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晓航 《产权导刊》2011,(10):70-71
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有四大史诗传世,它们分别是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赫哲族的《依玛堪》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玛纳斯》不仅流传于中国新疆,也流传于苏联和阿富汗的柯尔克孜人聚集的地区。《玛纳斯》广义指整部史诗,狭义指其第一部。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不同,史诗《玛纳斯》并非一个主人...  相似文献   

2.
诗礼堂位于孔庙东路的第一个院落内,是孔子故居的纪念性标志建筑。《论语》记载,孔子的儿子孔鲤从庭前走过时被孔子叫住,第一次问他学习《诗经》没有,孔子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第二次问他学习《礼》没有,孔子又告诫他:“不学礼,无以立”,孔鲤于是回去学《诗》学《礼》。从此以后,学《诗》学《礼》就成为了孔子后裔的相训。  相似文献   

3.
《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钱而它的生命容量并没有因为其惊人的博大而凝固。 《格萨尔》说唱艺人是世界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艺术家,他们惊人的记忆力和创作灵性如神所授,这种补秘还在延续……  相似文献   

4.
“玉树”在藏语里是“王朝遗址”或“部落遗风“的意思,被喻为万山之宗,百川之祖,相传是格萨尔王建立的岭国所在地。那里的人们一直坚信,只要在格萨尔王的指引、嘉纳玛尼堆的祈福和朋措达杰山的护佑下,玉树就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5.
美丽玉树     
《中国经济快讯》2010,(16):60-63
玉树,藏语意为“遗址”,相传为藏族传说中的英雄格萨尔王建立领地的地方,再加上古老神秘的藏传佛教以及充满激情的康巴歌舞,被人们称为“最后的天堂”。  相似文献   

6.
格萨尔是藏族一部伟大的历史史诗,本文主要以迪庆州德钦县的藏族史诗格萨尔为主要调查对象,试图从格萨尔的历史溯源、形式特点及社会意义等几个方面来阐释。  相似文献   

7.
金晓霞 《魅力中国》2011,(8):108-108
华夏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原始先民都曾创造令人赞叹,博大精深的口头文字。土族文化在中华多元文化中亦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土族《格萨尔》说唱比之其他兄弟民族的《格萨尔》说唱,毫不逊色。蕴涵丰富的文化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发展》2009,(3):158-158
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尤其在医学上,是我国中医领域“针灸疗法”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9.
熊怡 《今日重庆》2014,(17):39-39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首邓丽君翻唱的《何日君再来》早已传遍中国大江南北。而它的曲作者,正是铜梁人刘雪庵。1905年11月,刘雪庵出生在铜梁一个书香之家。父亲生前跟他讲岳飞传,讲“精忠报国”的故事。爱祖国,爱民族,成了他一生的主旋律。刘雪庵坎坷的一生中,创作了《踏雪寻梅》、《长城谣》等脍炙人口的好歌。抗战时期,他还曾为郭沫若的话剧《屈原》谱曲,自己掏钱创办抗战音乐刊物《战歌》。  相似文献   

10.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她浩繁的卷帙、博大精深的内容、气势磅礴的场面,跻身于世界史诗之林,堪称“史诗之最”、“史诗之王”。她虽源于我国的藏族地区,但流传颇广,早已超越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流传中外;所涉及的内著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古代藏族  相似文献   

11.
在藏族文学群峰中,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简称《格萨尔》),可谓是部压峰之作,被誉为“藏族文学群峰中的珠穆朗玛”、“东方的《伊里亚特》”,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宝贵价值已被世人所认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对于这部伟大史诗的创造、继承和传播者——民间艺人(藏语称为“仲堪”或“仲娃”,其意为讲唱故事的人),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战国策》云:“用人之力而忘人之功不可”。在这一点上,青海以往是有美中不足之处的。可喜的是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状况,在近年来,随着对这部史诗的深入研究。那些为创  相似文献   

