的供需关系发生逆转。世界天然气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4.5%、3.8%和2.5%,土库曼斯坦、美国和中国分别引领了储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煤炭连续第六年成为全球消费增长最快的燃料,然而如果去掉中国和印度,世界煤炭消费量是下降的。2008年,尽管世界经济和全球能源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但市场机制较好地保证了能源安全;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能源价格将再次受到考验,从而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BP预测,2012-203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5%,到2035年全球消费量将增长41%,其中95%将来自快速发展的非经合组织国家.世界一次能源生产增长的主力也是非经合组织国家,到2035年将贡献全球72%的能源产量。所有类型的燃料消费均有所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可再生能源(年均6.4%)、在化石燃料中,石油(年均0.8%)增长最慢,煤炭(年均1.1%)增速略高于石油,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年均1.9%),是唯一超过能源总体增速的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全球能源强度正在快速改善,但碳强度下降速度较慢一随着限制排放的政策日趋严格,排放增长速度将放慢,但仍远高于国际能源署全球减排路线提出的“450情景”,欧佩克在本十年期间将减产,闲置产能到2018年将超过60()万桶/日。电力行业将在能源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有燃料都在该行业中相互竞争,成为影响全球燃料结构的最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1997年世界能源市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缓慢,增幅仅为1%。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水电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其中石油消费增长率为2.1%,是198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3)经历了十年的迅速增长后,世界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分别为0.2%和0.6%。(4)煤炭消费增长率下降,中国和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消费大国。(5)中东地区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有明显增加,1997年的消费量比十年前增长了一倍多。此外1997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继续增长,石油产量增长超过消费量的增长。全球平均炼厂利用率有明显提高,中东和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在世界总量中的比例上升。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有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放缓,全球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了2.7%,低于2004年4.4%的强劲增长,但仍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增长最强劲的仍然是亚太地区,增幅达到5.8%.中国经济保持了9.9%的增幅,但一次能源消费增幅从2004年的15.5%下降到了9.5%.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较2004年的强劲增长显著放缓,全球石油产量仅比上年增长了1.0%,石油消费增长率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3%.2005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增长了2.3%,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天然气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增幅为6.4%.煤炭再次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次能源.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2005年煤炭消费较2004年增长了10.9%,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近40%.2005年是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第三个年头,布伦特原油年均现货价格达到了54.52美元/桶,天然气价格被上升的油价拉高.但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都没有出现实际的供应短缺.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世界经济增速的适度下降,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世界能源展望2007》"参考情景"预测,从目前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的增长将超过50%,其中中国和印度合计占增长量的45%;中印一次能源需求都将翻一番多,石油进口量之和将从2006年的540万桶/日增长到1910万桶/日.如果世界各国政府目前正在考虑的政策都能实施,如同"替代政策情景"假设的那样,与参考情景的预测值相比,全球能源需求和相关的排放量就会大幅削减,其中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减少1400万桶/日,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19%;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将比参考情景减少15%,但2005-2030年能源需求仍将增长近90%;印度一次能源需求量将比参考情景低17%.相形之下,在"高经济增长情景"中,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比参考情景中的预测值增加6%.中国和印度遇到的能源挑战也是世界面临的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提高能效的措施是在近期控制能源需求和排放增长的成本最低且最快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埃克森美孚最新发布的《2040年能源展望》认为:到204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从现在的70亿增长到接近90亿,经济产出将翻番,能源需求将比2010年增加约30%;石油仍将是第一大能源,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将增长70%;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上升约60%,到2025年天然气将成为第二大能源。发电业将成为全球能源需求最大、增速最快的领域,居民和商业能源需求将继续从消费者直接使用一次能源转向使用电力。交通能源总需求将增加近45%,其中重型车柴油需求将比2010年增加85%,航空和船舶燃料需求几乎翻番。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引领工业能源需求的增加。全球碳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从2030年到2040年将基本保持不变。科技进步继续推动液体燃料供应量增长和供应种类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从2001年的91.65亿吨油当量增至94.05亿吨油当量,增长了2.6%,世界石油供应略大于需求,大多数地区汽油消费量有所增长,燃料油消费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天然气需求复杂,需求略大于供应;煤炭消费增长是最为强劲,达到6.9%(主要归因于中国煤炭消费的激增);核电和水电消费分别增长了1.6%和1.3%,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猛增19.7%,成为拉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强大“引擎”,200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呈现以下三大特点:(1)能源消费增长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总量的68.5%;(2)石油消费量超过日本,从而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3)煤炭消费量继1999年连续三年下滑后出现巨幅反弹,较2001年增长了27.9%。中国超过美国,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  相似文献   

12.
