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吉舟 《经济导刊》2004,(10):61-63
证监会8月31日面向社会征集新股发行询价化改革的意见,并同时宣布暂停发行新股。有专业人士认为证监会此举缓解了市场的压力,意义深远,并指二级市场已跌入1300点底部,该利好消息有望成为市场回升期盼已久的制度创新点。毫无疑问,中国的证券市场历经十二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充满问题、需要拯救的大系统,而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这个大系统中,最强势的一方,他同时扮演决策者、监管者、准入者、拯救者四重角色。形而上地讲,证监会制订此类大系统的改革方案有两大思路,一是针对眼前最紧迫的危机,找出应急的变通之法,但求渡过难关为要;二是针对…  相似文献   

2.
林瑾 《资本市场》2009,(4):26-31
当二级市场遭遇寒流之时,一级市场也难逃厄运。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IPO一直处于暂停状态,导致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出现极度萎缩。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中诸多不合理之处再次成为业内探讨的热点,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两会期间,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IPO重启和发行制度改革将同时进行;证监会已经就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不久就会公布相关方案。显然,新股发行制度的变革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3.
皮海洲 《商周刊》2012,(22):53-53
用注册制取代审核制,明显是在回避新股发行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在避重就轻。据有关人士透露,证监会一直在着手研究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由注册制(或称备案制)取代现行审核制事宜,目前已经获得国务院领导的首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可能在十八大后推出。再次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这是符合投资者意愿的。虽然今年4月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过一次改革,但由于当时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新上任不久,这次改革总体上给人以仓促之感。新股发行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新股高价发行问题、询价机构无须对报价负责的问题、控股股东一股独大问题、首发流通股比例偏低问题、造假上市问题等。所以,再次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成了不少投资者的一种期盼。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刊》2014,(1):20-23
正*将对询价、路演、网下报价过程进行抽查*发行市盈率超过行业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的,须连续3周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网下报价投资者不具备定价能力,或没有严格履行报价评估和决策程序、未能审慎报价的,禁止参与询价中国证监会对新股发行的过程监管将再度加码。1月12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证监会公告  相似文献   

5.
全民缺位——关于新股发行体制成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现行的新股发行体制包括三个环节:(1)低市盈率的行政定价办法;(2)冻结资金的确认认购比率办法;(3)冻结银行资金的验资办法。股票一级市场的计划定价和冻结客户和银行资金的验资方法,造成了巨额的货币和基础货币冻结,影响了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扭曲了股票一、二级市场的资金关系,制约了公众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诸多方面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1998年底,证监会出台了新股发行定价报告制度,要求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对股票发行价格作出解释。但该办法仍未改变证监会确定价格的体制,作为新股发行体制问题核心的计划定价  相似文献   

6.
有关IPO的话题总是备受关注. 在中断9个月之后,有关IPO重启的传言年内第四次来袭.就在证监会发言人刚刚对6月底传出7月底将重启IPO的消息进行否认之后,7月8日又再一次传出,定稿后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将在7月20日前后公布消息. 其实就在当天稍早之前,中国证监会曾对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的进展情况做出回应.证监会方面表示,当局正研究各界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并会在适当时候,即完成修订《中证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后,发布及实施新股发行体制的最终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股票发行定价效率是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文从一级市场角度,首先提出衡量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标准,并对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2000年以前,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相当低,2000年以后,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相对于以前有所提高,但新股发行定价效率依然不高。因此建议管理层尽快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新股发行制度及其外部环境改革。  相似文献   

8.
新股发行方式与上市方式的联动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二级市场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30—40倍,而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市盈率为15倍(或以下),这样就造成了股票价格的“双轨制”,从而给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变革新股发行方式是市场期盼已久的事。目前新股发行方式变革的焦点主要在新股的定价方面,即如何...  相似文献   

9.
杨爽 《经济师》2011,(10):89-90
新股市场化改革并没有带来投资者期望的结果。新股发行一方面成为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的盛宴,另一方面则变成了市场与投资者的梦魇。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发行成为新股发行市场的毒瘤。新股破发、中止发行使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投资和融资功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了投资者的最大期盼。  相似文献   

