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构建乡村民宿产业生态圈,能推进乡村民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区产业经济发展形势,探讨该区域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困境,依据景区依托型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基于产业生态圈理论视角,构建“三阶推进、五位一体、和谐共生”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提出优化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优化乡村民营企业创业生态系统,破除制约营商环境的各种障碍,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于嵌入性理论,构建“制度—资源—关系”分析框架来整合创业生态要素,利用570份乡村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结合NCA与fs QCA方法探究创业生态系统驱动乡村民营企业发展的复杂因果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乡村民营企业创业绩效是多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制度环境主导下的资源驱动型、全要素多维嵌入的协同驱动型和制度与关系交互的科技驱动型三种类型的创业生态系统能够培育高创业绩效的乡村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3.
孙婧 《商业观察》2022,(1):43-4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利用财政税收相关政策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对提升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受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税收环保性能不强、税收制度不完善以及税收形式单一等因素影响,使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一定难度.基于此,文章通过简析乡村振兴战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关农业财政税收相关政策应用的现状,提出乡村振兴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财政税收相关政策的发展建议,并结合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优化和完善财政税收相关政策,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吕刘 《市场论坛》2023,(6):27-33
内生式发展已成为国际上许多乡村发展的成功模式,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从“资源—人力—文化—法治”协同发展的视角借鉴国外乡村振兴内生发展机理,通过分析德国、日本和法国等案例,总结其对我国乡村振兴内生式发展的启示,以及存在乡村社会资源利用不足、乡村人力短缺、文化传承度不高、法律薄弱等短板,应全面从资源、人力、文化和法治方面规划科学的乡村振兴策略,补齐短板构建我国乡村振兴内生发展的促进机制,推进乡村振兴内生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不仅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乡村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还可以利用旅游合作社这一有效载体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文章阐述基于旅游合作社模式广西农村的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说明旅游合作社模式对广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入资源环境约束后的必然选择,而人力资本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核心要素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是关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是短期内实现经济的突变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的使然。基于以上认识,文章在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可持续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东北地区人力资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丁堃  张冰 《商场现代化》2005,(29):225-226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入资源环境约束后的必然选择,而人力资本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核心要素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是关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是短期内实现经济的突变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的使然.基于以上认识,文章在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可持续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东北地区人力资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亟须突破的一项土地制度改革。基于治理视角和对试点地区的考察,分析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模式。研究表明,宅基地“三权分置”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政策意蕴在于发挥所有权治理功能进行权能重构,通过强化所有权治理功能统摄地位,兼顾资格权居住保障功能,适度放活使用权财产功能,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土地产权制度的宅基地制度,推动乡村振兴。当前,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执行中仍面临所有权行使机制不完善、资格权保障机制未建立、使用权流转机制不顺畅等现实困境。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三权分置”权能重构与治理路径的实践模式和经验表明,只有突出所有权在宅基地治理中的根本地位,结合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自愿有偿退出或使用权盘活模式,平衡资格权保障功能与使用权财产功能,才能破解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成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的三农工作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推进农村现代化。近几年,“农产品+直播”模式已逐渐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但随着乡村直播带货的不断发展,同质化严重、获客难度大、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亟待解决。基于SICAS理论模型,结合我国乡村直播电商实践,提出发展“乡村+国潮”的农产品直播模式,挖掘乡村国潮文化内涵,能够有效激发乡村直播内生动力,助力乡村农产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和文化的共同振兴。  相似文献   

10.
为结合省情实际,统筹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面落实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四川自2019年年初启动了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下简称“两项改革”),改革“前半篇”重在调整减量,形成物理变化;“后半篇”重在提质增效,催生化学反应。文章立足典型案例,探究四川“两项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民情走访调查、政策文件梳理、典型司法纠纷分析,发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加强片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创新形式、打造“一村一业”特色品牌、构建现代化科学管理制度成为破题关键。  相似文献   

11.
脱贫攻坚是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的是乡村振兴.基于创新驱动视角,强调从数字赋能、整体智治、多轮驱动三方面角度出发,具体分析白牛村乡村振兴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乡村运营、乡村建设等方面,从而构建了"数字乡村,智治乡村"的总体框架,形成以"数字乡村"为核心的未来乡村发展模式,推动数字化改革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的相关国家政策帮助我国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其中又以"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振兴路径。提出发展"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改变乡村原有的农业经济为主的模式下,打破了以往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当中的局限,使传统乡村旅游产业中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杨维 《中国报业》2023,(4):10-11
推动湘赣边高质量发展对于湘赣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中部崛起有着重要意义。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是湘赣边革命老区两大特色资源和政治优势,本文从两者有效结合入手,探索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发展模式,实现文化与生态同频共振,为有效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脱贫攻坚要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农业产业发展,不仅关系到贫困农民脱贫,还关系农民能否都走上小康路,因此,振兴农业经济的产业革命十分必要。因此将立足于宁夏农业发展现状,基于宁夏特有的地理位置、资源及气候等优势,结合近年宁夏农业的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宁夏农业的现状做出分析。其中选取吴忠市作为研究地区,了解吴忠市区域内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法、实施进程及效果,了解被帮扶地区农民的经济现状、生活条件改善、接受教育等情况。综合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结合情况,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促进宁夏实现全面小康,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5.
乡村治理创新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理解乡村治理创新的发生机制和内在规律对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情境-主体-动力-工具”治理创新要素分析框架,对全国65个乡村治理创新典型案例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以探究我国乡村治理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多元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层级和推进机制是影响乡村治理创新成效的关键要素,乡村治理创新的路径可以归纳为五种类型,即上下联动型、内生驱动型、多重外推型、禀赋创生型和均衡发展型。乡村治理创新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情境条件选择适配的创新模式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本文以2011-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构建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指数,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且引入农业生态效率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农业生态效率—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进一步分析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异质性。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在市场化水平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应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投入,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生态效率;强化多主体合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贺迪明 《市场周刊》2020,(17):0151-0151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推出精准扶贫政策,各乡村积极响应,旅游扶贫是振兴贫困地区乡村的关键途径。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可以将脱贫目标在几年内快速实现。文章基于文献综述调研及研究心得,分析了旅游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的意义、问题现状以及实现方式,致力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切入精准扶贫,全面推动贫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正处于交汇期,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二者在协同推进过程中存在政策有效衔接难、人才关键问题解决难、产业向好发展难、考核评价机制跟进难的问题。要促进政策有效衔接、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鼓励多元产业发展、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打好"组合拳",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广西平南县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如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挖掘平南县文化底蕴,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是平南县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平南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民主体意识弱、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文旅融合程度低等问题,对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应持续推行“党建领航+文旅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强化主体意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夜市行业的痛点主要为受众群体基数高、不符合客户阶层消费观念、客观经济条件限制多、市场局限性高、生存空间狭窄、营销模式落后、管理体制松散、推广力度弱。在掀起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推进夜市经济复苏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政策调控已将二者相连,从政策扶持的角度入手,刺激了以乡村振兴为视域的夜市行业正向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夜市的商业模式优化升级,研究设计出数字夜市CSA营销模式的相关理念框架,可对城乡的商业经济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在满足维护夜市产品生产销售群体实际盈利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挖掘乡村夜市经济资源,保证城市消费群体对数字夜市的高价值产品需求与高吸引力的服务期望。以此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