世界能源消费的增长(除前苏联以外)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已经稳定在略低于3%的水平。各种燃料的消费增长率亦趋于稳定。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的消费量增长最快,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与煤炭竞争,所占比例逐渐上升。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各地区的能源消费也稳定增长。除非经济增长出现偏差或者在能源价格、技术和政策方面发生大的变化,否则,以上趋势都将持续下去。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量数据均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几种资源不可能出现潜在的短缺。对能源资源的分析表明,目前探明的资源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并且近几年的资料证明,资源的发现量大于消费量,关键问题与其说是资源,倒不如说是成本和投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3年6月英国石油公司发表的世界能源统计报告,对199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占40.1%,天然气占22.9%,煤炭占27.8%。与1991年相比,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增加0.2%,其中石油增长0.5%,天然气增长0.3%,煤炭与上一年大体持平,核能和水电消费量有所下降。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经合组织24个国家消费了57.6%的石油,49.8%的天然气,41.5%的煤炭,83.2%的核能和,52.5%的水电。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世界能源市场波澜起伏,由于利比亚局势动荡造成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中断、日本福岛灾难性事故对核能及其他能源供应造成连锁影响,导致世界大部分地区能源价格走高,原油年均价格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而经济复苏之路也是迷雾重重,一次能源消费仅增长2.5%,远低于上一年的5.1%,消费重心正在从经合组织转向新兴经济体,能源消费体系的变化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5.
《BP世界能源统计2011》显示:全球经济的复苏带动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强劲增长,几乎各种能源和所有地区的能源消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由于处于工业化进程的经济体快速崛起及其在全球GDP中占比的不断提高,全球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也相应增长。201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于产量增幅,供需失衡使油价在年底大幅上涨。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均实现了创纪录的增长,未来天然气市场格局将取决于北美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革命向全球其他地区的扩散速度和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增长对天然气市场的影响。煤炭是2010年化石燃料中消费增长最快的燃料;水电的增长超过了10年来的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需要而且已经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在市场机制面前,其未来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比以前付出更多努力,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能源市场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6月12日,BP发布的2013年世界能源统计显示,在全球低迷的经济环境下,2012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124.8亿吨油当量,增速放缓至1.8%,远低于过去十年2.6%的平均增速。在美国下降2.8%的引领下,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消费下降了1.2%;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消费增长4.2%,也低于过去十年5.3%的平均水平。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原油消费41.3亿吨油当量,占消费总量的33.1%,份额连续第13年下滑,为1965年以来的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油价进入超高价区、世界对能源安全担忧加剧的背号下,2008年剑桥能源周暨剑桥能源(CERA)高层年会以“探索能源安全——应对新世纪能源的策略”为主题,聚焦能源安全、技术创新与合作,对全球石油及天然气供求关系、能源政策、能源安全、清洁能源的投资与发展前景、能源界如何迎接需求不断增长的挑战和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认为,全球油气生产面临多方西的挑战:油田优化效果变差,大油田产量递减加快;石油开发需要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石油工业发展的瓶颈;清洁生产及环境压力巨大等。与会代表认为,全球油气供应在未来几十年还将以常规油气资源为主,各国和能源公司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发现更多的资源上,同时也应大力发展非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各国应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合作模式,不断加强和推动地区乃至全球的能源合作,共同推动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8.
埃克森美孚最新发布的《2040年能源展望》认为:到204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从现在的70乙增长到接近90亿,经济产出将翻番,能源需求将比2010年增加约30%;石油仍将是第一大能源,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将增长70%;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上升约60%,到2025年天然气将成为第二大能源.发电业将成为全球能源需求最大、增速最快的领域,居民和商业能源需求将继续从消费者直接使用一次能源转向使用电力.交通能源总需求将增加近45%,其中重型车柴油需求将比2010年增加85%,航空和船舶燃料需求几乎翻番.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引领工业能源需求的增加.全球碳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从2030年到2040年将基本保持不变.科技进步继续推动液体燃料供应量增长和供应种类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国际能源署(1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1》指出,当前世界能源行业面临严峻形势下的新挑战:二氧化碳排放量反弹至历史新高;全球能效指标连续两年下滑;石油进口支出逼近历史峰值。根据《展望》设定的核心情景即“新政策情景”,预计2010--2035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增长1/3;非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占全球增长量的90%,非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政策将成为影响全球石油需求的关键。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石油进口量达到1200万桶/日。报告认为,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在天然气新增需求量中,80%以上将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到2035年,全球天然气贸易量将翻番,增量中超过1/3将来自中国。煤炭的发展前景取决于高效发电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推广。如果CCS在21世纪20年代不能被推广,其他的低碳发电技术就将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担负重任。现有工厂和建筑物已经锁定了2035年80%的碳排放源,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在2℃以内的时间窗口到2017年即将关闭,全世界必须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赵青 《中国石化》2012,(11):67-69
美国"能源独立"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在页岩气开发方面令人瞩目。美国的"能源独立"并非遥不可及。BP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有望于2030年实现"能源独立"。美国"能源独立"路漫长美国消耗着世界20%的能源,却只有世界2%的原油储量。预计到2035年,美国原油产量可达每日1200万桶。这仅是美国目前原油消费的2/3。不过,石油仅仅是能源的一端。美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美国"能源独立"的目标是在石油价格高涨、国际局势日益动荡的背景下确立的。近年影响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