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规划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斐 《价值工程》2011,30(6):169-169
阐明了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发展应本着的目标,介绍了居住区的景观居住环境所包括的各内容,指出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互通立交区的景观是高速公路景观的窗口之一,本设计根据吉延高速公路全线景观规划的段落划分,深入分析每个互通立交的环境特征,挖掘地域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树种,以植物造景为主,使得每个互通立交的景观都融入到周围自然环境中,且各具特色,具有明显的景观可识别性。  相似文献   

3.
孙彩云 《价值工程》2010,29(33):99-99
公园规划设计从传统的只满足人类使用功能逐渐转变为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用景观设计的途径更新废弃场地,构建新型生态公园景观。文章探讨了生态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思想的表现形式及内涵,对于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四种设计手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行为主体意愿的多样性,建设时序的差异性,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多样性,导致目前我国城市的沿街建筑景现出现"景观破碎、缺乏整合"的现象.文章就此提出一种以"人性化"为最终目的的"整合"设计理念,试图将城市的沿街建筑景现整合为"时空"连续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5.
谌术能 《民营科技》2011,(1):257-257
城市夜空间环境形成的目的和作用是为市民夜生活提供场所。正确把握夜空间环境意义,有的放矢地进行夜空间环境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夜空间环境的质量。另外,城市夜景观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城市夜景观进行研究,但研究重点侧重于景观照明领域。现根据近几年来不同城市夜景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力图把城市设计理论与照明技术结合起来,在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领域提出初步的理论构想,以促进我国城市夜景观质量的提高及市民夜生活的方便、舒适与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行为主体意愿的多样性,建设时序的差异性,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多样性,导致目前我国城市的沿街建筑景观出现"景观破碎、缺乏整合"的现象。文章就此提出一种以"人性化"为最终目的的"整合"设计理念,试图将城市的沿街建筑景观整合为"时空"连续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通过形式多样的造景手法创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形成优美的水体景观。文章从绿地演变、设计误区、绿地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亲水环境的创造及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态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肖丹 《价值工程》2010,29(11):93-94
生态居住区绿地景观是一种健康的、生态的、更具亲和力的环境景观,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要以人为本、巧妙立意,还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突出地域特色,体现文化景观。同时强调环境景观的亲和性、共享性及审美性。本文从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要求、设计的构思方法、设计程序及景观分区处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蒋金梅 《民营科技》2013,(1):286+199-286,199
城市景观具有网络特征。规划师和建筑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思维不应是直线式和单向式的,而应是具有网状结构式的思维。只有具备了网络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才能创造出联结性强、均匀性高、层次丰富、弹性好、样式多、并可以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城市景观网络。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日益被重视的专业领域,它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密不可分,在居住区开发建设中可用小的投资获得高收益。结合居住区景观构成,对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海英  蒋海晖 《活力》2009,(6):87-87
城市居民的各种生活行为都是围绕居住地展开,先解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理活动需求,再通过工作、学习、交往、娱乐、健身、旅游等活动逐渐扩大生活圈。居民的健身漫步、邻里交往等活动大多在居住地开展,所以居住区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各类使用人群的户外生活,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应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重视居住区园林设计的生态性、文化性。注重园林设计的因地制宜和人性化设计以及创新精神,使居住者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生机和精神文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健康住区中。  相似文献   

12.
王少华 《企业导报》2010,(9):278-278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日益被重视的专业领域,它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密不可分,在居住区开发建设中可用小的投资获得高收益。结合居住区景观构成,对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绿靓城、蓝绿交融是城市建设的主题与目标,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河两岸景观建设,发挥绿化与生态作用,可促进水清岸绿,以绿靓城,蓝绿交融目标的实现.现针对河两岸景观建设问题,采取实例分析的方法,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规划设计的策略.首先,概述了以绿靓城、蓝绿交融的内涵.其次,结合房亭河两岸景观规划设计实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人性化设计的契合点出发,详细论述了人性化与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相关概念及相互联系,从生态的角度,提出了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向东 《民营科技》2010,(12):312-312
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设计问题十分重要,有时它甚至比美学设计还重要。因为植物景观配置美观与否首先必须建立在植物个体与群体是否适应环境而良好生存与生长的基础之上。现就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遵循景观生态学的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景观设计学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并引用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的“反规划”的思维模式和景观安全格局的方法论来解决中国城市规划和景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臣凤  邓薇 《价值工程》2015,34(9):107-109
高校校园景观作为景观中的一大类别,其规划设计有一定的模式。高校新校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模式也会对其他类型的城市景观产生积极影响,出于建设能源集约型景观这一考虑,研究高校新校区中"能效景观"显得很必要,本文从对高校的新校区景观现状的分析出发,探究新校区的"能效景观"的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朱学敏 《民营科技》2011,(2):284-284
滨水区域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具有城市"门户"和"窗口"的作用,现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湿地自然资源在多方面的潜能,认为湿地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载体、具有较强的环境调节功能及较高的生产力,其本身还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在设计中如何用生态设计原理来构建湿地生态景观体系,达到保护和利用湿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刘端阳  沈超  李娟 《民营科技》2008,(7):208-208
村镇景观规划是村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我国村镇景观现状的研究,指出了村镇景观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我国村镇景观建设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