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承萍 《上海金融》2012,(3):108-110,119
近年来,中间业务日渐成为银行机构业务转型的着力点,其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银行效益中的份额占比显著提升。银行中间业务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与市场有效需求脱节、与主营业务搭售以及业务发展不尽规范等问题。本文以泰州为案例对银行中间业务进行了回溯与剖析,并从业务规律、管理考核、人才建设以及业务监管多个角度提出了优化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斌 《济南金融》2002,(3):44-45
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只有更新中间业务的“从属地位”和“附带经营”观念,从全行业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制定中间业务营销策略,才能实现从资产优化增长战略向非资产收入增长战略的根本转变。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拓展中间业务的策略,一是把“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中间业务营销的最基本原则;二是把中间业务营销作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根据市场营销机制,建立和完善中间业务营销机构;四是重视关系营销在中间业务营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加入WT0后我国商业银行只有更新中间业务的"从属地位"和"附带经营"观念,从全行业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制定中间业务营销策略,才能实现从资产优化增长战略向非资产收入增长战略的根本转变.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拓展中间业务的策略,一是把"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中间业务营销的最基本原则;二是把中间业务营销作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根据市场营销机制,建立和完善中间业务营销机构;四是重视关系营销在中间业务营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开拓中间业务的几点建议江苏润州农行课题组(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运作切制。一是要在内部机制设置上与其相应,自上而下立中间业务管理机构,筹划、协调、规范处理各项中间业务。二是农总行应尽快制定中间业务发展规划,界定中间业务拓展的界线,出台具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一、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机构设置问题 目前,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分散兼管式.即将各项中间业务分散到各传统专业部门兼办管理,如信贷部门兼办信托、资信评估等;储蓄部门兼办证券、委托代理业务等.(二)分散经营集中管理式.即设置中间业务拓展部,配备精干的中间业务管理员,对全行各部门、各网点办理的中间业务进行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6.
健全管理体系。中间业务品种多、范围大,管理较为复杂,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组织、推动、协调和管理。需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综合考核体系,将开展中间业务的种类、数量、直接的收益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责任目标一同进行考核,调动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加强产品创新。在发展中间业务、推出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IT资源,适应建设银行业务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要求,有力支持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创新,目前各一级分行逐步完成了全省服务器上收和中间业务系统整合工作。中间业务系统整合上收后,新中间业务系统的日终轧账、参数维护、错账调整等工作全部上收到省行集中处理,原各二级分行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机构的业务操作事项大幅减少,其营运管理部门无需在非营业时间对新中间业务系统进行相关维护,基本取消了二级分行八小时之外的业务运行值班工作。因此,如何有效节省系统资源,将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机构并入头寸机构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石兵  袁佳 《现代金融》2010,(11):36-36
近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逐渐重视起来,中间业务从量和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中间业务作为新的效益增长点,越来越受到国内银行的青睐。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境内机构中间业务收入由269亿元增加到689亿元.年均增长25.6%。  相似文献   

9.
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利用技术、信息、机构、信誉等优势,在存贷款和投资业务以外,代替客户承办代收、代付等收取手续费的经营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间业务逐渐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和主要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认识的不断深入,结合金融工具创新的中间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产,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经营活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从无到有,从一开始的几个品种到现在的几百个品种,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1.
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间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收入的影响是依靠其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实现的。本文利用费德模型对某银行机构中间业务对银行收入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中间业务的发展对银行收入的外溢作用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情况的剖析,指出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从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商业银行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纷纷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增强竞争力和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据统计, 1995年-2004年这10年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境内机构中间业务收入由69亿元增加到389亿元,年均增长25.6%。截至2004年底,中资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涉及9大类 420多个品种,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8%。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 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总收入的贡献多在30%以上,有的超过了50%,花旗银行甚至高达70%。2004年末,农业银行某基层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10.4%,较2000年的0.83%有了显著进步。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庄耿海 《海南金融》2002,(12):58-59
人世后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不仅仅是争机构、争贷款,更重要的是争中间业务.拓展中间业务是中资银行赢得竞争的战略抉择.而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是一个渐进的系统工程,要求银行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效益优先,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而又审慎地发展.笔者认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 WTO 后,国内金融市场将大范围开放。作为西方商业银行支柱收入的中间业务,今后势必成为国内中外银行机构的发展重点。但国内商业银行对此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中间业务是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发展最慢、收益最少的业务。而农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上尤显不足。笔者列农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制约发展的六大主要困难进行了考证,以期对农行尤其是中小城市农行的中间业务发  相似文献   

16.
《金融电子化》2012,(8):50-51
中间业务作为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并称的三大支柱业务,近年来受到国内各家银行的高度重视。据2011年全国股份制银行年报显示,8家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明显,深发展、招行的中间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2012年,利差收窄,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信社过度依靠传统净息差的盈利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信社急需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重发展中间业务,拓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及内容,结合当前广东农信机构业务发展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工作经验和参考文献为出发点,对当前促进广东农信机构中间业务发展给出了几点建议,以供业内人士交流探讨之用。  相似文献   

18.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资金,主要依托机构、设备、技术、信誉、信息和人才的特殊功能与优势,以中介身份为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的业务。发展中间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组织低成本资金,分散信贷风险,增加经营收入,扩展生存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开拓中间业务发展很快,有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50%以上。在我国,由于客观经济环境的限制,中行、工行、建行、农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全国农行中间业务收人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1.71%。发…  相似文献   

19.
金融产品创新在相当大的比例中是属中间业务的创新与开发。所谓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也可以理解为是以银行作为中介,利用自身的信誉、技术信息及机构网点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咨询和委托性代理事项从中获取收入的业务。依据中间业务的属性特征,中间业务可分为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代理类、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新效益增长点:中间业务。随着世界金融业发展日新月异,银行开拓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日益为各国银行家所共识,与资产负债业务构成当今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之一。所谓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是充分利用本行技术、信息、机构、信誉等优势,在存贷款和投资业务之外以中介人身份代客户承办各类委托业务而收取手续费的经营活动。按国际通行的《巴塞尔协议》规定,中间业务分四大类:即传统中间业务、对外担保业务、贷款承诺业务与金融工具创新业务等。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不同,中间业务不列入资金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