10.
新股发行市场即通称的IPO市场,我国称之为股票发行一级市场,公司首次向公众发售股票称为首次公开发行(IPO)。由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法律经济制度背景、文化传统、证券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等参差不齐,导致各国新股发行制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取得进入IPO市场资格之后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新股发行价格,即IPO定价,IPO定价恰当与否是目前国际财务界公认的难题之一。IPO市场的准入机制及定价模式决定着一级市场的运行效率,当前,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比较国际成熟市场机制并结合我国实际从中得到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2013,(1):117
<正>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仅5家中国企业IPO,其中仅登陆NASDAQ的"多玩YY"上市前获得VC/PE支持,VC/PE机构IPO退出本月降至冰点。2012年,国内二级市场本就低迷,再加上证监会进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同时又放缓了新股发行审核速度,回报本就缩水的VC/PE机构目前IPO退出几近无望,这对于退出一直依赖IPO方式的VC/PE机构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因此,在资本市场低迷时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金融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作汉 《经济师》2000,(6):44-45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蓬勃发展 ,目前已初具规模 ,至 1 999年底 ,上市公司数量已达 976家 ,市价总值 2 64 71亿元。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近期在融资和资本运作方面不断出现创新 ,显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 ,并开始与国际接轨。一、融资方式创新1、新股发行。在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后 ,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出现了重大革新。 1 999年 9月 ,首钢发行新股时首次采用了上网发行和网下向法人机构配售相结合的混合发行方式 ,发行总量的 5 0 %通过上网发行 ,另 5 0 %在网下向法人机…  相似文献   

13.
卢琳琳 《当代经济》2009,(20):32-34
本文针对2009年新股发行体制的新变化,讨论了政策对新股发行市场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新股发行市场对政策反应敏感.新政策出台后,新股抑价幅度显著下降,中签率显著提高,发行市场定价效率得到提升,基本实现政策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詹细明 《生产力研究》2012,(10):64-65,73
伴随着股市的不断扩容和二级市场持续低迷,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文章从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历史沿革剖析出发,指出现行新股发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新股定价、配售机制、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原有新股发行制度渐渐显现出许多弊端,为了提高新股发行融资的效率与公平,2009年,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桂林三金成为新制度下首只融资的新股,并且体现了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部分成果,本文从制度变迁及交易费用理论角度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进行理论分析,并就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市新股发行的市场冲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文  孙舒杨 《金融评论》2009,1(1):109-115
通过建立投资者选择模型,我们对于中国新股发行冲击市场的投资者行为提供了模型化的解释。利用2000~2007年中国A股市场上的新股数据,我们发现了“新股冲击”假说的某些支持性证据.以及新股发行影响二级市场的主要途径,但这种冲击性影响明显被高估了。我们还发现,不参与二级市场的风险厌恶投资者比参与二级市场的风险中性投资者有更强的愿望参与新股申购。减少新股发行负面影响的措施应包括适当提高新股发行价或者平抑新股上市交易价格,扩大投资者参与范围。降低新股发行实际收益率.以减少一、二级市场间的大规模资金流动。  相似文献   

17.
吴佩  姚亚伟 《当代经济》2008,(3):130-132
本文通过构建影响我国A股市场新股IPO抑价的多因素模型对IPO抑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IPO发行抑价主要与我国新股发行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够成熟有关.要降低新股的IPO抑价水平,需要提高新股发行的信息披露程度、缩短新股发行日至上市日的时间间隔、增加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规范和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承销商.  相似文献   

18.
许尚德 《经济师》2005,(3):108-109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深入 ,证券市场也不断与国际市场接轨 ,新股全流通发行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介绍了目前我国新股发行及股权分裂的现状 ,分析了新股全流通发行在存量国有股减持定价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在我国实行新股全流通发行的迫切性 ,并相应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萍萍 《经济》2012,(12):110
在香港市场一度沦为"仙股"的浙江世宝在A股市场成了"香饽饽",这是谁都不曾想到的.瘦身发行的浙江世宝上市首日涨626%,连创几大新股纪录.开盘涨幅纪录、交易时间最短纪录、今年以来新股换手率新高纪录等. 缩量缩价发行的浙江世宝,被看作是经"行政之手"扭曲的一枚"怪胎".在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这一"怪胎"的出现,有如当头棒喝,影射出一年以来资本市场相关改革措施成效甚微.近一年来,证监会推出的关于资本市场的改革措施虽多,然实际存在的问题却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些措施也被评论界称作"鸭子背上泼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走向注册制     
《商周刊》2013,(25):24-25
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得到了外界较高评价,被认为首次“触到了灵魂”,而不再是技术改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会加速中周股市大牛市的到来吗?中国股市有信心的前提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资小市场却连续多年令球倒数.这一悖论和怿阁的形成,背后是制度设计层面出了问题。长期以来,资本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重大政策透明度不高,扩容无休止.“大跃进”式地摊大饼,扩容速度强度与市场承载能力相背离,而特殊阶层和组织利益替加,无休止地把股市当作提款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