12.
世界史诗之王《格萨尔》孕育发祥的地方——康巴地区广泛流传一首谚语:“每一个康巴人嘴里,都有一部《格萨尔》”。在康区,《格萨尔》不仅以说唱形式存在,还与藏族民间文化的诸多形式——藏戏、舞蹈、寺院羌姆、民歌以及雕刻、绘画等等紧密相连,形成了康巴文化中独特而亮丽的格萨尔文化。  相似文献   

13.
石破 《开放潮》2005,(6):5-8
以自费调查河南宜阳县、乡、村三级干部暴力征收农业税而成为去年“中国最著名农民之一”的王幸福,今年5月4日高票当选鲁村“村座”。王幸福的村官梦,已经做了10多年,但每次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如今,他终于实现了他的10年“村座”梦。《南风窗》记者石破文章细述王幸福的“村座”竞选路。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北京大学成立国际MBA,他出任美方院长,2003年、2004连续两年,BiMBA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为中国最具市场价值的MBA,2005年,他领导的北大国际MBA在《财富》杂志(中文版)“中国最具市场价值的MBA”榜单上排名第一,在《福布斯》杂志(中文版)“全日制毕业生挣钱最多的MBA”、“中国最有价值在职MBA”和“在职毕业生挣钱最多的MBA”榜单上三项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15.
《沪港经济》2011,(11):37-37
9月22日,《沪港经济》杂志社假座沪上高级会所上海星公馆,邀请被誉为当代《黄帝内经》解读第一人的王寅教授作了“从《黄帝内经》看养生术、管理术”的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6.
李慧敏 《理论观察》2000,(4):128-128
《改革学论要》一书 ,是祝福恩教授主编的大部头力作 ,看了这部 3 6万字的理论大作 ,就爱不释手 ,不得不挤时间把它读完。这本论著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 .第一次提出了“改革学”的概念 ,并对这个概念作了界定。祝福恩同志 1 993年在《学术交流》杂志上发表了《改革学 2 0论》一文 ,第一次提出了“改革学”的概念 ,并要建立改革学的理论体系。据我们所查这是首次 ,所以这篇文章反响较强烈。后来作者又写了《改革学论》的三个层次的提纲 ,并在我省社科界同仁中征求意见 ,当时就受到好评。直到去年底我才看到该书 ,作者对改革学的概念又做…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临池不辍,遍临名帖,揣摩“北碑”(北朝碑志),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 他的隶书笔意茂密古朴,势如刀切,平整有力。行书有“二王”、李北海和米芾气息,结体端庄凝重,运笔润泽流畅。他的小楷取于《黄庭经》、《乐毅论》,而又几经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今吉林省敦化市额穆镇金称“窝谋海”(《金史·乌春传》),元谓“斡木火”(《经世大典·站赤》)、“阿母”(《析津志》),明作“鄂谟和苏噜路”(《满洲实录》),清名“俄莫和索洛”(《八旗通志》)、“鄂木合梭罗”(《柳边纪略》)、“鄂摩霍”(《吉林外纪》)、“曷木逆逻”(《扈从东巡日录》)、“额穆”(《宣统政纪》)。  相似文献   

19.
张寒 《中国西部》2009,(9):120-121
有人说,假如想从香港找一位可以演话剧《茶馆》的演员,那么这个人就是黄秋生。纵观香港影坛,黄秋生绝对算得上是异类:他曾顶着“烂片之王”头衔几十年如一日,却在今天的香港商业大片中扛起了“实力派”大旗。“他是那种你只要给他一个上档次的剧本,他就能做到征服人心的鬼才。”正如黄秋生所说的:人生真的和电影一样!  相似文献   

20.
解玺璋 《今日重庆》2009,(1):111-111
看了电影《梅兰芳》,觉得还不错。最初听说陈凯歌接了《梅兰芳》,以为他攥在手里一个“雷”.真担心会“炸”了他。因为前有《霸王别姬》,是他很难超越的;而且,《梅兰芳》毕竟不同于《霸王别姬》,它带着太多的禁忌,影片中的那副“纸枷锁”几乎就是其自身处境的写照。所以,对这部影片,我—直不敢太抱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