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商城是一种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地位及其责任问题近几年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然而这些争论一般都是围绕网络版权及人格权侵权责任问题而展开的。网络商城在网络商务活动中的权利义务问题至今尚未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  相似文献   

2.
网络团购中的法律关系及责任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玫瑰 《中国经贸》2011,(12):95-97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型的买卖形式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网络团购的模式种类多样且参与主体复杂,其涉及的法律问题比传统的买卖交易复杂。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团购的三种模式,进而探讨各种模式中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以明晰实践中产生的团购问题中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承担问题,最后对解决网络团购纠纷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梁德明 《中国经贸》2009,(24):72-73
随着网络在现代社会的普及,网络游戏和网络虚拟社区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在网络游戏和网络虚拟社区中.用户借助各种网络虚拟物品体验网络世界。而伴随网络而来的,还有网络中因网络虚拟财产而产生的各种纠纷。2003年李宏晨诉北京北极冰科技公司一案,被认为是网络虚拟财产第一案。至此,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现行法律制度中对于网络虚拟财产没有明确规定,法学界却对网络虚拟财产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欲从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入手,分析冈络虚拟财产在我国民法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发展》2011,(4):22-24,26
网络商城,消费者就是冲着100%正品的金字招牌去的。常常购买液晶电视、空调等大件商品,即便媒体上充斥着消费者对网络商城的各类投诉,但仍有大批消费者无奈地认为,在网络购物的大范畴内,网络商城是最靠谱的渠道。现在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分析了作为网络购物收件人的买方在纠纷发生主张索赔时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基础。认为,研究快速服务合同主体问题,主要是在发生合同纠纷时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权利义务划分和请求权基础。而很明显,快递服务合同关涉的利益方不只寄件人和快递企业这一合同双方,还应有第三方(买方)。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和网络游戏的迅速发展,近年虚拟财产纠纷不断发生,虚拟财产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在法学界也逐渐升温。文章首先对虚拟财产的概念、特征、性质等问题做了界定,然后就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最后在分析我国目前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蔡向阳 《魅力中国》2013,(16):313-313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刀。虚拟空闻相对于现实空间的世界而言,在为人类重新开疆拓土的同时,挑战着现实世界的原有秩序。相当于飞速发展的网络世界。网络侵权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许多新型的网络侵权行为没有法律规定,侵权取证难,还有管辖地复杂、侵权责任难以确定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完善相关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肖荣 《魅力中国》2011,(15):236-236
《侵权责任法》颁布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学界对法条第二十四条即被称之为公平责任原则的争论一直都在激烈的进行着,本文通过对法学界内中对公平责任原则的肯定说和否定说的阐述中,指出《侵权责任法》中第二十四条不应当成为现代侵权行为法的一个独立的归责原则,并且法条所指内容其实质是公平原则的体现和延伸。  相似文献   

9.
赵程 《魅力中国》2010,(6):133-134
人权的司法保障是法学界自古争论的话题。而死亡赔偿金的城乡差别近来在我国引起不小争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什么,我国现在的赔偿方法是否合理,当事人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实际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阐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从事实和法律的角度论述为如何从实际出发,找到实际人权保障应有的差别性,使人权的司法保障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我国不断涌现,其中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性质、资格地位、权利义务及责任的法律界定不明确。因此为专业合作社立法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浅析网络言论自由的界限——对张殊凡事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张殊凡事件为背景材料,对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对类似的网络事件应该如何定性?网络言论自由是不是无限的?如果不是,那么其底线在哪里?法律在这个新生的敏感领域又应当扮演何种角色?在经过理论分析后提出了网络立法构想,并认为,网络的舆论谴责力量当然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最终维系整个社会平衡的仍只有法律,网络的所谓“道德法庭”可以对法律的滞后性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然而终究不能代替法律的作用。唯有以善法导之,方能使其成为一股激浊扬清的“激流”,而不是冲垮所有社会基本价值观的“洪水”。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法》在1994年就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套的立法规划中。时至今日,近12年的光阴已悄然而过,而这部法律却迟迟没有出台。究其原因,围绕这个问题经济学界、法学界与政界之间都存在许多争议,甚至出台《反垄断法》该急还是该缓都有不同的意见。这些争论是必要的,因为,很多问题将越辩越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关于网络社区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成忠 《南方经济》2005,(10):71-73
网络社区是人们借助网络这一载体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行为结合体。本文首先审视了网络社区的活动及其技术性、虚拟性,网络社区特有问题的不断“问世”,新问题的法律空白相继出现。然后论述了网络社区法律多元的必要性、必然性,必须以国家法与自律规则结合构建网络社区的良序;各个国家、地区制定各具特色的网络法律。最后,分析了网络社区的法律规范系统,指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各个法律部门的系统整合。  相似文献   

14.
冯志军 《北方经济》2007,(10):62-63
当前,学者们在研究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时之所以受制于研究方法之阙如,主要原因乃在于我国法学界长期以来对方法论研究的忽视,正如梁慧星先生所指出的,我国法学界一向疏于方法论的研究,这使得法律系学生大多欠缺法律思考的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15.
黄祈德 《魅力中国》2011,(15):238-238
网络团购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作为一种B2C商业模式,网络团购以低价吸引大量买家,但随之丽来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团购的运营模式与法律性质,指出网络团购的性质实为一种居间法律关系,其未来的发展为完善团购网站的主体规范,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6.
屈瞳阳 《魅力中国》2014,(15):304-304
与公司有关的民事诉讼主要有两类:①公司作为交易主体一方而参与的交易法律关系出现纷争时所产生的权利义务纠纷。②在公司作为一方当事人的组织性法律关系出现纷争时所产生的权利义务纠纷。本文从分析法院在此类诉讼中的态度观点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公司法》现有规定,针对第二种有关公司的诉讼。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阮晓新 《魅力中国》2014,(13):303-303
近些年,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不断看到有关高校校园伤害事故的报道,尤以因第三人侵权导致学生伤害者居多,而在此情况下,学校应承担什么责任,这引起了法学界中很多人士对这一问题的极大关注。最新实行的《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都具体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其中都忽略了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导致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对相同或类似的案件做出不同的判决。笔者对这一问题比较关注,所以对高校校园第三人侵权中校方责任的承担问题作个粗浅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渔业权是用益物权,是渔民的一种民事权利。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规范渔民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使得渔民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得不到法律的有力救济,适应实践的需要,研究制定渔业权法律制度已成为目前解决渔民和渔业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秦秀 《重庆与世界》2012,(12):38-40
由于便利、快捷、节约时间等因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进行网络消费。而在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者增加的同时,技术却没有及时跟进,各大商家没有意识到物流、法律等方面的改进,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问题。通过对天猫双十一活动的分析,剖析国内垂直电商、综合电商的不同发展趋势。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应该采取的举措:诚信体系的建...  相似文献   

20.
李雅茜 《魅力中国》2011,(21):173-173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新生产物,已经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购物,游戏,传送文件,聊天,但是相应的弊端也随之而来,比如个人隐私的泄露,网络侵权问题的发生,网络秩序混乱,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健全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网络隐私,网络侵权案件层出不穷,制定一部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就网络环境中的维权与保护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